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祝
近20年来,引进中国并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一些西方汉学家或其著作,如梁方仲、金介甫、白谦慎、宇文所安、王德威、余英时、杨连 、孔飞力等,都隶属同一个学术重镇。换句话说,现代中国研究领域学术水准最高的学者,差不多都被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收罗了。
“收罗”的说法,并非调侃费正清中心。在费正清“执政”期间,是老师找学生,主动栽培学生。从这点看,中心还真具有中国古代的传统。你若是对东亚感兴趣,被费正清看中,他一定会对你晓以大义,并保证你可定期获得资助完成学业。为了学生能够获得永久教职,费正清甚至发起一个项目,专门出版学生的论文。此种“急功近利”,被人讽刺为让学生患上“不出版就灭亡”综合征。但效果惊人,二战后第一代研究东亚(中国)历史的学者,多数都是他的学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美国一流大学的砥柱。
费正清1932年来华,师从清华蒋廷黻,后任清华讲师。10年之后,费正清以外交官的身份再次来华,此时他心情悠然,早已和中国人混得“倍儿熟”。“费正清”这个中国名字,就是梁思成给他起的,与其英文名字谐音,并深具中国文化意味。
毋庸讳言,费正清中心的建立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美国对东亚、尤其是中国的战略情报的需求。但我们若从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与学术机构建立、发展的角度上看费正清中心的50年历史,该中心的理念仍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办学思想,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费正清个人给予中心的烙痕至今清晰可见,他“几乎单枪匹马开创了美国的现代中国研究领域”,影响了几代美国学人,同时也影响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与思路。中心建立初期,主旨在于培养掌握东亚语言、了解东亚,以便进入政界商界和新闻界的人才,但费正清想让中心成为一个纯粹的研究中心,同时积极出版学术专著。他十分清楚“内行人”领导的作用,他本人长期担任主任一职,中心的副主任则皆是资深学者。比如1957年的林德贝克副主任,费正清看重的就是他的耶鲁大学学位、中国背景、政府任职经验。中心以后的主任亦各具特色。就连中心秘书和行政管理的工作也十分“费正清”:当不好的消息要告知学生,比如没有获得奖学金,费正清就让秘书代为转达。起初,费正清注意到美国学术界的中国专家很少,为此“他邀请了一批活跃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国问题的中国人来哈佛”,其中就有中国读者熟知的周策纵和郭廷以。
费正清在学生尚未完成論文的时候,就会阅读并加以指导。由此可见,他的培养方法很灵活。每周四下午,学生都会到费正清府上,一边品尝英式小黄瓜三明治,一边相互交流。除了费正清本人,往往还有当天造访的学者加入进来。这一传统并未因费正清退休而中断。其中有个细节很有趣:午餐得到的补助,每餐最高不超过99美分,因为超过1美元就要交税。另外,中心的资金来源、用度与运作模式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尽管费正清在中心的影响无远弗届,但他的继任者仍最大程度地发挥着自己的特色,并为中心的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这说明,世界上任何一项伟业,往往是一群,甚或几代志向相同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哈佛费正清中心之所以占据东亚及中国研究巅峰,引领学术潮流,正是众多学人的戮力同心。
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