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契合性探析

2024-04-29 00:44方杲秦杰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优秀传统文化

方杲 秦杰

[摘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基本思想与“和而不同”的三重内涵有着高度契合性。“和而不同”的核心思想包括:“不同”是基础,彰显事物的多样性;“和”是目标,追求事物的整体性;从“不同”中“求”“和”,探寻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三重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滋养,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和而不同”思想的内在精华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髓融通起来,尊重文明多样性、坚持以和为贵、发扬斗争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动力源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性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4)01-0031-06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1]60。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基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基本思想与“和而不同”的三重内涵有着高度契合性。“和而不同”的三重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滋养,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需要将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和而不同”思想的内在精华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髓融通起来,尊重文明多样性、坚持以和为贵、发扬斗争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动力源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利于党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顺利推进,同时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世界秩序向着更加和谐、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

一、“和而不同”是構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底蕴

“和而不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追求的和谐境界。“和”与“同”从字面来看,二者具有相似性,但从实质来看,二者大异其趣。“同”与“和”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同”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指不包含差异性的绝对同一,既无变动也没有多样性,因此它代表了绝对静止的状态;“和”是辩证的思维方式,是指包含着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表征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虽然“不同”是基础,“和”是价值目标,但“和”不会从“不同”中自发达成,这个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我们要牢牢把握其关系,将其内在精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髓融通起来,使其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因。

(一)“和而不同”是以“不同”为基础,彰显事物的多样性

从传统文化来讲,正如孟子所言:“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2]这句话表明事物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是事物内在固有的本真状态。同时,晏婴的“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的“和同之辩”也表明,事物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事物得以形成的条件。因此,“不同”是万事万物的客观存在状态,正是因为有了“不同”,世界才丰富多彩,正是有多样性与差异性才增强了世界的生机和活力。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和而不同”蕴含着矛盾的辩证思想。“和”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不同”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表明,同一性是以斗争性为前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由此,我们认识到“不同”的重要作用,表明事物的“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是“和”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不同”就不可能有“和”。

在自然领域中,正是由于万事万物各有其特殊性,并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构成了色彩缤纷的自然世界;在社会领域中,各个国家正是由于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才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世界,从而为构建现代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广泛的条件与可能。因此,从“和而不同”体现的辩证法视角来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着眼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不同”的基础性作用。

(二)“和而不同”是以“和”为目标,追求事物的整体性

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包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其中所体现的整体性意识凝结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从“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3]到“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的事物生成原则;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4]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5]再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6]222的合作关系;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7]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8]的为人处世之道等等,都体现了中国历代仁人志士的整体意识和处理“关系问题”的原则:和睦,但不求一致。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虽然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政治气候不同而导致仁人志士“和合”思想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强调以整体性为主要内容的“和合”思想与处世精神。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和”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蕴藏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指一种包含着差别性、多样性的统一,因而有别于“同”的思维方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因此,“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只有在相关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矛盾双方才能暂时达成相互平衡、相互合作,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就此而言,和谐是一种动态平衡,需要我们摒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把握事物内部发展变化的核心要素和条件。

在现代世界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各个国家为了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或民族间的和谐,形成了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因此,从“和而不同”体现的辩证法视角来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考察重视“和”的核心要义。

(三)从“不同”中“求”“和”,探寻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虽然“不同”是基础,“和”是价值目标,但是从“不同”中不可能自发地达到“和”的状态,这个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求”。这就要求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探索实践对象的本质,从而有助于在“不同”的基础上“求”到“和”的价值目标。

“和”是指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并制约着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遵循着自身的发展逻辑,不可能自动与目的性相合。因而,从“不同”中“求”“和”,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且富有探索精神的民族,创新精神构成中华民族的强大基因,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驱动力。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一系列神话故事,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都强调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创新这一民族禀赋。同时,合目的性要以合规律性为前提并受规律性所制约,人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使目的性走向规律性,使二者相“合”。换言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觉处理好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才有可能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但是,一旦“求”的方式不当,可能会带来种种“不和”,从而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危机,甚至社会动荡等等。荀子在《天论》中指出,“物之已至者,人妖则可畏也:枯耕伤稼,耘耨失岁,政险失民”“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妖。妖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6]227。由此可以看出,一旦“求”的方式过于极端,只是狭隘地考虑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困境。

因此,从“不同”中“求”“和”所体现的辩证法视角来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和“求”是处理和谐交往关系的两个关键因素,因而我们需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和”的成败,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进程。

二、“和而不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源泉

“和而不同”的三层内涵,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为适应“两个大局”的变化,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共同价值贯通起来,尊重文明多样性、坚持以和为贵、发扬斗争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动力源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外部环境,同时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世界秩序向着更加和谐、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

(一)尊重文明多样性,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文明的多样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内在动力。“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9]543-544。正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构成了文明的多样性。一方面,由于各民族所生存的地域、国情不同,使得各民族在不同环境中由于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过程中的不同而形成人文差异,从而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产生横向差异性;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民族生存的环境差异、社会历史发展的起点不同步、科技发展水平有先进落后之别,从而导致不同民族的整体发展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因而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产生纵向差异性。民族虽有差异但同属人类社会,文明虽有不同但同为人类文明,人类文化具有相通性和共同性。正是由于不同文化存在差异性,同时又具有相通性和共同性,才能共同构成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态,使得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下来。

