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分析

2024-04-29 00:02沈贵州谢成伟杨文祥陈庆煌陈奕忠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

沈贵州 谢成伟 杨文祥 陈庆煌 陈奕忠

【摘要】 目的 探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应用于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2年3月于安溪县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a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36-item short form,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未出现关节内感染、假体松动、僵硬、不稳定、进行性骨关节炎等脱落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术后力线不良;1例进行膝关节屈曲,伸直时髌骨关节有明显捻发音;上述2例患者均经康复锻炼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  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疼痛及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2-0079-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816.8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的膝关节软骨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影响膝关节结构,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1]。患者会出现持续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膝关节活动范围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严重阻碍日常生活活动。老年人骨关节退行性变化,容易产生骨质疏松症及长期积聚的劳损,因此大多数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是老年人[2]。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案,但治疗效果不明显,难以治愈,病情容易复发或恶化。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单髁置换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3]。单髁置换可分为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有研究表明,活动平台有垫片脱位和无菌性松动的情况,严重时需要手术翻修;固定平台会出现垫片磨损的情况,但随着医疗材料改进,可以改善垫片磨损的情况[4]。本研究以60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探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应用于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9月—2022年3月于安溪县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4~62岁,平均(41.74±4.23)岁;病程2~12年,平均(7.74±2.23)年;体质量指数21~27 kg/m2,平均(23.35±0.72)kg/m2;左膝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24例,右膝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36例;Kellgren-Lawrence(K-L)分级,K-LⅢ级14例,K-LⅣ级46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X射线检查确诊为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膝关节反复疼痛且活动时有骨摩擦感;进行本次研究前1周内未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严重器官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患有恶性肿瘤、骨折的患者;排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排除对本研究治疗方法和药物有不良反应史或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术前进行常规心肺功能检查,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262,2.0 g)1 g,

2次/d,预防感染。常规区域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患肢大腿根部应用止血带绑扎,常规消毒铺巾。于髌旁内侧做长8~10 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关节囊,对于影响视野的脂肪垫作部分切除。从胫骨侧面剥离部分关节囊及内侧副韧带,使得骨赘和截骨区域充分暴露,切除髌骨及胫骨周边的增生骨赘。使用髓外定位装置安装截骨导器。根据手术要求安装股骨截骨导板,先切股骨后髁。用研磨螺栓研磨股骨远端,置入胫骨模板和股骨进行试模,测量膝关节弯曲20°时的矫直间隙,对研磨深度进行确定,调整研磨螺栓,进行二次研磨。然后安装股骨假体测试模型和胫骨间隙测量块,通过移动关节来观察关节的运动轨迹。测试膝关节内侧间隙韧带张力、下肢力线、内外侧稳定性,半月板未脱位后安装假体。假体采用LINKSled固定平台单髁假体系统,加压包扎后松开止血带。术后第1天进行踝泵和和抬腿训练,术后2 d在医护人员协助下行膝关节屈曲训练,术后3~5 d借助助行器进行行走训练。

1.4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1)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s scale,VAS),VAS评分以10 cm直线段为标志,根据不同疼痛程度评0~10分。患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评分和测试,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总分100分,包含关节活动度、稳定性、肌力等,评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2)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分别抽取膝关节液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3)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对患者随访3个月,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包括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一般健康(general health perceptions,GH)、精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8个方面,各方面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4)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治疗后3个月患者出现关节内感染,进行性骨关节炎,术后力线不良,假体松动、僵硬、不稳定等并发症例数。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患者的炎症因子IL-1、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患者的PF、RP、BP、GH、VT、SF、RE、MH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3。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内感染、假体松动、僵硬、不稳定、进行性骨关节炎等脱落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术后力线不良;1例进行膝关节屈曲、伸直时髌骨关节有明显捻发音;上述2例患者均经康复锻炼保守治疗后缓解。

3 讨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一般是由关节疾病、外力、过度劳累、长期负重和关节受寒引起的。这种疾病的发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关节磨损,膝关节会出现红肿、弹响、水肿等症状[5],如果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发展为关节畸形和关节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发展,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全膝关节置换术[6]。单髁置换具有损伤少、恢复快的优点,其翻修率接近全膝关节置换术,不损伤正常关节间室软骨,保留正常膝关节韧带,且能保留足够的骨量便于翻修[7]。

以往研究中,从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来看,单髁固定平台与单髁活动平台后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改善相似[8-9]。对于带活动平台的单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增加垫片厚度以保证垫片在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导致过度矫形,增加膝外侧间隙发生骨关节炎的风险。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具有创伤小、保留膝关节韧带、恢复快、无垫片脱位等特点,早期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10]。本研究中,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较治疗前降低明显,膝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改善明显。说明固定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膝关节疼痛和膝关节功能。单髁关节置换术可以保留正常的膝关节韧带,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单髁假体置换后比全膝关节置换后的翻修难度小,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11]。

IL-1、IL-6和TNF-α为常用的炎症因子诊断标准,主要存在于关节液和血清中。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与炎症因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TNF-α、IL-1能够使炎症细胞聚集,促进炎症细胞的活化,促使IL-6、白细胞等黏附于血管壁,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增加。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炎症因子IL-1、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可见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良好的临床效果、满意的假体中长期生存率及较低的翻修风险,是提升术后生活质量的根本。本研究中,治疗后患者PF、RP、BP、GH、VT、SF、RE、MH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说明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治疗后未出现关节内感染、假体松动、僵硬、不稳定、进行性骨关节炎等脱落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术后力线不良,考虑为股骨假体放置不良,股骨假体与髌骨撞击所致;1例进行膝关节屈曲、伸直时髌骨关节有明显捻发音,可能是手术操作中对内侧软组织张力判断不足或者患者膝关节软组织松弛所致;上述2例患者均经康复锻炼保守治疗后缓解。由此说明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疗效明显,未产生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膝关节屈曲位行内侧小切口,术中注意保护内侧副韧带及前交叉韧带,尽可能减少对髌旁组织的损伤;内侧副韧带不宜过松,否则会对假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胫骨平台截骨过程中,尽可能保留软骨下骨,以便增加骨强度,减少假体松动和下沉现象[12]。

综上所述,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近期疗效理想,可快速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万首.单髁置换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和争议[J].中华外科杂志,2020,58(6):411-415.

[2] 雷堃,张文,高磊,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评价[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3):201-205.

[3] 普星宇,骆文远,钱耀文,等.单髁置换治疗中青年患者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8):1161-1166.

[4] 郑守超,石晶,王峰,等.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J].骨科,2021,12(1):34-39.

[5] 陈晓辉,司文腾.微创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0):3706-3708.

[6] 王晓飞.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8):150-153.

[7] 吕欣,苏日娜,孙智文,等.单髁置换术与全膝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1,16(6):471-477.

[8] 延净德,胡彬,谢兴文,等.活动与固定平台单髁假体对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21,27(10):908-912.

[9] 刘少华,周观明,陈希聪,等.活动与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36):5785-5792.

[10] 林飞太,冯尔宥,张怡元,等.内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或自发性骨坏死[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0,22 (6):540-543.

[11] 刘涛,李文华,周正新.固定平台型单髁置换术与全膝置换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J].安徽医学,2021,42(7):736-740.

[12] 郝彦明,李翀,朱小英,等.固定平台一期单膝与双膝单髁置换短期效果及风险评价[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8):851-852.

(编辑:许 琪)

作者简介:沈贵州,男,本科,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观察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关节镜清理术对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比较
术中舒适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舒适护理在100例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