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联动,任务驱动

2024-04-29 00:00:00顾炳燕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人文习作目标

以大单元教学为整体,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构建目标联动的单元习作指导样态,让学生在序列性的任务驱动下,进行各种形式的习作实践,可以让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锻炼语用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笔者试从“确定联动性目标、设计驱动性任务、落实促进性评价”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确定联动性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全面地解读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评三个环节相对统一、联动的习作能力达成目标,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将要去哪里”,“怎样才能抵达那里”。统编教材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构的特点,特别是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实践”的组合样式,都给教师设计“教学评”一致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以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语文要素为“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两篇精读课文《麻雀》和《爬天都峰》要求学生“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流平台则以对话的方式,将上述要求进行概括,补充了写好“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可以让事情的经过更加生动、具体;“初试身手”提示学生通过写好动作来细化事情的过程,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则以“习作+批注”的形式,验证“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习作主题“生活万花筒”与单元人文主题“彩笔绘生活”紧密呼应,提示中的“印象深、有顺序、写清楚”这些关键词,则是对语文要素的进一步细化。

针对第二学段关于习作的系列实践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二、设计驱动性任务

基于语文课程“以真实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教学理念,教师以循序渐进、引向深入的序列性问题,吸引学生沉浸于思考、探究、表达实践活动之中,可以驱动他们拾级而上,不断接近单元人文主题学习目标。

仍以上述“生活万花筒”习作单元内容为例。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确立“把一件事写清楚”这一中心任务,创设大单元学习的统一情境:“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天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在发生。我们打算编辑一本《班级趣事》,记录这些难忘的瞬间。怎样才能把它办得红红火火,相信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大家一定能获得更多的锦囊妙计。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寻找写好事情的法宝吧!”学生置身发表需要的情境,就会努力从课文中去学习“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在进行习作构思和表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从课文、习作例文中学到的方法,将自己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尽量写清楚。比如,一个学生在写和妈妈玩游戏时,借鉴了《麻雀》一课的表达方法,融入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

我做完作业,正在收拾书包,妈妈突然玩性大发,建议我跟她一起来玩抢球的游戏,规则是谁能从对方手中抢到球,跑到客厅通向餐厅处的玻璃门里面,就算赢。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因为我自认为抢球这种拼手速的活儿,一定不会输给妈妈。然而,跑着跑着,我就发现了异常现象——妈妈总是从我身侧斜着穿过来,这就让她总是出现在我视线的盲区,我很难预测她下一步要干什么。既然无法判断她的目的,我就干脆直接带着球冲向玻璃门。可就在这时候,妈妈突然撞了一下我的左臂,球“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她顺势一脚,球便听话地悠悠滚向玻璃门。她也一个箭步跨上前去,人和球几乎同时就到了门后。“犯规!”我忍不住大叫起来。“哪里犯规了!明明是你技不如人。”妈妈狡黠地朝我笑着。“再来!”“哈,小伙子急了!急躁可是成功的天敌哦!”我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根据学生的表达实际,教师及时给予他们具有点拨意义的任务支架,让他们获得必要的援助,收获成功表达的喜悦。

三、落实促进性评价

教师组织“为了促进学习”的激励性评价,可以让学生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积极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后,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评价项目,以一到三颗星来界定他们的达成度。如上述“生活万花筒”这一习作,教师可以设计“我的习作有一定的顺序”“我写清楚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我通过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经过写得清清楚楚”等三个主要评价标准,附加“我的书写工整,字迹美观”“开头和结尾简练有力”这两个加分项。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在学生评价后,教师再根据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根据修改意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比如,一个学生在写“自己在睡梦中被妈妈叫醒并呵斥,感到非常委屈”这件事时,只是抓住了妈妈的语言进行了描写,因此显得比较单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你看到了妈妈怎样的神态?她说话时对你做了什么?你对妈妈的行为有什么想法和感受”,然后将这些看到的、想到的内容补充进自己的习作之中,修改后的习作生动多了。

“快起床!快起床!都几点了,你还上不上学了?”随着妈妈的一声声怒吼,我一下子从美梦中惊醒。我看见妈妈怒目圆睁,两只眼珠子似乎要冲出眼皮鼓出来。两道眉毛也不相让,快要竖成一个倒“八”字了。见我还是晕晕乎乎的,她干脆直接上手,一把掀开被子,拽着我的睡衣把我从床上提起来,再把毛衣往我头上套。我一边打着哈欠,一边配合着她的动作,乖乖地伸手入袖。“距离7点还有20分钟,你自己抓紧时间!”妈妈又催道。“啊——”我忍不住缩回胳膊,顺势滑入被窝里,吐槽道:“妈,昨天不是跟你说,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早晨8点到学校……”“嗯?哦,我忘了……”妈妈尴尬地笑笑,“那你再睡会儿……”唉,经过这一番折腾,我还能睡得着吗?

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入手,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教学评”联动、一致的习作目标,并以具体的情境和任务为驱动,这样的习作指导过程方能走得实,走得稳,学生的语言表达素养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与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南苑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人文习作目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我们的目标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习作展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