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梳理,让深度语文学习真实发生

2024-04-29 00:00:00郭爱博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赤壁深度文本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深度学习已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高中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单纯的表面理解与记忆已无法适应思维与技能发展的需要。引导梳理作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推动高中生深度语文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梳理信息、畅通梳理思路和指向梳理思维的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的深度语文学习真实发生。

一、聚焦梳理信息,奠定深度学习基础

对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整理文本信息是深刻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课文信息的集中整理与甄别,学生能更深刻地领悟课文内在逻辑与要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归类与整合,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一课的教学为例。

师: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这篇文章。让我们先来梳理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

教师以多媒体展示时间轴,在时间轴上配以简短的文字,以此梳理中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重要学说。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学说。“天圆地方说”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宣夜说”指出,宇宙间充满了气体,天体都在气体中飘浮。“盖天说”则认为天像一个穹庐,地像一个棋盘。“浑天说”主张天是一个圆球,地被裹在当中。

学生对这些学说的主要观点做好笔记。

师:通过梳理这些信息,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学说,并且也能感受到古人的科学精神。

生:我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非常有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充满了智慧和勇气。

师:非常好!你认为这些学说对我们今天的天文学研究有没有启示呢?

生:我认为古人的探索精神,对今天的天文学研究有很大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不断地推动科学的发展。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总结。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演变和古人的科学精神。教师强调要将信息进行分类与融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为深入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畅通梳理思路,推进深度学习进程

理清思路是加深认识的关键一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有条理的梳理,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明确的思维框架,从而推进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进程。

以《自然选择的证明》一课的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自然选择的证明》是一篇非常重要的科学论文,这篇文章揭示了自然选择的奥秘。我们学习这一篇文章,先要做什么呢?

生:首先要梳理文章的思路!

师:思路的梳理是理解文章的关键。达尔文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证。现在,我们要通过梳理文章中的事实和论点,来理解他的推理过程。

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积极思考,认真梳理文章的思路。

生:我发现文章中提到了三个事实,分别是关于物种的多样性和分布、生物的适应性以及生物器官的不完善性。

师:这些都是支持自然选择的重要事实。那么,根据这些事实,达尔文提出了哪些推论呢?

生:他提出了三个推论,分别是关于物种的变异、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

师:这些推论都是基于事实进行推理得出的。现在,我们要进一步理解这些推论是如何支持自然选择的。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内容,深入理解推论与自然选择的关系。

生:这些推论实际上构建了自然选择的完整模型。物种的变异和生存竞争导致了适者生存,而自然选择则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够繁衍下去。

师:是的,你的理解是深刻的,我们通过梳理文章中的事实和论点,不仅理解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还体验了他的科学思维方法。这种归纳推理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我们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的重要途径。

以上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畅通梳理思路,推进深度学习进程”的思想。教师指导学生梳理文本中的事实与论据,有助于学生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体会其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梳理过程中,逐步领悟文章内在逻辑与推理过程。这样的教学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又能发展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

三、指向梳理思维,彰显深度学习成效

思维的梳理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核心目标。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要通过梳理思维来深刻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意义,发现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行反思、质疑和创新,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展示深度学习的成果。

以《赤壁赋》一课的教学为例。

师: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赤壁赋》。首先,我们一起梳理这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性活用、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板书课文中的文言知识,学生做好笔记。

师:我们已经梳理了课文中的文言知识,接下来,我们梳理一下课文中的情感脉络。大家觉得作者的情感是怎么变化的?

生:我觉得作者的情感是“喜——悲——旷”。

师:你能解释一下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吗?

生:因为作者在文中先是感到快乐,然后感到悲伤,最后感到旷达。

师: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情感变化,让学生理解作者在人生逆境中进行自我突围的旷达精神。

师:最后,我们再来梳理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赤壁情结”。苏轼的“赤壁情结”在整个赤壁文化中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苏轼的“赤壁情结”是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师:在传统赤壁文化中,苏轼的“赤壁情结”有什么独特之处?

生:苏轼的“赤壁情结”既有对历史的思考,也有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表达方式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苏轼的“赤壁情结”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苏轼的“赤壁情结”,让学生了解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

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对文言知识、情感脉络、文化背景进行梳理,深入研究文本的内涵。这一教学方式不仅重视知识积累,还重视思维的训练,契合了深度学习这一思想。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引导梳理的教学策略,能够让高中生的语文深度学习得以真正发生。但是,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梳理,这样才能让他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辽宁省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赤壁深度文本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