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科支撑:德育论与课程论

2024-05-06 11:13俞国良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俞国良?何妍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及其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2024年1月起,“主编访谈”栏目邀请俞教授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学科支撑,以期推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程序的完整性、研究结果的规范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以及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支撑;德育论;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3-0004-08

俞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

德育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何妍:俞教授好!谈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不能绕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德育,德育注重培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塑造健康心理,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德育论的学科融合研究角度,您认为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

俞国良:德育通过向受教育者传递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影响,来促进其思想品德的发展。教育本身是一种外铄的过程,而品德的形成实际上是一种内发的结果,因为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需要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因此,德育论作为一门专门探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与培养的学科,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德育论框架下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促进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系统地了解德育论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深入理解二者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促进,为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何妍: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在德育的大框架下开展的。在德育论框架下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具体的研究内容或方向?这些研究内容和方向体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哪些内在联系?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教育政策顶层设计者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在德育论框架下探讨心理健康问题,符合现阶段我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思路,也与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路径殊途同归。简单地说,德育是培养人品德的活动。在心理学中,品德是个性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反映的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成分。也就是說,品德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性格或人格,而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可见,品德不仅是德育论研究领域的核心话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德育论关于品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

一是对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从改革开放至今,德育研究领域中关于品德的结构出现了很多有代表性的观点,但研究者对品德结构的探讨,大多没有脱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国内关于品德的结构较有影响力的观点有班华的“三维结构说”和林崇德的“三子系统说”。

“三维结构说”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三个维度,即心理形式维、心理内容维和心理能力维。心理形式维包含人们经常提到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心理内容维包括人们的世界观、政治态度、道德立场等具体内容;心理能力维即有关思想品德方面的智能结构,包括完成一定品德活动所需要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是心理健康个体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

“三子系统说”认为,品德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二是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三是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正是由于动机、态度、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和心理特征是品德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对于人的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才举足轻重。品德如若缺乏心理健康做支撑,便会丧失其发端,更不要说为品德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外研究者们不仅单纯地关注品德的心理结构,产生了一些如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价值结构、伯科威茨的道德人格模式等经典的研究成果,还将对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置于整个教育大系统中,使品德结构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实践价值。总的来说,国内外对于品德结构的深入探讨,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心理健康在品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二是对品德发展与品德不良问题的研究。个体品德的发展过程是德育论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其中,认知学派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比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前者认为,人的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过程息息相关,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发展顺序。并且,从本质上来看,人的道德发展就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认知发展学说将个体自身的道德判断、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等因素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强调道德教育要根据人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规律进行。

后者吸收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部分内容,不仅重视道德形成过程中个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对于榜样的模仿和学习,还强调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自我反省能力在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中的作用。

可见,不论是认知学派还是新行为主义学派,都认识到了个体心理的能动性在道德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缺乏“自我”的作用,个体便无法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无法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也就无法将外在的道德要求最终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修养。因此,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个体的积极心理活动为基础,必须以心理健康为依托与支撑。

同时,个体品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源往往在心理行为问题上,品德问题只是心理行为问题的外在表现。品德不良的个体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个体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业问题、情绪与压力问题、适应问题等,还包含了障碍性问题,如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等。这些都反映了品德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表明个体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养成良好品德产生的巨大作用。

何妍:虽然在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德育范畴中具体开展和推进的,但在理论界,关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却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存在哪些主要的观点分歧?您个人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请具体展开来讲讲。

俞国良:目前在理論界,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各自的学科背景,存在诸多不同,不应将二者加以整合;另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属于德育范畴,是德育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共性又具个性,二者是一种交叉、互补、融合的关系,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优势互补,互惠共生。

第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共性。这种共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高度一致,二者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从本质上讲,德育是塑造个体社会人格和道德人格的过程,而使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诉求。

其二,根本目标的一致性使得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部分重叠。现代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文明习惯、基本道德(美德)、公民道德和信仰道德这四个方面。在一些基本的文明习惯和道德规范上,例如合作、理解、尊重、奉献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是一致的。

其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遵循相同的教育原则。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塑造,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教育者要在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满足学生需要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除此之外,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特点,决定了“以身作则”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重要原则。不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自身的“心理资本”去影响学生,否则德育就很容易变成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心理健康教育也容易走上“开方治病”的老路。

