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因论视域下的全国卷高考语用题分析

2024-04-30 03:19邵逸莹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模因含义语境

邵逸莹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语言现象频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接受信息速度快,但更多的是对语言现象的片面化模仿、娱乐式使用,而缺少深入思考的探究精神。而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发展和语言运用的现象则是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以下简称语用题)的重要功能之一,这也直接对应高中生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之“语言建构与运用”,而结合具体题型的考查则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全方位提升综合能力。

语用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界较受关注的新领域,《中国高考报告(2023)》中提到:“2023 年高考将进一步加大情境设题的多元性和开放度,引导学生培养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2023 年的高考语用题仍以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为主,设题稳中求变,注重考查学生实际操作和综合分析能力。2023 年高考较以往而言,有更鲜明的过渡特征,主要体现在教材的关联、新旧教材的衔接、考查内容的渐进性变化,“反刷题”和“反套路”的特征更为明显,更加注重实际操作与运用的能力。语用题的创新变化较为明显,具有稳中求变的特征,其中,语言模因论在试题中的体现值得深入挖掘,模因论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并解答好新型语用题。

一、语言模因现象及其特征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是进行信息编码与解码的转换过程,而对语言信息的分析与理解,离不开语境。“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因此,语言文字便是模因传递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之一,许多新兴的语言现象、说话方式和文字表达习惯等都能够体现模因复制性强、高产、丰富等特点,同时模因的各种演变也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体现,需具体分析。

“模因主要通过模仿得到传播,成功的模因连同其成功的表达式都会被大量复制。”模因的传播主要以重复和类推两种方式进行,对修辞的发展与使用有重要的影响。模因的传播不仅可对词、句、体式进行表层的挪用与复制,还可以模仿已有语言表达形式的内在机制,如排比的句式结构、比喻的组成部分等。例如网络用语的风靡,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口头语言表达习惯,也影响了文字表达。典型的例子如《咬文嚼字》发布的“2022年十大流行语”中收录的“雪糕刺客”“沉浸式”等词,平时就被充分运用到大众日常生活和文章之中,快速渗透到各个方面并根据不同语境衍生出诸如“话梅刺客”“水果刺客”“沉浸式阅读”“沉浸式观影”等新词,都是语言模因的生动体现。

高考语用题的设置便是通过考题引导学生学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语境进行迁移运用,提升随机应变的综合实践能力。了解语言模因现象及其基本知识后,反观高考语用题的设题便能更好地体会其“加强试题情境化设计,加大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结合力度”的特点。

二、语言模因论在高考全国卷语用题中的应用

语言模因论的运用适合给考生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和模仿范式,帮助考生理解陌生的知识,从而降低审题和解题的难度,同时有利于新题型的创新点展示,能够更好地体现新高考情境化、反套路、反刷题的理念,说明“提高分数要依靠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养的提升,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将越来越小”,有利于考查学生临场应变、迁移运用以及在实际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与语义考查相结合

语义考查范围较广,目前语用题中与模因分析勾连较紧密的多为词义分析和句意分析。2022、2023 年全国卷语用题中模因理论与代词指称的结合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中。

例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21题“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考查的是在语境中对代词含义的分析,这类题型近几年来没有出现,平时复习语用专题时也基本是盲区,考生在考场上需要结合生活经验和材料中的语篇情境进行判断,考查考生临场应变和迁移运用能力。文段中“生活中你会发现”的“你”的含义就是被模仿的语言表达现象,考生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判断出其并非指代具体个体,而是一种泛指;而选项中只有“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中“你”是指任何人,没有范围限制,符合题意。

又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第20题“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考查的是在语境中对代词含义的分析,这类题型需要考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材料中的不同语篇情境进行判断,考查考生临场应变和迁移运用能力。“谁也不爱”中“谁”的含义就是被模仿的语言表达现象,考生需要结合不同语境内容判断出其并非指代具体个体,而是一种任指、泛指,而四个选项中只有“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中“谁”为泛指对象,符合题目要求。

除代词外,还涉及虚词意义的考查。如2023 年全国乙卷第17 题考查加点字“能”的含义与原文“郭老头能吃饭”的“能”含义相同的一项,涉及助动词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语义色彩的考查。此处的“能”指“善于做”之意,选项中只有“数他能说”在强调口才之好、表达之强。“能”的含义与使用方法是此处的“模因”,解决本题需要学生结合文本语境分析,并结合生活经验和语感判断。

再如,2023 年全国乙卷第18 题考查“A 是A,B 是B”这一日常句式在不同语境中使用的不同含义,看似模仿了相同的句式结构,但其内涵则主要根据具体语境和上下文进行判断。这一句式有两重常见含义,一是强调二者完全分隔,差异明显;二是由区分得清楚明白这一含义延伸到夸赞事物的干净利落,程度较深,一般含褒义。根据原文“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可知属于夸赞人着装干净整洁这一含义,与选项中夸赞小姑娘的美貌同属褒义,因此与“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含义一致。

