马宏艳
一、编写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一个存储人类自诞生以来的大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宝库。早在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曾提出:“美育在学校,可通过音乐、图画、游戏来实现,在社会,则通过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公园来实现。”
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2022年出台的新课标提出:“鼓励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歌剧院、影院、青少年宫、社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当地社区艺术家工作室和民间艺术作坊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
博物馆学习属于非正式学习,在国外早见端倪。1998年,乔治·E·海因针对博物馆教育提出四种模式,分别为教导解说型、刺激—反应型、发现型、建构知识型。约翰·福克和林恩·迪尔金建构了博物馆学习境脉化模型,该模型认为,博物馆学习是一种根植于个人境脉、社会文化境脉和实体境脉的学习方式。中国的博物馆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已经精研出经典案例,但因地域差异而未得到普及推广,相应的配套教材与课程资源也尚不成熟。学习目标不清则易走马观花,学习场域复杂则易影响效率,还存在时间不充足、组织不及时、指导不到位、学习不聚焦等诸多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文物之美——走进博物馆实践课程》(以下简称“《文物之美》”)应运而生,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组织策划编写,得到全国20余家博物馆的学术支持,凝结全国文物、美育、出版等领域专家的集体智慧。该教材体现了系统性、全面性、艺术性与关联性,弥补了中国博物馆在学校教育中指导性教材的缺失,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实践指南。
二、内容解读
《文物之美》编写的原则是以审美为主线,以探索为出发点,以艺术品为标准,以文物群为对象,以“文物+”作为融合方式,以博物馆为根据地,将文物之美与多门学科知识相融合,探寻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审美素养,也印证了此次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倡导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旨。
《文物之美》教材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源溯流。中华文明是多点起源的,我们的先人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采用不同的材质缔造不同的艺术风格并付诸不同的用途。不同而同,求同存异,在天下大同的中华熔炉中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物之美》丰富全面地概括了中国文物的杰出代表。很多文物的工艺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需要传承与发展。在材质上,有陶、瓷、金、银、铜、玉、木、纸、布、石、甲骨、玻璃、玛瑙、象牙等;在内容上,有人物、动物、植物、景物等;在用途上,有衣物、炊具、餐具、灯具、酒器、水器、礼器、乐器、贮贝器、装饰品、文房用品、生活用品、艺术作品、家具等;在技艺上,有织锦、刺绣、陶艺、铸造、错银、缂丝、书法、国画、雕塑、景泰蓝、漆器、花丝等;还有历史文化名人等。
文物国宝灿若繁星。《文物之美》教材甄选全国博物馆的精华,编入教材,并符合不同学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经验基础与学习逻辑,由浅入深地迭代升级。在博物馆,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主要看色彩,三至六年级看衣食住行,初中生有了艺术感觉,高中生有了精神美层面的需求。在内容编排上精心设计,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类型。
(一)以一件国宝折射文化精魂
由一件国宝文物展开,以点带面,传递中国文化与思想理念。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课,是1995年在新疆出土的一件汉代织锦护膊,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图1)。“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颗星星,在中国文化中既表示方位又具有特殊文化含义。“中国”指当时的中原地区或者都城。字的周围装饰着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被中国人视为瑞兽的神奇动物形象,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而织物上红色与白色的小圆圈,则代表着太阳与月亮。这些元素都堪称华夏文化的代表,浓缩着中国的哲学意蕴与精神追求,体现了古人希冀家国、山河安康的祈福思想。
