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支架,让学生思有向学有方

2024-04-29 00:00:00卢有武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助学漫画习作

在很多时候,学生仅靠自身现有的认知经验并不能独自达成课堂学习的最终目标。教师在坚守“学生主体”的同时,还要努力践行“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的启发、引领职责。在学生学习的迷惘处、困惑处甚至错误处,巧妙设计导学、引思的学习支架,助力他们变茫然无策的漫漫思索为方向明确的合作探究,并在有序的思维中积累属于自己的学习经验。

一、搭建通向素养提升的助学支架

在学生认知的低点和教学目标的高点之间,教师适时搭建能够引领他们层层迈进的一个或多个助学支架,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自信地学习,在思考、探究中拔节。

以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这则文言文的教学为例。根据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提出的“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时,就应该从概括、感悟、品味这三个方面去确定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向,以任务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在学生经过充分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结合之前阅读文言文的经验,提炼出“结合注释明句义、根据句义画停顿”的常规方法,从而在这样的策略助学支架指导下,促使他们达成“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这一学习目标。

“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形象特点,积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智慧”这一指向审美鉴赏力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中有哪些你没有想到也写不出来的词句,请画出来”这一批注式阅读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化作精卫鸟”“往返西山和东海之间”“用木石填海”的想象之神奇。

接下来,教师通过补充“农业之神”——炎帝率领族人填海开荒广为种植的故事,助力学生改变原来比较狭隘的“女娃对大海充满怨恨”“女娃不想让大海夺去更多人的生命”等认知,感知她和父辈不忘填海初心、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从而赋予这则神话故事新的时代意义。

在上述助学支架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有了清晰的导向,他们在踏实的思考中逐渐攀上能力和素养的明亮那方。

二、搭建消除迷惘纠结的导思支架

在教学中,教师积极搭建旨在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迷惘和纠结的导思支架,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顺畅,进阶更有效。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这则文言文故事时,学生通过已有的阅读经验,在理解文意、读好停顿中,清晰地把握了车胤借萤火虫的微光勤奋读书的故事。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孙康映雪》的故事原文以及相关的注释,介绍“囊萤映雪”这个成语的来历。如此一来,学生对车胤和孙康的勤学形象有了清楚的理解。

那么,这两则勤学故事蕴含的思想又是什么呢?仅仅是要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争分夺秒、废寝忘食、不分昼夜、通宵达旦地勤奋学习吗?显然不是。此时,学生是迷惘的,也是纠结的。教师可以追问:“车胤和孙康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如果是你在缺少照明的情况下,会想出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学习上不会面临物质条件跟不上的问题,但也有了新的问题。比如,瞬息万变、精彩纷呈、诱惑极大的网络自媒体常常耗费了我们大量的课余时间,《囊萤映雪》故事中的车胤和孙康如果生活在现在,他们又会怎么做?”

在积极思辨中,学生悟得了两则故事蕴含的“要积极想方设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一道理,并结合当下充满诱惑的网络自媒体占用了读书、学习的时间这一实际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从而对“勤奋”有了更为丰富的认知,并暗暗下定决心做一个善于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人。

三、搭建纠正认知偏差的化错支架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认知的不完整甚至偏差的现象。如在写作《“漫画”老师》时,不少学生会忽视“漫画”这一要求,直接凭借已有的经验,对教师进行直白的描写:“看到周同学交上来的作业,不少题目空着也就算了,寥寥无几的几个字也是难看得要命,李老师的脸顿时黑了。他瞪圆了双眼,将作业纸举到距离周同学的脸不到一尺的地方,大声呵斥道:‘你这样的学习态度让我说你什么好呢?用龙飞凤舞来形容,都侮辱了龙飞凤舞这个词!好好的纸张,就这样被你涂抹得惨不忍睹!造纸的蔡伦怕也要被你气得吐血啊!’”

这段文字中的教师,显然只是真实生活中的形象的直接映射,距离本次习作“以漫画的方式,在夸张的描写和夸张的情节中凸显老师的特点”这一要求甚远。在进行评价指导时,教师要善于搭建“无痕化错”的支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的方法。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再读一次习作要求,理解“漫画”的特点——聚焦人物的一个特点,运用夸张的方法进行呈现;而后,结合教材中的三幅漫画,试着用“描述+夸张”的句式说一说漫画的内容;最后,思考这段文字中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如此步步推进,学生的思维也不断走向深入。本次习作主题指向的是对教师的特点进行“漫画式”的夸张描写,其实是顺承了四年级教材中的“小小动物园”这篇习作的风格,旨在让学生有情有趣地记录生活。因此,在选择材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选择有积极意义的材料,不能出现讽刺、嘲笑甚至丑化教师的言行。

总之,学生行走在阅读、思考、探究、展示、表达的语文实践之路上,离不开教师悉心的指导和呵护。教师要做学生前行的引路人、陪伴者、欣赏者、激励者,适时伸出热情的大手,为他们搭建导学、引思、化错的学习支架,赋予他们“获得新的知识、锻炼较强的能力、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强烈的学习需求”之师者力量。

作者简介: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中泉镇尾泉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助学漫画习作
MINI漫画
知识漫画
百科知识(2016年18期)2016-10-28 00:17:35
漫画4幅
妇女生活(2016年10期)2016-10-12 19:23:20
漫画与幽默
读者(2016年20期)2016-10-09 09:40:19
关爱·帮扶·助学
中国火炬(2015年10期)2015-07-25 09:51:18
为助学一诺千金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4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0
习作展示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
中国火炬(2012年3期)2012-07-25 1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