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4-04-29 21:33:09李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4期
关键词:鼻内窥镜慢性鼻

李芳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12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鼻内窥镜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Lund-Mackey、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和Lund-Kenndey评分,鼻腔通气功能,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并发症与复发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Lund-Mackey、SNOT-20及Lund-Kenndey评分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鼻出血、鼻腔粘连、眶周淤血、窦口堵塞总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鼻腔最小横截面至前鼻孔距离(distance of the 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 from the nostril,DCAN)及鼻气道阻力明显更小,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asal 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NMCA)及鼻腔容积(nasal cavity volume,NCV)明显更大(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糖精清除时间明显更短,黏液纤毛清除速度明显更快,黏液纤毛清除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以及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更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Lund-Mackey、SNOT-20和Lund-Kenndey评分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鼻内窥镜;糠酸莫米松;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4-0055-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765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黏膜上的非特异性的感染性炎症,其症状以鼻阻塞、分泌物增多、头痛等为主。根据相关研究,慢性鼻窦炎患者中有1%~5%患有鼻息肉[1]。许多研究报告显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可导致患者流脓涕、鼻塞、头痛、记忆力减退、嗅觉障碍等,可引起鼻黏膜功能的异常,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并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提高病死率[2]。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外源性致病因子、机体免疫紊乱、基因多态性等引起。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是一种较为复杂、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的疾病,患者接受药物治疗4周后仍无效果时通常采取外科手术[3]。但由于鼻内组织复杂,传统的鼻内外科手术造成的损伤较大,出血量多,患者预后差。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窥镜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量少的特点,安全性高,已被广泛用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尽管鼻内窥镜治疗效果显著,但患者仍有许多并发症,且复发率高[4]。鉴于此,本研究探讨糠酸莫米松与鼻内窥镜联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并探讨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12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6.82±5.35)岁;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1997年颁布的临床诊断标准,鼻息肉分级为Ⅰ级15例、Ⅱ级27例、Ⅲ级12例、Ⅳ级2例。研究组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6.88±5.31)岁;鼻息肉分级为Ⅰ级17例、Ⅱ级26例、Ⅲ级12例、Ⅳ级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5]:根据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通过鼻窦CT、内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根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有鼻内窥镜手术的适应证。

排除标准:鼻咽癌、重度器官病变、鼻感染、免疫力低下者;鼻筛眼窝骨断裂或缺失者;有鼻窦炎手术史者;最近4个星期使用过激素者;凝血功能不全者;智力低下或认知能力低下者;有用药禁忌证者;处于妊娠和哺乳期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采用美国美敦力动力系统以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进行鼻息肉切除。根据患者的情况,将钩突切除,再将筛泡从右前向后切开,将筛蝶板后组打开,再将筛蝶板打开。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打开额隐窝,去除鼻窦内的病原菌和代谢物,尽可能不损害正常组织,在减小损伤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可修复的黏膜,达到预期的效果。术后用纳米吸棉、聚合物充气海绵填充术腔,2 d后拔除。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糠酸莫米松(上海先灵葆雅药业,注册证号H20090192,规格60 mL,50 μg/mL),每侧2次,1次/d,直至手术当天完成。术后第7天,应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术腔,去除血块、残骨片、填充物,然后应用糠酸莫米松,处理方法与术前相同。术后随访,定期复查,持续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各项评分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测定Lund-Mackey、SNOT-20和Lund-Kenndey评分。Lund-Kenndey主要有息肉、浮肿、鼻漏、瘢痕、伤疤,得分0~2分。息肉,0分是没有息肉,1分是中鼻道的息肉,2分是超出中鼻道的息肉;浮肿,0分表示没有水肿,1分表示轻度水肿,2分表示严重水肿;鼻漏,0分是没有鼻漏,1分是分泌物清亮、稀薄,2分是分泌物黏稠、脓性;伤疤,0分为无伤疤,1分为轻度,2分为重度;瘢痕,0分表示无瘢痕,1分表示轻度瘢痕,2分表示重度瘢痕。每个侧面的分数为0~10分,总分为20分,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采用Lund-Mackey CT进行扫描,对CT图像进行量化评估。将鼻窦分为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蝶窦、额窦和窦口六大类型,每个类型又可分成左右两边。鼻窦,0分表示正常,1分为局部浑浊,2分为完全浑浊;窦口鼻道的复合结构,0分为无阻塞,2分为阻塞。单侧0~12分,总分0~24分,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的状态越好。采用SNOT-20评估患者鼻窦炎情况,共20项,每项得分均为0~3分,得分越低,鼻部症状越轻[6]。

1.3.2 鼻腔通气功能

治疗前后采用鼻声反射仪检测NMCA、NCV、DCAN,应用前鼻压测压器测定鼻气道阻力。

1.3.3 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应用糖精实验检测治疗前后糖精清除时间、黏液纤毛清除速度、黏液纤毛清除率。

