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靖
中文版《中国考试制度史》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邓嗣禹教授的代表作、成名作。本书最早出版于1936年,截止到2023年,在八十七年间,由中国的多家出版社先后出版过十一个版本,曾被中西方研究科举学的学者广泛引用。2021年3月,经中国出版历史最悠久的商务印书馆再版后,被列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4月份还被评为“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之一。2023年8月,收录在《邓嗣禹文集》(八卷本)中的《中国考试制度史》为增补版。此次,这本学术著作能够获得中国政府资助,翻译成俄文,并在圣彼得堡大学出版社出版,对于促进中俄两国的学术交流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邓嗣禹是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的奠基人和先驱者,对于他的名字,在俄罗斯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特别是对于研究中国鸦片战争、朝贡制度、太平天国史、科举制度和中国外交政策的专家,应该并不陌生。我曾经看到,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的研究学者,在他们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曾多次引用过邓嗣禹在太平天国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邓嗣禹与费正清合作发表的关于朝贡制度方面的论文。
1928年,邓嗣禹考入燕京大学,并于1935年获得燕大硕士学位之后选择留校任教。1938年,他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师从著名的中国研究专家费正清教授,1942年获得博士学位,两人后来成为长期的合作者。邓嗣禹曾经先后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中国的北京大学任教。
1960年,时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的邓嗣禹,陪同费正清首次前往莫斯科,参加“国际东方学者代表大会”,当时共有全世界两千名专家、学者参加。他们居住在乌克兰酒店第二十九层。这次会议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举行,邓嗣禹在这次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学术论文。在莫斯科期间,俄罗斯历史学家兼外交官齐赫文斯基在一家豪华的中国餐厅热情招待了他们。这些参加学术活动的史料,在费正清的《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会议结束之后,他们还一同前往圣彼得堡参观。外祖父邓嗣禹保留有他在叶卡捷琳娜大帝雕像前留影的照片。这张珍贵的照片我们至今保存完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他还曾经单独前往俄罗斯东部地区参加过学术交流活动。因此可以说,邓嗣禹与俄罗斯学界的交往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开始了。
2015年,时任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哈亮,在他的导师库利绍瓦娜塔莉娅·瑟吉耶夫娜指导下完成了他的副博士论文《当代中国公务员系統的运行与发展》。哈亮在这篇论文中也提到邓嗣禹对于科举学研究的贡献,并对我于2013年发表在《中国考试》期刊上的对于科举学当代价值的研究论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今的俄罗斯学界,对于中国科举学的研究,特别是针对科举学当代价值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中国是文官制度的发源国,为世界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经典范例。因此,通过研究中国的考试制度史,探索和分析人类考试学科的发展规律,对于推动俄罗斯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借鉴反腐败方式,想必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承蒙大连外国语大学俄罗斯语学院副院长董玲博士带领的翻译团队,以持续的热情与不懈的努力,将这本半文言文的学术著作翻译成俄语,他们的功绩将名留史册。同时,我也要感谢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季莫费耶夫教授,是他为我提供了哈亮的博士论文以及许多俄文资料,并为我翻译成中文。
最后,切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可以向俄罗斯的学者与读者呈现董玲博士的翻译团队卓越精妙的翻译才华。由于篇幅有限,在保证原著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俄译本对部分章节和附录进行了压缩或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