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域下医学研究生四维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探讨

2024-05-01 21:38:49郑龙涛杨云风
关键词:大思政课大思研究生

周 翠,郑龙涛,杨云风

(河北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7)

《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将医学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结合,创新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医学研究生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才能够更高质量完成战略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以“大思政课”为载体,创新四维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发挥不同主体在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各自功能和作用,实现医学研究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双提升。

1 “大思政课”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现实要求

1.1 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融合由碎片化走向整体化

在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实现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善于从基础医学课程、医学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并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入手,实现医学研究生教育由碎片化走向整体化[1]。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不能将落脚点放在单一课程内容之上,要有完整的教学规划和教学设计。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医学研究生教育尚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失衡、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时间短且授课内容多以理论为主等问题。在医学专业教育中,需通过思政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提升其对医生职业认同感,转变传统从医理念,契合国家对医学人才的新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对教学模式、教学课程创新,构建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体系。

1.2 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融合应体现研究生特殊性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拥有“双重身份”,既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完成相关科研项目,同时还需具备一定道德修养,展现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但研究生阶段培养内容复杂、培养时间有限以及科研和毕业论文等压力,部分学生更关注专业知识,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质量。医学研究生经历完整系统的本科教育,思想相对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稳定,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充分尊重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规律,实现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2 医学研究生四维教育协同育人模式

加强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策略,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大思政课”背景下,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既要突出专业特色,也要提升其综合素质。基于“思政+科研+教学+就业”四维教育协同育人理念,有助于培养医学专业创新人才。

2.1 实施课程思政

“大思政课”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专业课程中提炼思政元素,实现医学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思政元素贯穿于人才培养,让学生借助思政元素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养成辩证的、历史的、系统的思维理念[2]。从医学研究生成长规律入手,将所提炼的思政元素真正地融入专业课程章节之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之中。通过课堂教学讲解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关注与“健康中国”“医疗改革”相关的热点话题,系统学习思政案例。同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分享心得,在集思广益中打开思维,拓展视野。

2.2 推动科研创新

“大思政课”要求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形成“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持人才培养。医学研究生本身与前沿科学接触较紧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多会涉及科研创新,要为其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线上学术论坛、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邀请相关专家学者针对当前科研创新举办讲座,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制定更为严谨的人才培养计划,对优秀研究生可与其他医科院校进行联合人才培养。

2.3 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3]。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筛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结合科研创新实际将前沿内容编撰到教材之中,及时更新教材。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推进科研创新,形成教学科研的良性循环,提升学生的学科认同感和综合素养。

2.4 坚持职业导向

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将创新创业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未来职业发展对自身产生的影响,以未来职业发展作为当前学习的重要导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组成导师团队,对其各方面能力系统分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优势和特长,并积极支持和鼓励其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在创新创业比赛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承办各种形式的研究生论坛并举行小型座谈会,邀请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分享职业发展经验,通过交流互动了解当前市场需求,细化职业导向。

3 医学研究生四维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实践路径

3.1 主体协同:搭建“辅导员、导师、研究生”三位一体管理架构

为进一步提升医学研究生四维教育协同育人的协调性,健全研究生培养制度,建立起“辅导员-导师-研究生”三位一体架构,实现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围绕不同主体负责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设置更细致的考核指标,并将考核指标作为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充分发挥导师和辅导员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将导师作为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除了要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外,还要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4]。导师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者,还是其人生的领路人,导师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对研究生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导师进行定期思想政治培训有重要意义。邀请立德树人方面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或座谈会,传授经验,提升导师和辅导员的育人情怀及责任心。辅导员作为医学研究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负责人,应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中,引导其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3.2 课程协同:依托课程特色开发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依托医学专业特色,对现有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思政教育具有明显实践属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丰富实践内容,也要拓展实践平台,以主题党、团日作为载体,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义诊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树立家国情怀、医者仁心,在实践过程中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服务群众[5],通过课程协同让医学研究生加深对思政教育的理解。

3.3 导向协同:建立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相协同的评价体系

精准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发现“大思政课”视域下医学生四维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协同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评价内容深度融合,采取内容渗透和维度交叉的评价模式。既要考查专业育人对思政育人产生的影响,也要考察思政育人对专业育人产生的积极作用,将教师和学生都纳入评价对象之中,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发现具体问题,进而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和完善。二要提升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含金量,医学专业本身包含人文社科属性和自然科学属性,前者与思政教育更贴近很难通过直观的数据来显示,而后者则能够通过客观数据量化。在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评价中要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评价方式,从方向性、有效性和发展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价。三要增加医学研究生思政评价权重,将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评价纳入专业建设认证、“双一流”建设评价、学科学位评价、教学成果评审、教师评先评优、思政教育督导等领域,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发挥评价对思政育人的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大思研究生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中国德育(2021年9期)2021-07-29 08:48:27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党员生活(2021年5期)2021-06-28 21:46:02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群众(2021年7期)2021-06-01 09:36:56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艺术评鉴(2021年4期)2021-04-02 10:15:23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1:16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2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