1.3.4 并发症与复发情况

观察患者术后鼻出血、鼻腔粘连、眶周淤血、窦口阻塞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

1.3.5 疗效评价

显效为鼻内窥镜下可见鼻窦开放,术腔上皮化生,脓液消失;有效为鼻内窥镜下可见鼻窦开口不全,术腔多数上皮化生,但仍有少量脓液,并有肉芽和肥大的组织;无效为临床表现不佳,严重时病情加重,鼻内窥镜检查可见术腔粘连、窦口闭锁、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后Lund-Mackey、SNOT-20及Lund-Kenndey评分明显更低(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并发症与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鼻出血、鼻腔粘连、眶周淤血、窦口堵塞总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鼻腔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DCAN及鼻气道阻力明显更小,NMCA及NCV明显更大(P<0.05),见表4。

2.5 2组患者治疗前后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糖精清除时间明显更短,黏液纤毛清除速度明显更快,黏液纤毛清除率明显更高(P<0.05),见表5。

3 讨论

近几年,鼻内窥镜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是一种鼻腔外科技术,是在监测和光学设备的辅助下经鼻腔进入鼻腔、鼻窦、鼻眶及头底部进行的一种外科技术,可以纠正鼻腔、鼻窦通气和导流功能紊乱的畸形,去除不可逆的损伤,并尽量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可修复的黏膜[7]。鼻内窥镜视野宽、角度广、导光能力强,可以扩大500倍的范围,使得病灶部位更加清晰,方便外科医生精确操作,提高外科治疗的效果。洪世宏[8]的研究显示,应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有效率达80%。本研究中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82.14%,疗效显著。唐红莉[9]的研究表明,鼻内窥镜手术可以改善鼻腔和鼻窦的通气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鼻内窥镜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后,2组患者NMCA、NCV增大,鼻气道阻力及DCAN减小,显示鼻窦通气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鼻内窥镜的位置与颅底、眼眶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密切,手术的危险性较大。目前,国内和国外的有关文献显示,鼻内窥镜下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4.4%。郭永进[10]的研究表明,糠酸莫米松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联合应用糠酸莫米松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43%,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表明鼻内窥镜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糠酸莫米松在鼻腔手术前和术后均可应用,既能减轻手术前鼻塞、流涕等症状,还可以通过减少患者手术中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水肿、上皮炎症细胞的迁移及凝聚,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促进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恢复鼻黏膜纤毛系统的功能,改善鼻通气功能。糠酸莫米松对鼻腔内的炎症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于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能明显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使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相比,鼻内窥镜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und-Mackey、SNOT-20和Lund-Kennde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鼻内窥镜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陈伟章等[11]的研究结果显示,糠酸莫米松可以使鼻腔上皮细胞有较大程度的改善,而没有使用糠酸莫米松的患者大部分上皮细胞被破坏。有证据显示,病变部位附近的炎症反应不但可以使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嗅觉功能减弱,而且容易造成鼻黏液纤维的清除功能受损,会导致分泌物增多、鼻阻塞等。本研究结果显示,鼻内窥镜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鼻黏液纤维的清除能力,这是因为糠酸莫米松具有一定的抗感染性,能够有效抑制体内的炎症细胞产生,减少鼻腔堵塞等。

综上所述,鼻内窥镜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以及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更低,可加快患者恢复,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白洁,康朋朋,王志平,等.中老年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实验及其与咽喉反流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8):1891-1894.

[2] 赵楚晋.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远期复发情况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2,36(2):152-154.

[3] 刘芳.克拉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窥镜术后的康复作用[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2):90-92.

[4] 肖仪,罗慧文,林锋,等.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克拉霉素治疗效果的临床初步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22,44(1):172-173.

[5] 吴焱锋,徐桂玲.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腔及嗅觉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2,28(4):104-106.

[6] 史志芳,徐泳,姜微.miR-146a及MUC5AC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2022,43(1):71-75.

[7] 潘泽如,陈红先,詹淑洁.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鼻息肉复发的影响因素[J].医学综述,2021,27(13):2695-2699.

[8] 洪世宏.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联合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18):40-42.

[9] 唐红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联合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疗效及并发症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5):725-726.

[10] 郭永进.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联合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2):2018-2020.

[11] 陈伟章,陈凯,张志雄.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短期糠酸莫米松盐水盥洗的疗效观察[J].分子影像学杂志,2020,43(2):349-351.

(编辑:徐亚丽)

作者简介:李 芳,女,本科,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鼻内窥镜慢性鼻
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效果分析
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观察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护理观察
内窥镜下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鼻出血的护理对策探讨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行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治疗的疗效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细菌学检测及药敏的探究
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效果分析
影响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效果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