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琇玮 江苏省苏州市民治路幼儿园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音乐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音乐教育形式多样,音乐区域活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助于在“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过程中匹配幼儿间不同的能力发展水平和经验建构的需要。音乐区域活动,有效地推进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游戏化”进程。
游戏化音乐教育,旨在引导幼儿既体验到音乐的乐趣,又体验到和同伴一起学习、工作、玩耍的乐趣,同时也在其中自然挑战和发展各种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和能力。幼儿园音乐区域活动以其更自由、更具针对性、更深度、更自主的特点,对游戏化音乐教育的实施有着深刻的价值。
1.音乐区域活动让音乐教育更自由。
宽松自由的环境有助于幼儿加深对音乐的感受与欣赏,迸发表达与创造的火花。集体音乐活动受限于时间和空间,音乐区域活动则更多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给予幼儿更多选择的机会,幼儿得到了自由,情绪更放松,游戏更有乐趣,同时也为音乐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更自由、更轻松的方式。因此,音乐教育的目标能更好地达成,幼儿的音乐经验能得到更好的建构。
2.音乐区域活动让音乐教育更有针对性。
集体活动关注幼儿的总体水平,虽能激发他们兴趣,但由于后续活动缺乏持续性,幼儿缺乏深度的过程性学习,而使得每个幼儿在歌唱、律动、打击乐演奏和音乐欣赏等方面的发展差异都非常大 。这时,音乐区域活动的优势就凸显出来:在音乐区中,每个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得到充分展现,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起点出发,在与同伴、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发现自己的“短板”,吸收自己亟待提高的经验。由此可见,音乐区域活动让每个幼儿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中实现更好的发展,成为每个幼儿“一对一”的课堂。
3.音乐区域活动促成深度的音乐学习。
音乐游戏既能够加强幼儿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感知,又能使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通过此种方式得到了更多的回应,深度学习就更积极地发生了。如律动活动“小雨和花”开展了5个星期以后,幼儿兴趣减弱,原本应该6人分角色表演的游戏,只剩两个孩子参与。“人这么少怎么玩呢?”两人正发愁时,哆哆提议:“我们可以既当小雨又当小花!”他们两手分别戴着“小雨”和“小花”的饰物,用“小雨”分别给自己的“小花” 和对方的“小花”浇水,两个孩子咯咯地笑着,游戏因为新的创意再次变得津津有味。正是区域游戏中自由的环境和轻松的心理状态,激发了幼儿不断丰富自己喜爱的游戏,生发出更新、更有趣的玩法,让深度的音乐学习和体验有了可能。
4.音乐区域活动促成更自主的音乐学习。
音乐区自由自主、轻松愉悦的氛围,吸引了幼儿更热情地参与其中。音乐区提供了更多时间让幼儿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亲身领悟动作的要领,亲身探索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由于教师不可能时刻在现场,当遇到问题时,幼儿也不会一味地等待或寻求教师的帮助,他们或是自己想办法,或是与同伴协商,既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在与同伴的相互沟通中提升了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的自主性和内驱力被调动起来,自然更投入其中,音乐游戏也就能更好地发挥价值。
皮亚杰将儿童游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非符号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和符号象征游戏、有规则的游戏。学前阶段幼儿处于儿童早期,他们自发游戏的主要类型为假装游戏和符号象征游戏。因此,音乐区域活动应遵循“同伴合作、经验展示、简单规则”等原则。
1.情境表演游戏。