第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差异性。

通过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脉络的梳理,以及对相关研究的总结,可以发现二者主要在理论体系、教育切入点以及教育途径与方法上存在差异。

其一,二者在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上存在差异。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所依托的主要是心理学和医学的理论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需要的转变,我们倡导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又多了一重教育学的背景;而德育则主要以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为理论体系,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反映了一定的价值导向,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其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不同。德育探讨的基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它是以道德教育为主线,通过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人成为“人”,进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则在于人的各种心理过程以及人的个性心理,重点关注人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通过调节人的心理因素,激发人的心理潜能,帮助人实现自我,服务社会。

其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将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重视学校课程所带来的巨大作用。除显性课程外,德育还需要借助隐性课程的强大力量,包括班级环境、学校氛围、校园文化等。而心理健康教育除依靠学校显性和隐性课程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外,还通过学校社团、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对部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预防,通过医院对个别学生进行干预和心理矫正、心理治疗。此外,仅就课堂教学而言,德育经常运用的是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情感熏陶法等;心理健康教育运用较多的则是活动法、体验法等。

何妍:在当前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既存在内在联系,又有着诸多的个性差异,这就决定了二者不可能相互替代,而是在教育实践中互惠共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您认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这种相互促进关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未来将如何发展?

俞国良:德育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背后强大的思想支撑;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个性、情感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则赋予了德育新的时代内涵,并且决定了德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如何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促进,是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先来说说德育领域中的心理健康促进。不同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所提出的道德教育思想,汇成了德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当前乃至今后整个德育系统影响力最大。探析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可以发现其中不乏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最基本的含义即“爱人”,简单来说就是从心里关心他人、体恤他人,在行动上帮助他人、奉献他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就深刻地反映了仁德与关爱大众之间的密切关系,也体现了儒家对于个体恻隐之心以及个体与他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强调与培养。以孔子、孟子、曾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家,深信坚持反躬内省,即可获得道德。对此,他们提出了“诚意”“正心”等促进内心和谐的方法。在推动个体形成健全的人格方面,孔子不仅重视知识的作用,还非常强调自我意志的培养与锻炼。孟子提出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与之内涵相似。这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所关注的提高个体心理弹性,使个体在挫折、困难中形成坚韧的意志,并形成应对挫折和困难的积极心理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德育中对心理环境建设的倡导,也为推动个体心理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人的品德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内化与外化这两个过程,德育始终要重视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帮助个体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推动个体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个体所有的心理环境作为一种刺激条件,是影响人心理状态的支配因素。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环境为载体,形成一种优化的教育生态环境并作用于个人,使个体能够建构出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再看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贡献。对学生而言,心理健康主要包括了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因此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这对个体道德的形成與发展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学习方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学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现代德育过程中不仅广泛运用以其为理论依据的榜样学习法、行为训练法,还出现了一些根据榜样力量、观察学习等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比如,有研究者就提出了以榜样力及感染力为支撑的故事型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在实践操作层面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因素融为一体,通过故事中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以故事的独特感染力、吸引力为外在形式,把社会道德价值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学生自身愿意接受的个体德性价值,从而提升了德育的效果。此外,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自信心和满足感,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有研究表明,深度学习方法与道德推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积极关系,特别是当学生参与旨在整合来自各种来源和不同观点的信息活动时,其道德推理会得到有效发展。

在自我方面,德育或道德教育的起点来源于自我,并最终走向自我教育及自我实现。因此,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自我接纳的程度、自我能动性的发挥等,都会对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中学生的核心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这就涉及道德教育中的道德自我认知以及社会道德价值观。结合该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道德价值心理认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意志等。

在人际关系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均会作用于个体的道德或品德形成。在学校中,学生感知到的教师积极的人际行为是道德学习成果的良好预测指标,会对其诚实、勇敢、宽容等良好品德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亲密的同伴关系都有助于个体品德的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避免人际交往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有助于减少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使学生道德或品德的发展走向正轨。

