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沛龙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与意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从军行》为例,笔者从“声、象、情、人”四个角度出发,依托真实的学习情境,创设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古诗词,探索其背后的秘妙。
古诗词之美,首先表现为节奏之美。因此,学习古诗词,需要经常诵读和吟咏。只有动之以口,诵之以声,最后才能领会于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听懂诗人的独白。为此,在《从军行》一课中设计了学习活动一。
学习活动一:读准古诗,整体感知。大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结合插图与注释,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意思,和同桌互相交流。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要字正腔圆,正音“终不还(huán)”。
2.听朗读。教师范读《从军行》。
(1)认真倾听,根据范读画出正确的节奏: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再次朗读,读出节奏。
3.想象读。师生配合读,小组合作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后讨论:诗读到这里,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画面?又有了什么感觉?
4.理解读。带着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和阅读感受,再次默读《从军行》,结合书中的插图和注释,想想这首诗大概的意思。
教学中,教师围绕“朗读”,设计了四个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多元的朗读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快速把握古诗的韵律,进而从读准古诗到读懂古诗。需要注意的是,古诗词讲究平仄,诗句中的平仄交替形成了节奏感。其中,平声要念得长而强,仄声要念得短而弱,注意轻重缓急。如:“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长云”为平声,诵读的时候可以把声音拉长,让人有一种连绵的雪山仿佛近在眼前之感;“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不”“破”都是仄声,诵读时声要收,音要短,语气要坚定,让人感受到将士不破不还的决心;“终不还”中的“终”和“还”都是平声,声音要平缓、强而有力,直抒将士的英勇决心和豪情。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有云: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根据诗句可以想象景物,根据景物可以描绘出诗歌的意境。这个由言到象,再由象到意的过程,是学生内化、体会诗人内心世界,揣摩诗作情感的过程。因此,聚焦“象”进行诗词语言的品析是古诗词教学的起点。
诗人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浓缩在了诗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关注诗中的“象”,通过想象与联想,还原诗中描述的画面,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出塞》展现了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让学生对这类诗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从军行》和本单元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凉州词》,借助“象”来进一步揭示边塞生活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为此,设计了学习活动二。
学习活动二:读一读《从军行》和《凉州词》,圈一圈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或地点,填写在韦恩图上,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1.学生圈画景物并交流(如图1)。
图1
2.了解环境特点。很多景物都是边塞独有的,从中可以看出边塞的偏远荒凉。
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很容易发现两首诗中“象”的异同点,再借助图表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体会诗句勾勒出的边疆的孤寂与苍凉,以及将士们为国为家英勇奋战的豪迈之情,为《从军行》的学习铺就了入情的基调和语境底色。
学生喜欢听故事。引入故事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基于此,教师在学生对比阅读《从军行》和《凉州词》,理解“孤城”的意思,感受诗歌描述的画面之后,引入唐朝地图和士兵对抗突厥的故事,展开教学。
1.两首诗中都有“孤城”这个词,紧扣“孤城”,感受环境的恶劣。
(1)标红“孤城”,理解“孤城”的意思。
(2)想象“孤城”画面,说一说脑海中的“孤城”是怎样的。
2.拓展阅读资料,说一说看到怎样的“孤城”。
(1)结合唐朝地图,以及补充的关于“孤城”与“玉门关”的资料,体会唐朝时期边防战线的辽阔。
(2)想象一下坚守在这样一座“孤城”之中的将士们会有怎样的心情。
(3)联结唐朝多次抗击西突厥的资料,说一说发现。
教学中,教师联结唐朝地图、抗击西突厥的故事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背景和战争故事,接着播放抗击突厥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体会唐朝士兵抗击突厥的勇气、保家卫国的决心,循序渐进地在学生的心中完成“象”的再造。想象画面让学生对古诗词有了充分的感知,揣摩其意境就变得简单了,因为意境本身就是意象组合后形成的效果。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对意境有了正确的感知与理解。