文化的差异性是对各国的历史传统以及不同社会发展进程差距的反映,但是不表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有地位、性质的高低优劣之分。“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10]。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客观现实,将长期存在”[11]。当今世界变化大格局依然表明,文明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承认文明的多样性,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文明的差异不是冲突的根源,是推动人类不断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精神动力。“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9]544。我们要坚持各国文明发展的正当性,尊重各国地位的平等性和发展的独立性,只有在承认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各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发挥自身文明的优势,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并且相互尊重、相互依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可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1]63,我们要充分发挥文明的积极性作用,摒弃文化歧视和文化偏见,寻找文化视域的共通点,为构建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撑。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化既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与时俱进地推陈出新,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守正”要求我们要坚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46。另一方面,“创新”要求我们要顺应时代和历史潮流去实现文化的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9]313。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东方大国,我们既有文化创新的历史传统,也有文化创新的社会条件,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担当起文化创新的神圣使命。新时代新征程,我国进行新的伟大实践,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好“两个结合”,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坚持以和为贵,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核

以和为贵的前提是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关系,建立相应领域的命运共同体,从而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核。

坚持以和为贵,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看,儒释道三家文化都重视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都是强调尊崇自然、敬畏自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看,人是自然的有机身体,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不断把人与自然分化、连接起来的纽带桥梁。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忽视生态效益,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利益,其后果就是生态平衡的破坏,如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极端气候等频频出现,这些人与自然的矛盾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难题”[12],因而提出了包含“清洁美丽”维度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并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50。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提出唤醒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环保意识,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

坚持以和为贵,不断追求社会和谐,打造人与社会治理共同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社会的整体利益,倡导德治,其中儒家文化的“为政以德”“博施于民”,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等思想对于化解社会矛盾,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看,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并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下提出关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追求个人利益,与社会需求、社会利益相矛盾,必然导致人与社会相撕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资本变得普遍化和全球化,资本的矛盾扩展到全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单个国家利益与世界整体利益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国家安全、人民幸福的前提,我们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54。当今世界发展格局发生了新变化,中国始终不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并为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奠定了经济基础。

坚持以和为贵,不断追求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和平共处,打造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明共同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看,“和”表现为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要坚持整体利益优先的原则,即“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传统思想对我们现在建设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在1871年的《〈法兰西内战〉初稿》中指出:法国革命必须消除一切地方的独立性,因为它是“以建立民族统一(创立民族国家)为任务”[14]。这里马克思所说的民族国家就是以建立民族统一为目标,消除一切地方的独立性,从而使得不同国家或民族间和谐相处。由于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制度等,所以各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存在着差异性,但从文化发展来看,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其共性都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映,具有共通性,目的都是为了在和平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因而,这种差异性并不能阻碍世界各国的合作,反而更需要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合作。党的二十大报告表明,“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1]2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要坚持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包容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明差异性,兼收并蓄,为人类共生共荣、和谐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三)发扬斗争精神,激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活力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共产党宣言》将阶级斗争作为一条主线,阐释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就是被压迫阶级反抗压迫的斗争,并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5]。这一论断表明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斗争即从“不同”中“求”“和”,这个过程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不断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历史证明,正是通过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从而建立了新中国,捍卫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了人民的“三感”。人民逐渐意识到要在斗争中“求”“和”,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在斗争中“求”到“和”的归宿,斗争精神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精神支柱。实践证明,我们党在第一个百年征程中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通过伟大斗争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历史和实践表明,我们依靠斗争走到现在,也必将依靠斗争走向未来。

我们要厘清斗争的性质和目的,追求斗争的合理性。在历史和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彰显出伟大斗争精神的优势,从根本上表明我们与资本主义国家斗争性质的不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历来倡导“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天下为公”,以斗争求和平,斗争只是追求和平的一种手段,最终目标在于消灭不正义的斗争,取得一个合作共赢、共生共荣、和平安全的国际交往环境,不断朝马克思所构想的“自由人联合体”迈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一开始就倡导所谓的“零和博弈”,使得宗教冲突、地区战争、贸易战等不和谐的声音频频出现,既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又使得世界各国的矛盾与冲突升级,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了困境。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6],将其作为构建“自由人联合体”的基本途径。只有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这种极不稳定的国际秩序下,我国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积极统筹“两个大局”、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不断地为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添砖加瓦。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风险与考验越来越复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也日益突出,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给我国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坚定立场、科学研判、勇于斗争。“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1]26,“坚持发展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1]27,“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2。因此,“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既是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洞察,又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深刻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更需要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起来,敢于向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斗争,共同携手筑建一个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外部环境,同时有利于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维护“地球村”的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统筹“两个大局”、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自身命运与世界各国的命运贯通起来,既深刻阐述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又系统解答了“四个之问”,为构建出一个人类和平相处、命运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95.

[3]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470-472.

[4]戴圣.礼记[M].王学典,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631.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8.

[6]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程树德.论语集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0:935.

[8]费孝通.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晚年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6.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0]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09-16(1).

[11]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N].人民日报,2021-01-26(2).

[12]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4-23(2).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1.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6.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优秀传统文化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