在社会适应上,个体所表现出的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方式,比如能够与人开展合作;能够理解他人,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作出恰当的反应;能够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选择等本身就是社会道德的集中反映,展现了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或品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个体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做出的努力,为道德教育带来了锦上添花的效果。此外,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过程和社会情感能力与校园欺凌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从情绪情感、同理心、价值判断等各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获得社会情感能力,可以直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非道德行为,提升学校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最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互惠共生的。毫无疑问,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促进作用。德育培养人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法治意识、行为习惯等,有助于个体建构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反之,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在学生道德形成的内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个体的个性、情感、意志等心理要素。所以,将外在的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不仅需要道德教育的努力,还必须依靠个体心理素质的作用。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对不同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把握,可以成为开展德育的依据,使德育工作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此外,教育者不能把学生的品德问题和心理行为问题混为一谈。在教育实践中,仅靠德育的实施,学校面临着许多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近年在青少年群体中高发的抑郁症、焦虑症等,这些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但缺乏科学性的教育有时甚至起到了反作用,引发了更为严重的道德事件以及心理行为问题。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仍然坚持固有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无法与当前的社会发展以及人的需求相适应。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摆脱困境,需要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建立起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互动机制、导向互动机制和调节互动机制。德育工作者应主动更新德育观念,在充分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借鉴心理辅导、心理援助、心理咨询等模式,通过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则应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借助德育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课程与教学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何妍: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科学的核心与重要分支,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课程与教学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俞国良:课程与教学论以课程和教学的基本原理和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内容上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从学科发展史上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渊远流长。例如,劳顿早就指出课程研究的基础学科应该包括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泰勒则认为课程目标来源于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也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问题跟教学紧密相连,有时甚至很难区别哪些现象是属于心理学范围,哪些现象是属于教学论范围。可以说,心理健康问题从多角度和多方面对课程与教学论产生影响,相关心理健康理论和方法成为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重要基础,也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巨大挑战。课程与教学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原则与方法、过程与评价三方面,它们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础。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学校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手段,并被有机融入课程与教学论之中,这既丰富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也促进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科学化。

何妍:课程与教学论对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研究宏观上遵循什么样的理论基础和原则,具体在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中,又是如何实践的?

俞国良:宏观上,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前提是通过课程来实现育人的目标。它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分别为认知领域,主要指学习知识,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动作与技能领域,主要指运用知识完成一些任务,并能解决问题,包括模仿、操作和迁移;情感领域,主要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感受,包括经历感受、反应认同和领悟内化。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心理也发生着变化。这种心理的变化,不仅有积极方面的变化,也有消极方面的变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对这一学生行为变化的研究,也促进了课程与教学的科学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调由简至繁的积累,他们把刺激与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元,学习就要加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一原则,课程目标的设计就要符合特定的要求,并引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课程目标,把课程内容按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设计。

具体就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而言,在教学目标上,课程与教学论秉持整体论的观点,认为当今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包括在有效的学校教育目标内,即推进教育教学和心理健康的整合。为了为这个互惠议程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最近的教育改革中,特别强调需要改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框架。这一变化涉及承认一系列新的优先事项,其中包括:利用学校内的自然资源来实施和维持对学生学习和情感、行为健康的有效支持;纳入综合教育模式,以加强学习和促进健康;注意改善所有学生的成果,包括那些有严重情感、行为需求的学生;并加强父母的积极参与。因此,以学生心理健康为核心的家校、社区整体积极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课程和教学的主要目标。

在教学内容上,课程与教学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学派观点各异,但基本与其教学目标一致。例如,夸美纽斯、卢梭等将课程与教学跟心理健康真正建立联系,他们主张按儿童的心理发展来安排教学;亚里士多德划分的教育阶段不仅在年龄的基础上,还和已有知识结合心理学基础,强调课程与教学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在知识安排上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裴斯泰洛齐首次明确提出心理发展作为课程与教学的基础;赫尔巴特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了课程和教学的问题,他认为课程与教学论的目的是形成“统觉”,以丰富的知识充实心智;布鲁纳强调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设计与不同年龄儿童相适应的课程,即学科基本结构。人本主义学派则认为课程与教学不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也不是要教学生学会认知,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情境。课程不仅应该关注怎么制定课程目标,怎么选择课程内容,如何采取实施方式,还应该更多关注什么课程内容对学生有意义,学生如何能最有效地投入学习中。所以,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促进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发展,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人性。

毫无疑问,在教学目标与内容上,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要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应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技能,并根据学生在各个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预防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首先,统筹合理安排课程、教材、教法、考试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内容,都是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的诸多不良问题,比如:厌学、逃学、批判性思维缺乏、考试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与当今课程繁杂、教材较难、教法单一,并且只关注学习成绩的选拔性考试等都有直接关系。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关注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推进心理健康课程和教学建设是预防、减少耻辱感和自卑感的基础;成功应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可能是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方法,并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在课堂中促进嵌入式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可促进师生在心理健康知识上得到持续改善,并减少学生耻辱等学习态度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