再如“漫步青山绿水间”一课,从北宋王希孟的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讲起,它所使用的矿物质颜料色彩千年焕新,画中寄托了江山永固、万里连绵的梦想。“这鼎为什么是方的”一课,介绍了三千年前的后母戊鼎,叙说了鼎从生活器具升级为祭祀礼器的功能转变,反映出文明演进的过程,向我们部分地還原了古人祭拜天地、祖先的场景。
(二)以一组文物映射生活内涵
一组同一类型的文物通过一条线索串联在一起,以文物读历史,引导学生抽丝剥茧,还原古代生活。
古人吃饭喝酒用什么器具?炊具、酒器与饮食器具等散发着人间烟火气,再现了古人生活的细节。“蒸蒸日上——文物里的蒸制美器与美食”一课中,列举了鬲与甑合体形成的新炊具甗,兼具蒸煮功能,不同形制的甗体现出饮食文化的发展。“钟鸣鼎食——青铜酒器知多少”一课,列举了觚、瓿、觥、罍、卣、觯、斝、盉等酒器,重温辉煌的青铜时代。
古人如何打扮?他们对生活中装饰美的向往与追求也体现在文物之美中。“采金为丝,嵌玉坠翠”一课,展示了生活装饰中的花丝工艺,凸显了明朝纤透简洁的审美倾向、清代精致华贵的艺术特点。“水殿风来珠翠香”一课以簪钗中的步摇作为审美对象,解构形象,点评美感,记录古人在发饰上独具匠心的生活趣味。
古人有哪些娱乐活动?“古代小朋友玩什么”通过一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寻觅古代小朋友的日常游戏,有蹴鞠、逗猫、推枣磨等。一场骆驼背上的“街头演唱会”则重现13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的舞乐文化,开启唐三彩的工艺介绍与对古人娱乐生活的揣测。
从这些文物上,我们可以洞窥古代生活的状况,遥想古人在平凡生活中的样态。
(三)以一个主题辐射中国智慧
聚焦一个主题内容,通过展示解析不同材质不同形式的文物,诠释文物背后所承载的智慧光芒与文明进程。
如“小铜灯的大秘密”与“来自汉代的一束光——错银铜牛灯”两课,都介绍了汉代灯具,展现了文物的外观艺术性与内核技术性。彩绘雁鱼铜灯的外观艺术性表现在工匠抓住了鸿雁回首衔鱼的瞬间形象,塑造为灯的整体造型,口中所衔之鱼充作灯罩,造型逼真生动,线条坚挺流畅,色彩沉郁富丽,凸显出汉朝的用色审美风格;内核技术性则体现在鱼腹、雁颈、雁身是相通的,形成了一个巧妙的通道,当点燃油脂的时候,烟雾上升,经鱼身进入雁颈,然后进入雁身,到达雁的腹部。在雁的腹部盛水,可以在无声无息间吸附油烟,起到类似抽油烟机的作用(图2)。这类可以吸油烟的环保灯又可统称为缸灯。灯罩可以挡风,还可以调节灯管亮度,改变照明方向,只需将灯罩的两片弧形铜板左右转动开合即可。两片灯罩完全重合时达到最大的亮度。青铜灯的主要部件是用子母口简便连接的,方便拆卸、清洗、携带等。长信宫灯、错银铜牛灯等也是依据此原理设计的环保灯,不仅在造型、纹饰、色彩设计精美,更体现了科学精神与环保理念。
“幽幽灯光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照亮了时空长河的无边黑暗。”这些灯是融合了艺术和技术的卓越设计发明,谱写了汉代工匠的智慧与情趣:懂得生活,热爱艺术,观察自然,探索技术。
(四)以一处遗址投射光阴记忆
遗址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遗址原貌,建立博物馆,悉心照顾文物,保护与铭记历史印迹,使参观者如身临其境,有穿越历史之感。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木塔修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如何屹立千年而不倒?——破解应县木塔的结构之谜”一课,详细介绍了该塔的结构特点与抗震原因。中华民族对木结构建筑的钟爱经久不衰,古代工匠利用了木材的柔性特征,通过榫卯、斗拱等构造方式使木建筑独具抗震特性,使它经历了近千年的战火洗礼、风雨侵袭与地震考验,依然屹立如初。木塔斗拱多达54种,被誉为“斗拱博物馆”,它不仅在造型与装饰上独具艺术价值,更发挥了力学、几何学等稳定结构体系,展现了中国工匠的杰出技艺(图3、图4)。
《文物之美》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别具匠心地梳理思维导图(图5、图6),通过手绘的方式,体现了艺术性、独创性与交互性。思维导图清晰展示文物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线索,链接历史文化的广博范围。通过一件(组)文物扩展综合知识信息,体现课程综合化的思想理念,引导学生将各方面的知识内容融会贯通,进行知识迁移,以契合未来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实践
《文物之美》涉及的博物馆分散各地,教师很难组织学生统一参观。因此,教师应搜集整理专业化、高品质的课程资源,可分为四类:一是基于《文物之美》教材中的课程资源,二是博物馆官网与公众号的数字化资源以及其他的线上资源,三是依据相关课程置办的文物实体仿品或替代品等,四是教师实地考察拍摄记录的数字化资源。
遵循教材的设计理念与思路,分析学情,明确目标,重构课程资源,梳理出博物馆课程的基本教学流程:情境—欣赏—探究—体验—分享—迁移。
下面以四年级下册“遇见兵马俑”为例,简要阐述博物馆课程的实践过程。
“遇见兵马俑”教学设计
环节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云游博物馆
播放视频:“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埋伏。一支八千人马的军团,曾经横扫六合,所向披靡,他们默默地在地下埋伏了八十万个黄昏与黎明,终于在两千两百年后突然横空出世。而他们,可能仅仅是先锋部队,更大的人类奇迹还沉睡在骊山之下。这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云游秦始皇陵博物馆,遇见兵马俑。”
环节二:梳理学习单
教师根据视频内容提问:关于秦始皇兵马俑,你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将问题粘贴到问题墙上。分类整理问题,形成学习单(表1)。
环节三:合作探究,揭秘问题链