每一首诗抒发的感情、抒情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教师需要结合单元主题,以及古诗词本身的特点,设计恰当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领悟作者的思想,发现诗句背后隐藏的情感。
诗人独特而细腻的情思体现在诗句中。在教学中可以对比阅读的方式,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为此,设计了学习活动三。
学习活动三:小组共读,对比阅读《从军行》和《凉州词》,抓关键词,发现两首诗在情感上的异同点。组内互相交流。
学生通过小组共读、共研后,可以发现两首诗的相同之处:都写出了苍茫荒寒的塞外环境以及诗人对战士的同情。相异之处在于情感的基调不同:《从军行》讴歌了战士为国为民、抗击敌人的英雄本色;《凉州词》悲壮苍凉,略带幽怨,边塞的苦寒映衬出了戍守边防的将士回不了故乡的哀怨之情。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可以入情入境地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发现作者表达的情意。
古诗词具有高度的凝练性。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要引导他们反复琢磨推敲,察觉其中的情味。
诗句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诵读诗句,说说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抓关键词“百战、穿、终不还”体会情感。
(1)百战:诗人感叹战争持续时间长、次数多,说明将士为了国家,奋战沙场。
(2)穿:诗人心疼战士的铠甲都被磨破、穿透了,说明战争残酷。
①播放抗击突厥的视频。
②思考:这里穿透的是金甲,穿不透的是什么?(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3)终不还:表明诗人敬佩战士誓死报国的决心。
3.有感情朗读。
诗句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诵读诗句,说说“何须怨”是怨还是不怨。
(1)战士戍边卫国,看着春风不度玉门关,更难到孤城,怨还是不怨呢?引读“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战士保民平安,看着春风不度玉门关,更难到孤城,怨还是不怨呢?引读“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一个“怨”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2.有感情朗读。师生诵读诗句。
借助关键词,学生感受到了战士远离家乡的无奈之情,深刻体会到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句中“穿”“终”“怨”等词饱含着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和浓郁的家国情怀。学生采用“诵读诗句,再现画面—品析语言,走进画面—对比引读,深化画面”等方法来学习,一步步地领悟作者的情感。
每一首古诗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人,甚至是一代人。这个人或许是诗人,或许是作者心中处于理想状态的人。围绕“人”,教师可以设计拓展类学习任务,让学生透过古诗词的内容与形式,与他们相遇。如此,古诗词教学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拓宽了学生学习的广度。
古诗词的语言具有美学意义,既是鉴赏品评的对象、积累运用的素材,又是模仿创作的范例。根据诗句的意境,借助小练笔为诗补白,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诗人,理解诗人创作诗文的本意,感悟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基于此,设计了学习活动四。
学习活动四:先说一说谁在牵挂着边疆将士,会说些什么,再替戍守边疆的将士们给家乡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
1.说一说:远在边疆的战士难道不想回家,不思念家人吗?家乡会有谁在牵挂着他们呢?
(1)在村头,两鬓斑白的双亲相互搀扶,天天盼望着孩子回家。
(2)在家里,少不更事的儿女眼泪汪汪,声声呼唤着父亲回家。
(3)在田里,黑发染霜的妻子肩负重担,期盼自己的丈夫回家。
2.写一写:以将士的身份,告诉亲朋好友自己的近况,告诉他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学会创意表达。因此,在教学中,创设“说一说”的环节,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代入角色,对话家乡的亲朋好友,互诉衷肠,激发思念之情,为下文的写一写做铺垫。“写一写”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体会将士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教学中可采用“作品赏读”的形式,让学生对诗人的精神世界、语言风格做一次全面检阅。借助赏读,学生不仅可以走进一个诗人的作品,还可以走进一群有着共性的诗人的作品。
1.读一读:拓展边塞诗词,感悟“终不还”的家国情怀。
(1)师生诵读边塞诗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2)思考:是什么力量让这些诗词留存至今的?
预设一: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感人至深。
预设二:为民造福的精神风貌感动后人。
2.小结:《从军行》体现了那个时代边塞诗的主旋律。穿越千年后,它所蕴含的保家卫国的精神至今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
教学中,教师将李白、王翰等爱国诗人的边塞代表诗句放在一起,让学生诵读、理解,认识一群人、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综上,通过“声、象、情、人”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多样化、情景化、实践化的学习活动中,发现并品味诗词中的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不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