情景表演游戏是音乐区中最常见也最易开展的游戏活动。它既可以是音乐活动中所学的歌曲、律动的表演,也可以是语言活动中所学的故事结合音乐的再现;既可以是对已有经验的表演,也可以是根据音乐即兴创编的表演;幼儿既可以轮流上台单独表演,也可以集体合作表演。
2.领袖模仿游戏。
领袖模仿游戏是指每次游戏请一名幼儿担任“领袖”,领袖可以在音乐的某个环节创编歌词、动作,其他幼儿进行模仿,同时可以加入速度、难度的变化。待幼儿熟悉了基本玩法后,还可以将游戏变形:如猜“卧底”、找“声源”。总之,要将音乐素材中的情节和人物灵活运用到这样的游戏方式中,深度挖掘幼儿最近发展区,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满足基本需求,并主动追求更高需求。
3.控制游戏。
控制游戏是指幼儿在歌唱、律动、打击乐等活动中的自我控制。可以包括歌曲的默唱,律动造型的保持,打击乐演奏中的休止等等。如《张家爷爷的小花狗》中逐段省略更多歌词的演唱;《七士进阶》中最后一小节对动作的延迟等。
1.音乐区域活动的内容选择。
音乐区域活动内容是基于音乐素材的延展和生长。音乐素材的筛选和投放是音乐区内容选择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在素材选择上,可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比如,将一段时间以来的集体活动中的音乐素材提供给大家,让幼儿自己投票决定选哪些音乐;也可将幼儿日常生活中喜欢的音乐素材纳入进来。我们也应该相信,只要幼儿喜欢,他们就一定能有自己的策略来“玩”好这个游戏。
2.音乐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区域活动进行中,教师不能时刻在场,材料则成为隐性指导的工具。很多教师秉持“材料尽可能丰富”的原则,却忽视了冗杂的材料反而会造成幼儿游戏的困扰。如歌唱活动“超级大转盘”中,幼儿在演唱之前要为自己打扮一番:夸张的假发,五彩的镜框,自制的“报纸话筒”,还有发卡、纱巾、啦啦哨……材料确实丰富,幼儿也确实喜欢,可在其他孩子表演的过程中,台下的“小观众”不是忙着更换道具,就是相互讨论着彼此的“装扮”,表演区全然没有了表演的氛围。再如律动表演“小雨和花”中,教师投放了不同样式和颜色的“花”,却造成幼儿在选择时出现分歧,游戏还没开始就陷入了混乱……这些例子都说明,材料并不是越丰富越好,其数量和种类都要根据幼儿活动的程度来调整。材料应服务于游戏,如果一个材料的加入导致幼儿的焦点偏离了游戏本身,就应该被认真权衡和取舍。
3.音乐区域活动的教师指导。
教师在音乐区的指导应多采用间接、启发的方式,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可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幼儿活动中,也可把同伴的创意作为示范供幼儿模仿。如活动“小老鼠打电话”中,每个幼儿都想扮演“猫”,不愿扮演“老鼠”。教师发现这一问题后,作为参与者加入了游戏,发现“猫”的动作和台词更具戏剧张力,表演起来更有趣,相比较而言,“老鼠”的戏份单调乏味,且始终是坐在座位上的。幼儿都盼着扮演“猫”也就可以理解了。教师并没有在幼儿的角色选择上强制要求,而是默默观察,发现乐乐在表演老鼠被“猫”发现时,双手抱臂,双肩耸动,表现出 “瑟瑟发抖”,同时用颤抖的声音唱出歌词。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请乐乐为大家示范了这段表演,并引导幼儿讨论了“老鼠”当时害怕的心情,深受感染的孩子们开心地笑了。这样及时的反馈和强化,让“老鼠”的角色变得有趣起来,幼儿对角色的选择也更加积极了。
4.音乐区域活动的评价。
活动评价的目的旨在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获得更多的自我认同,因此,教师应重视对整体性的评价,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和社会性发展,推进幼儿与材料、同伴间的互动。当然,评价也不一定只由教师来实施,还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的方式。然而,音乐区域活动效果难以具体的实物呈现,教师可以采用录像的形式,将音乐区域活动过程录制下来,并截取有价值的片段让幼儿观看。通过观察和讨论,促进幼儿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后续活动。当然,这种方法受物质和人力条件限制较大,并非在每个幼儿园都有可操作性。教师也可以根据各自园所的情况,因地制宜地探寻适合本班的评价方式。
总之,游戏化的音乐教育不应是自上而下的“架空”,而应是基于幼儿实际能力的自下而上的“生长”。音乐区域活动作为幼儿音乐经验建构及各项能力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应当成为游戏化音乐教育生发的“沃土”,在不断的调整和革新中,成为游戏化音乐教育乃至学前各领域教育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