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韧刚
乡村振兴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艺术教育在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艺术教育,乡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情感得以释放,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此外,艺术教育还传承和发扬了乡村特色文化,为乡村学生提供了创业和就业机会,推动了乡村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并加强乡村艺术教育的推广和发展,以期达到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一)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致力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在教育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培养水平。
(二)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兴趣培养困难以及社会认同与支持不足,是乡村学校艺术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地理位置偏远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弱,导致学校缺乏艺术教室、器材、教材等基础设施和资源,无法提供全面丰富的艺术教育。同时,乡村学校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艺术教师,影响了学生在艺术领域的学习和发展。
然而,乡村振兴政策为乡村学校艺术教育带来了重要机遇。在此背景下,乡村学校可以与城市学校合作,共享城市的艺术教育资源和专业教师,提高艺术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同时,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被进一步强调,为乡村学校艺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二、艺术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 研究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学校的艺术教育投入,向乡村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教材和教育技术等资源,确保艺术教育资源的充足性和多样性。这包括购买艺术器材、设施和软件等,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搭建教育平台,为当地艺术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等措施。学校可以积极寻求与当地社区、企业的合作,如邀请艺术家授课,举办艺术展览等,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升乡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质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首先可以通过政府、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合作,举办针对乡村学校艺术教师的系统性培训,既可以是线下培训,也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网络培训等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法与艺术素养提升、课程设计与评价等内容。同时鼓励艺术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论坛,加入相关的教育组织和专业协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分享与借鉴。其次,政府和乡村学校可以招聘专业艺术教育人才,通过就业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和选拔专业艺术教育人才。
(三)创新内容与方法
适应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对艺术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这些学生可能面临资源相对匮乏、环境相对闭塞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将艺术教育与当地的特色文化和特有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其次,通过利用互联网为乡村学校提供更广阔的艺术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例如,在线艺术课程、短视频分享、远程艺术讲座等。
乡村学校的学生数量可能相对较少,教师可以借助这一优势,与学生个体建立起更为密切的关系,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活动。
(四)探索学校与社区合作
首先,乡村学校可能缺乏展示学生作品和接触优秀艺术作品的平台,而某些社区可提供相应的展览场地和艺术资源,用以举办学生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让学生的作品得以展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其次,社区有机会联系到一些有艺术造诣的人士,通过讲座或授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自身擅长的艺术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第三,社区中可能有一些与艺术相关的活动,例如文化节庆、艺术比赛等,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拓宽艺术视野,增强实践能力。
二、案例举隅:上海市缩小城乡学生艺术素养差距的行动研究
(一)研究背景
根据2019年教育部学校艺术素养监测结果,上海学生在艺术素质的整体表现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并在各项指标上名列全国前茅。然而,在城乡学生艺术素养差距缩小方面,上海作为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一些上海市郊的乡镇学校,艺术教育基础薄弱、资源分配不公平以及社区、学校和家庭对艺术教育价值认识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导致了学校艺术教育的不平衡现象。
上海市教委决定实施“缩小城乡学生艺术素养差距的行动研究”项目,力图缩小城乡学生艺术素养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目标,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做出艺术教育的贡献。
(二)项目目标
缩小城乡学生艺术素养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提升上海市中小学艺术教育整体质量,全面提高社区、学校和家庭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乡镇学校的艺术教育基础设施,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艺术教育的机会和资源,为孩子们创造更加丰富和有益的教育环境,以推动上海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全面提升,实现艺术素养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三)项目内容
通过聚焦乡镇薄弱学校,研究并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制定改进方案,搭建平台和整合资源,推动城乡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时,确保美育纳入城乡学校全过程人才培养,促进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1.城乡学生艺术学习现状访谈与问卷调查
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学习基础、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学习课时、艺术资源、家长支持和学校关注度等维度(图1),编制《上海市城乡学校艺术课程实施情况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全市10个郊区80所乡村学校的3200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对160名艺术教师和80名校领导进行访谈,以描述上海城乡学校艺术课程实施的现状。根据城乡学生艺术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了解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艺术学习方面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包括:艺术学习基础薄弱,缺乏接触和学习艺术的机会;乡村学校艺术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受限于师资力量,乡村学校艺术课程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缺乏足够的艺术学习课时,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进展;乡村地区艺术资源匮乏,缺乏艺术环境和场馆等学习资源;家长对艺术学科的重视不够,缺乏支持和投入,影响了学生的艺术学习。
2.城乡学生艺术素养差距的国际比较研究
城乡学生艺术素养差距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供政策建议和改进方案,推动优质均衡发展,促进艺术教育进步与人才培养。其方法和步骤如下(图2):首先,研究人员需要确定比较研究的主题与内容,包括艺术教育政策、教育资源分配、艺术课程设置等方面。其次,选择一些世界经济与文化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如美国、欧洲国家、亚洲发达国家等。第三,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包括联合国关于艺术教育的规划报告、国际艺术教育组织的活动以及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政策规划等。
接下来,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国际间的艺术教育政策和规划,发现表面相似情况背后的本质差异,或者表面差异背后的相似本质。同时,收集城乡学生艺术素养的相关数据,包括数量、质量、背景和价值等方面的数据,以便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和分析国际间的数据和政策,进一步探讨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城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