何妍:课程与教学论对教学原则与方法的研究主要包含哪些内容,请您结合具体的心理健康教学展开谈一谈。

俞国良:课程与教学论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在于消除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预防由此而导致的学生心理失常,使学生能在更加宽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减轻心理压力进行学习。

对此,中外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原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指导着前人和当代的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实践,如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突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差异;赫尔巴特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课程设置、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方法必须要遵循“新旧观念相类”的原则;夸美纽斯强调“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具体而言,根据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心理健康課程与教学要遵循以下原则。

(1)民主自治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体现在民主自治原则上。教师要实行对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管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意识,以积极的指导取代消极的限制。一旦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了错误的行为,应坚持正面的教育,切忌体罚。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自发、自强、自律的能力,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积极情绪原则。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问题,是学生参与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影响。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会主动思考,能提高课堂知识的吸收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积极环境,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安全的教学环境,接纳学生,并使学生之间在相互认识的基础上也互相接纳,形成一种师生间、学生间彼此接纳的课堂心理氛围,促进每个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调动学生的成就动机,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3)成功体验原则。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有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个性变得自信,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这也是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个人目标,去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等,去发现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情况,给予正确的引导。适中的目标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目标过低,缺乏挑战意味,对学生难以发挥激励作用;如果目标过高,学生会因为过多的失败而却步,伤到自尊而自暴自弃消极对待,易产生心理障碍,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4)个别辅导原则。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有的放矢的个别辅导。学生在学习过程,随时都会出现在学习态度、方法、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行为,找到和捕捉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判断,积极采取相应的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科目为主的学习活动所釆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教学功能,并且贯穿在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整个过程。适用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

(1)以语言传递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口头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当今主要的教学活动方法。这类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2)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借助实际物体的演示和组织专门的参观进行,通过形象、具体、真实的物体,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这类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社会实践法等。

(4)以情景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营造学习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情绪,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的方法。这类方法包括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暗示诱导法、情感驱动法等。

何妍:教学过程是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实现的关键环节,而教育评价则既是课程与教学的终点,也是其起点,是整体提升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关键环节。课程与教学论对教学过程与评价的研究,为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提供了哪些重要的参考和启发?

俞国良:就教学过程而言,课程与教学论的经典研究为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过程提供了参考。例如,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明了”,即教师向学生明确地教授新知识;(2)“联想”,即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3)“系统”,即教师对课程进行概括和结论;(4)“方法”,即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作业等。赫尔巴特指出,这四个阶段对应的心理要求分别是“注意”“期待”“探究”“行动”。亚里士多德强调学习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特点,首先从感官活动开始进行观察,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最后进行实际应用。人本主义学派则认为,教学过程就是一种社会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为一种平等、民主、互利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相互认同、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强调情感对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思维、行为和情感三者之间整合的必要性。

基于上述不同理论观点,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具体表现为:首先,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与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表现出他们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并且,学生的不适应行为、心理健康问题也容易在教学和课堂中表现出来,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更清晰、真实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和补救办法。其次,关注课程与教学过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课程与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引发学生心理障碍或者已经造成轻微心理障碍、征候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所以,在课程与教学中,要积极采取措施,净化课程环境,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削弱这种危害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教育评价上,课程与教学论的评价包括了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两个主要部分。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否相统一,通过教学活动获取有效的信息,给出有价值的判断。课程评价指根据心理健康课程的标准,通过收集有关信息并运用定性、定量等方法,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过程和方法给出有价值的判断。

对此,不同课程与教学论流派有着不同的评价尺度。以布鲁纳的教学目标分类法为例,该方法强调要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为了客观评价,只有外显的教学目标才可以客观测量学生的表现,该评价方法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为指导,注重教学目标的外显和教学过程中学生行为和外化目标的监督。强调对教学结果的反馈,并适时给予强化,着重行为的目标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对教师教学评价时,主要考查教学设计的评价,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环境的评价等;教学实施的评价,包括教师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的指导的評价等,同时还要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不仅要关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关注通过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健康发展。当代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积极的人性观出发,强调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因此,在课程评价上重视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与解决,以及在此过程中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潜能的开发。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