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小学生需要更强的道德辨析能力和行为自律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班级作为社会的“微缩模型”,无疑是塑造学生道德素养的理想场所。本文从多个角度探索和分析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策略,旨在为我国小学阶段德育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素质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3.058
在当今的教育研究领域,人们日益认识到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小学对学生的知识构建和人格塑造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渗透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更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渗透,使之成为学生习惯性的行为和深层的价值取向,仍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阶段,其重要性不可忽视。道德教育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它塑造了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幾个方面:
首先,道德教育对于塑造个体道德认知极为关键。信息时代的小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各种价值观念交织、冲突,因此,小学生需要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应对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道德准则,为他们打下判断是非对错的基础,从而形成独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其次,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德育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德育,学生可以形成对社会规范、道德规则的热爱和尊重,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态度,比如同情、公正、善良等,这些正向的情感,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再者,道德教育在塑造学生的道德行为上有着重要影响。在小学阶段形成的良好道德行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内化为稳定的个人习惯,这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行为品质,更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德育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践行道德规范,提高学生的素质。
此外,教师加强小学生的道德培养,同样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表明,道德教育能够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让他们形成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然而,在现实中,小学生的德育并未得到充分重视,部分教育者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此时,教师需要更深入地认识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培养。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在深入剖析“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现状”之前,有必要首先确认实践场所,实践场所的微妙性使得每个学校,甚至每个班级的德育现状都可能存在微妙的差异。尽管如此,我们可以在一般情况下找到一些普遍存在的特点和挑战。当前,不少小学将道德教育置于课程的核心地位,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补充或附属。德育已经不再局限于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程,而是渗透到了所有科目的教学中,甚至延伸到了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中。这种全方位、全时段的德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育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然而,德育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虽然德育已经被广泛接受并融入了各个层面,但在实际操作中,德育的渗透仍然面临一些困难。有的教师可能仍然过于依赖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如讲授、灌输,而忽视了情境创设、体验式学习等方法的重要性。这可能导致德育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次,部分学校在实施德育时可能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德育的内涵。例如,一些学校可能会过于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而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此外,有些学校可能过于强调集体活动的组织,而忽视了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这些问题和挑战提示我们,小学班级管理的德育渗透需要持续进行,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德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同时,我们也需要对现行的德育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审视,以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小学班级管理的德育渗透向着更加深入、全面、有效的方向发展。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策略
1.以身作则,树立学习榜样
根据行为模型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学习者往往会对他们所观察到的他人行为进行模仿和吸收。在教育环境中,教师的角色,特别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和态度,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他们需要将德育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把它转化为行为的每一个细节,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
假设一个寻常的校园午后,班主任走进教室,看见地板上有纸屑。他并未立刻把责任推给清洁工,也未曾指责学生,而是弯下腰,捡起纸屑,随后与学生们正常交流。这个微不足道的行为可能并未引起大部分人的注意,但实际上,它展现了班主任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以及对环境的保护。此外,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始终使用得体而尊重他人的语言,即使在批评学生时,他也会习惯性地说出“谢谢”“请”“对不起”这样的礼貌用语,这些行为看似平常,实则影响深远,它们会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无声地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进行塑造。
“以身作则”这一教育策略的力量得到了充分体现:它无声胜有声,使教师不仅能够通过语言传授知识,更能通过身教让学生理解做人的原则,从而树立德育的模范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成为学生学习的潜在课程,有力推动了学生德育观念的形成。
2.塑造环境,建立德育氛围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通过创设积极向上的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德育成长。这种环境的营造涉及各个层面,包括物理环境的改善、精神环境的建设以及文化环境的塑造。其中,物理环境的改善意味着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场所;精神环境的建设涉及营造一个和谐、温馨、民主、自由的班级氛围;文化环境的塑造则体现在塑造正面的班级精神文化,使其渗透到班级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做出以下努力:在物理环境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室墙壁上悬挂名人的励志格言,设立文化宣传栏展示德育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创建光荣榜表扬那些在德育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这些举措都有助于营造一个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遵守规则的学习环境。在精神环境方面,教师需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传递出尊重、公平、诚信、责任等基本的价值观,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同时,教师也需要通过个人的言行,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文化环境的构建上,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图书馆等资源,举办德育主题的讲座、辩论赛、读书活动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并理解德育的内涵。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独特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我价值。
3.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这一理论揭示了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环境,以期达到优化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种策略的实施,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个性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班级管理方式和教育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差异巨大,教师如何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呢?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举个例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分配不同的班级任务,比如善于语言表达的学生可以担任班级的通讯员,善于细心观察的学生可以负责环境的清洁和整理,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则可以参与班级的各种文娱活动的策划和执行。这些工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更能让他们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培养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提高道德素养。同样,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例如,对于善于逻辑思考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辩论、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和领悟道德教育的内容;而对于善于情感体验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故事、戏剧、影片等方式,引导他们感悟道德的真谛。
4.结合学科,渗透德育内容
在此策略中,学科知识和道德教育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学科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借助学科教学,可以将德育内容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和理解道德價值。对教师来说,需要利用创新思维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道德元素,实现德育的自然渗透。
例如,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中,很多课文的主题和内容都和道德教育有关,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我不能失信》一课为例。在教授这个课文时,教师除了带领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外,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渗透课文中与信任相关的道德教育元素。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工具播放与“信任”主题相关的视频,如影片片段、动画短片、社会新闻等,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理解和感受到什么是信任,为何要言而有信。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比如:“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因为失信而导致朋友关系破裂的情况?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他人的经验,能够理解并重视信任的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言而有信的真实例子,让他们在陈述和分享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言行一致、言而有信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案例中反思,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5.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效果
实践活动以行动为载体,以经验为教材,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从中体验和理解德育的价值。这种策略突破了传统的、过于注重道德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更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它强调了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道德,取得身心并重、知行合一的德育效果。
为了深入理解“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效果”的策略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作用,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在小学生物科学教学中,有一个关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的模块。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食物链以及人类的活动如何影响动物生存之外,也可设计一次校园生态观察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分组观察校园里的生态环境,记录下他们发现的动物和动物的生活状况。他们也可以对比不同区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如果我们的生活环境被破坏,将会对动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此外,学生还可以制作动物保护的海报,进行展示和分享,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对环境的影响,增强了道德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这就是实践活动在德育中的力量。它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实践的舞台,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接触和理解道德,感受道德。
6.多元评价,验证德育
多元评价的设计理念基于以下观念:测量德育效果不应简化为单一维度的评价,而需通过多元化的视角,多层面的评估进行深度探讨。教师要创建一个包含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三个主要维度的多元化评价系统。其中,在评价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对于道德规则的理解、道德问题解决的策略及其对于公正、公平等基本道德概念的理解;评价道德情感时,教师应聚焦于学生对于道德情境的情感反应,包括同理心、道德愤怒、道德喜悦;评价道德行为时,关注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与实际行为的表现。
基于上述三维的评价指标,评价系统可以结合具体实践,包括观察、测试、访谈等方式,以获取学生的多元信息。教师实施评价的过程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行动态跟踪,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调整策略,使德育渗透的工作取得预期效果,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正如世界知名教育家Dewey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通过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的理解,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其成为社会公民的角色。而这正是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渗透德育是一种持续性的、深入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眼光,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的深度渗透,培养出有道德情感、有道德理智、有道德意志和有道德行为的公民。
参考文献:
[1] 金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年第8期。
[2] 芮莉《探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的渗透》,《新课程(综合版)》2018年第7期。
[3] 陈锦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新校园(阅读)》2018年第4期。
[4] 李燕、郑述满《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年第1期。
(刘仕银,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