从目前各类试题中可见,此类用法逐渐由人称代词的指称含义拓展到了其他代词,以及其他类词的含义使用,词类运用范围逐渐扩大,甚至扩展到了句式模仿以及分析其含义异同。这正是看出了语言文字中能够复制、重复的模因特性并加以延伸拓展的结果,结合不同的具体语境,展现出考题灵活多变、贴近日常生活的特点。

(二)与分析语言表达效果相结合

语言模因论还可以融合在语句表达效果和技法中进行考查。例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第21题“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要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原句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征,即从字、词、句式、手法、风格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原句“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可见用了四组成长与衰老搭配的句子,并且结构基本一致,说明通过多次重复强调变化过程,体现了模因中句式结构的复制,同时需观察出本句的同中之异,突显变化,表达对祖父衰老的不舍与痛心之情。

解答此类题型需要学生结合文学作品分析的相关技巧进行迁移运用,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与分析,体会语境中的上下文内容和情感深意,同步考查了语言鉴赏与表达的能力,综合性较强。

(三)与新词衍生考查相结合

新词流行语的产生是语言模因现象的重要表现之一,但学生对此类现象往往较为忽视。目前对于此类题型,题干会给出相应简例进行解释说明,再让考生模仿作答。例如,2022年全国乙卷第20题“‘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将新词的产生作为考题考查,考生可通过题目中的例子“中风”和“眼中风”的关系推理分析“打仗”和“打笔仗”的关系,即以笔为武器,互相攻击以战胜对方。因此,本题的设置通过利用语言模因理论,使得考生的审题作答难度降低,再结合文段中对“眼中风”的解释,即可较好地完成答案。

此类题型十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新词衍生现象,在分析例子的基础上考生不难判断出本题答案,还能够引导考生充分了解并观察生活中的相关词汇发展现象。

综上可知,语言模因论在高考语用题中的运用还有许多新可能亟待发掘,其运用能够较好地盘活语用设题、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具体语境分析之间的关系。

三、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高考语用题备考策略

《中国高考报告(2023)》中对语文学科的命题做了详细解读,其中提到三个关键概念:强调核心价值、立德树人的“金线”;强调关键能力、突显思维品质的“银线”;以及强调多元情境、联系实际、培养高阶思维的“串联线”。从宏观理论核心到具体实践指导,都体现出教考结合、夯实基础、强化实际运用能力、创新情境、提升思维等的关键理念,引导学生将所学运用到日常,运用日常体会反作用于考试,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新教材、新高考、新理念,教考深度结合是高考评价的重要趋势。从语言模因论的运用来看,一线教学不仅可以运用其特征更好地发现试题设置规律,还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备考策略支架,整理常用思考路径。

(一)掌握基础知识,增强热点观察

近年来,高考语用题越发明显地呈现出贴近生活实际的特点,如何让课本所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一线教师教学的一大重难点。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的学习活动中就有相关教学提示。如活动一“丰富词语积累”中提及了解词语家族、丰富熟语积累和关注新词语三个内容,在平时教学中可将三者合一设计小型活动课,由一个或一组常见词语、句式出发,结合当下热点新词分析,同步强化现实素材的融入。时事热点、新闻要闻、重点新词热词等应当加以拓展补充,增扩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将现实事例与语言运用理论知识相结合,了解其现实背景与依托。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内容,勿忽视教材而只顾埋头做题,进而缺少追根溯源、积累典例的过程。此过程实际上是借助语言模因理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升迁移能力的必备步骤,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全面思考的思维习惯。

(二)深入探究语境,强化迁移能力

语言模因的复制离不开具体语境。在教考紧密结合的大背景下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帮助学生梳理教材文本内容。结合语言模因理论,复习备考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托,可将课文中经典的文段进行典型例析,帮助学生减轻负担的同时加深印象,利用好课本资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的学习活动中亦有“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相关教学提示,从准确理解词义与把握用法、体会情感色彩和语体色彩入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材中举了不少课文中加点字词不同含义与色彩的辨析,如拿来主义中“鼓吹”“吝啬”等词的使用,给予一线教学不少启发。同时,教师也可以以课文节选文段为考题文本,模仿高考题设题方式出题,让学生在对比感受中明确知识迁移的具体表现。

(三)研究命题设问,灵活就题拆题

教师在研究高考命题设问的过程中,可归纳概括出一套常用思维方式支架,这也是语言模因理论的延展。新高考重视高阶思维的考查,需要学生发现问题、找到规律、明确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教师在解题破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路径,搭建思考支架,而非窄化思维。仅会做题却不加思考,反而收效甚微,要引导学生掌握“就题拆题”的能力,遇到新题型能够抓住设问重点,拆解关键词,形成答题逻辑链条并组织完善语言表达。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命题,谈谈命题思路,或让学生上台讲解,分享解题经验与步骤,打破教师主讲的模式,反向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在此训练之后,仍要引导学生做好相关归纳整理,养成发现规律且能够迁移运用的良好思维习惯。

语用题是高考语文试题中较易产生新变化的部分,其灵活性强、创新点多的特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利用语言模因理论对语言文字运用板块进行解析,能够更好地发现其中的逻辑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一线教学,帮助学生改良思维习惯,提升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模因含义语境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虚荣的真正含义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跟踪导练(三)2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