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雄
新课标指出:“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对此,教师要以统编教材为依托,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围绕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
新课标对文化自信的定位是“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小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与习惯的养成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感悟与渗透,尤其是通过设计指向文化认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生动地介绍了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对画面内容进行了具体描绘,并对画作取得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从中能够了解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精华。只是课文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学生一般不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因而对《清明上河图》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价值认识不足。对此,教师可以设计拓展型作业,以放大镜的形式,选择画面中的精彩内容,用课件呈现出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与写法,写一写从画中看到的景象,欣赏作者的艺术表达,进一步感知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创作,懂得这幅画为什么被称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从而切实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由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的,也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在新课标中,原来的分学段表述的要求也是以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呈现的,如“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这些充分说明语言运用在核心素养中的基础地位,也必然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重视通过学用结合的策略,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夯实学生的语用基础。
如教学《枫树上的喜鹊》,课文中有这样的语段:“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这样的三个“一会儿……”句式是学生喜欢积累的语言,教师可以设计作业:调整三个“一会儿……”的顺序,按照调整的结果仿照课文内容往下写。这样学生不论是把“教喜鹊弟弟唱歌”还是把“教他们做游戏”调整到三个“一会儿……”的最后,接下去所写的内容需要与之相对接,学生很熟悉“教唱歌”“教做游戏”,能够写出具体内容,进而实现自然过渡,能够顺利地写出新的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对思维能力发展提出了品质方面的要求,即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积极思考的习惯。由于思维往往隐藏在语言表达的背后,因此教师在设计指向思维发展的语文作业时,就需要把隐性变成显性;搭建适宜的学习支架,就能够帮助学生把思维呈现出来。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寓言文体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故事情节是通过语言呈现的,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获得。教师可以设计以比较为支架进行理解的作业:《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三则寓言从题目看有什么共同点,这样的特点体现在故事中就形成了怎样的表达,这样的表达能够帮助我们从怎样的角度来思考寓言中蕴含的道理。这样的作业,就是借助比较这一思维支架,引导学生在比較中认识不同对象的长处与短处。以《陶罐和铁罐》为例,故事在二者的比较中,体现的道理是: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对方的长处并正视自己的不足。
从减量增效的角度看,语文作业需要减少书面作业量,多设计非书面作业,如观赏类、实践类、制作类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作者抓住秋天里的一些很独特的声音,展现秋天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观赏型的作业“听听,校园里的秋声”,教师可以先带学生在校园里寻找秋的声音,比如,听脚踩在落叶上的声音,听草丛中的虫子发出的鸣叫,欣赏这些声音带给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倾听秋的声音,用心欣赏,想一想从这些声音里能够获得怎样的美感;最后,仿照课文把自己听到的秋天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总之,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走出机械抄写与训练的套路,重视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作业类型,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