为助力城乡学校的艺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我们采取精准帮扶措施,加深教师对学科特点的理解。我们组织“名师面对面”活动,通过与市域骨干教师的合作和校本教研来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利用远程同步教学让农村学生和城区学生走进“同一片蓝天·同一个课堂”(图3)。首先,牵手合作和蹲点校本教研,为乡村教师提供直接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线上资源的内容和使用方法。通过与市域骨干教师的合作,乡村教师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运用线上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其次,我们以“线上线下融合关注学习活动设计”为主题进行校本研修,为乡村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这样的研修活动帮助乡村教师更好地掌握线上资源的使用方法,并提供实用的教学活动设计案例和模板。此外,我们还通过青年教师工作坊、学科综合调研等方式,帮助教师将线上资源差异化整合和优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教师个体和整体的进步。对于初任教师和学习能力较弱的教师,我们要求他们模仿线上课堂的教学方法,并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应对各种教学挑战。而对于具备专业特长的教师,我们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优势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并通过线上资源补充专业短板。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体验。
4.城乡艺术教育教研一体化机制建设
在城乡艺术教育教研一体化机制建设方面,上海通過以下措施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研的合作:首先,建立城乡学校之间的合作机制,鼓励乡村学校与城市优质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学校“结对子”的形式,让城市优质学校的艺术教师定期前往乡村学校指导教学,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图4)。通过开展项目合作或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提供城乡学校之间资源和经验的共享机制。然后,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教研活动,组织艺术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安排教师观摩优秀的艺术课堂,或组织教师团队进行协作教研活动,共同探讨艺术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通过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供专业的艺术教学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提升艺术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邀请城市优质学校的艺术教师担任培训讲师,与乡村学校的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城乡艺术教育特色项目扶植机制建设
特色项目扶植机制的建设在推动艺术教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机制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艺术教育发展之路。通过特色项目的引领,很多学校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拨出专款帮助10所学校建设了学校乡村美术馆(图5),不仅注重艺术教育的因地制宜,还致力于打造学校的艺术教育品牌。在艺术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开设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艺术选择。在艺术活动组织方面,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美术、音乐、戏剧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兴趣、发掘潜能。在艺术成果转换方面,学校形成了有效的运作机制,将学生的艺术成果展示给社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此外,这一扶植机制还有助于打通学校在教育管理中的机制建设,促使艺术教育发展形成常态。通过不断地实践与研究,艺术教育成果得到了巩固,城乡学生之间的艺术素养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6.城乡艺术教育教、学、评、展一体化机制建设
城乡艺术教育教、学、评、展一体化机制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首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因材施教,提供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坚持以评促学,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关注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提高。评价要客观公正,不仅强调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进步,也要关注他们的独特创意和才华,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倡导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评价不只是简单的考核,更是一种促进学生进步的过程。在给予学生及时反馈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评价以多角度、多维度进行,重点发现学生的潜力和创新能力。最后,不断深化学生的艺术体验,通过参观“下乡”的城市同龄学生的艺术展览(图6)、参与数字艺术进课堂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感和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项目效果
1.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关注到了城乡学生艺术素养的差距,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缩小这个差距。通过共享教学资源,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以及提高艺术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多样性,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在艺术课程中表现出了更高的热情和参与度,对于艺术的学习和体验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知。
2.教师能力的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艺术教育,也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研讨会,以及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艺术素养都得到了提升。此外,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有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家、校、社区合作的加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积极倡导家、校、社区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艺术教育过程。利用家校共育项目等平台,增进家长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关注度,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同时,学校与社区的活动中心、艺术团体等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学习资源和机会。
4.艺术教育质量的提升:项目实施以来,城乡学校的艺术教育质量得到了多方面的提升。一方面,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体现了教育成果;另一方面,教师能力的提升和家长社区合作的加强,也为艺术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此外,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丰富和多样化,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提高了艺术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總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为乡村学生提供优质的艺术教育机会,推动乡村教育的全面提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望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向深入展开工作:首先,继续关注城乡学生艺术素养差距的问题,深入挖掘影响差距的原因和机制,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其次,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艺术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艺术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提升。此外,关注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师培养和激励机制,提高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后,深入研究家、校、社区合作模式,促进艺术教育与家庭、社区的良性互动,为乡村学生的艺术教育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 焦璐.职业院校加强艺术教育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72.
[2] 杨志平.诗画融通,成人之美——读《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J].福建教育,2023(04):58-60.
[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课题组,钱熹瑗.缩小城乡学生艺术素养差距的上海行动[J].教育参考,2023(0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