学生使用pad课程资源包(含教材资源、博物馆官网或公众号资源、教师实地考察资源等),分组探究,填写学习单。
1.秦始皇是谁?答: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扫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因此他被称为“始皇帝”或“秦始皇”。
2.俑是什么?答:远古时期世界各地都有以活人殉葬的风俗,而中国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则以陶俑代替活人殉葬。俑的出现,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可以算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进步。
3.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哪里?答: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有机会应亲临现场参观。
4.秦始皇兵马俑是怎么被发现的?答:1974年春天,骊山脚下西杨村的农民杨志发在打井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兵马俑陶片,从而发现了震惊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5.秦始皇兵马俑是什么样子的?阅读教材文字,观看短片,体会解说词,然后进行回答。答:三座俑坑共有8000多个陶俑,都与真人一般大小,最矮的1.68米,最高的1.85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陶俑没有两个是一模一样的。有的兵俑留着胡子,神情十分严肃,这也许是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有的兵俑束着头发,一脸稚气,这可能是刚入伍的新兵。一匹匹战马膘肥体壮,竖耳瞪眼,似乎在倾听雄壮的号角声。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威武雄壯的军阵仿佛正从烟尘滚滚中迎面而来。将军俑、车兵俑、骑兵俑、弓弩俑与步兵俑等,分工明确。那一行行、一列列的金戈铁马,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秦王朝当年横扫六合、威震四海的壮观场面……
6.从艺术视角来分析秦始皇兵马俑,有哪些艺术特点?答:(1)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如铠甲衣饰、指甲关节、鞋底纹路亦清晰可见;(2)千人千面,各具特色,每个陶俑都根据不同身份进行了一定的个性塑造;(3)色彩艳丽,出土时因氧化反应以及温度、湿度骤然变化等因素而脱色,尚存一个绿色面孔的跪射俑……
7.秦始皇兵马俑是怎样制作的?首先和泥作坯,制成素俑。选取骊山北麓的黄土作为泥料并掺入少量砂粒增强硬度,制成泥坯,然后采用泥条盘筑、捏塑、模制等方法自下而上制作陶俑初胎。入炉烧结,最后修饰上彩。
8.通过秦始皇兵马俑,我们可以知道什么?答:可以直观见到秦朝人的外貌,例如男性偏爱八字胡;可以了解秦朝軍队的等级制度与兵种情况,可知当时兵种齐备,其中高级军吏俑外着铠甲;可以一窥秦朝人的服饰,秦朝军队无统一军服,上衣最多是绿、红、紫、蓝,下衣则以绿色为主,领部、袖口都镶着彩色花边,由此推断秦人讲究颜色搭配,喜爱强烈的对比色……
9.其他问题。学生自由增补开放性问题,自主查找答案。
环节四:实践体验,文化创意秀
尝试古为今用,装饰生活,让文物“活”起来,将文物“用”起来。根据实物仿品,通过简化、变形、解构、融合等方法创作一件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文创产品,来美化生活(图7至图12)。
环节五:展示分享,创建美术馆
创设校园美术馆,对作品进行展示、交流与评价。
环节六:学习迁移,爱上博物馆
艺术品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通过一个博物馆的学习,掌握自学方法,触类旁通,为其他博物馆学习提供借鉴。
以《文物之美》教材为蓝本,以点连线,以线成面,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引导学生主动、自由地在博物馆里学习,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经过博物馆课程建设和普及,博物馆将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场域,游览博物馆则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整合博物馆资源,探索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新范式”(GH181122)、“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小学美术跨学科融合实施路径研究”(GH2308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21.
[2]乔治E·海因.学在博物馆[M].李中,隋荷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29-42.
[3]约翰·福克,林恩·迪尔金.博物馆体验再探讨[M].马宇罡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4-8.
[4][5]章红雨.《文物之美——走进博物馆实践课程》:每一步都是美的历程[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11-0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