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风学风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2024-04-28 21:59李晨
南北桥 2024年7期
关键词:团队合作自律建设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7.062

[摘 要]本文以S大学2022级新生为例,对班风学风建设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对学生的班风和学风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本文认为,班风和学风的建设是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班风学风;建设;学生;自律;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班风学风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教育工作,更是一项使命和责任,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班风和学风的塑造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大学新生的特点和需求,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有效的班风和学风建设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制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活动,如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项目或主题讨论;加强班级凝聚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团队活动或志愿服务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倡导积极向上的学风,通过树立榜样、表彰优秀学生等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进步。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S大学2022级新生的班风和学风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这具有重要的理論意义和实践意义,可为其他学校的班风学风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激发更多关于班级教育的思考,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研究S大学2022级新生的班风和学风,致力于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以及为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班级整体素质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最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促进成长的学习环境[1]。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多角度、全方面地了解学生的现状和期望。问卷调查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而实地观察则捕捉了班中学生之间的真实情感和互动。基于上述结果,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仔细的整理和分析,形成深刻的见解,为后续的结论和建议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不仅仅局限于问题的指出,更注重提出实用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深度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为学校提供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建设措施。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也有助于整体班级氛围的优化和提升。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班风学风建设的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班风学风的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对计算机学院2022级新生的班风和学风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班风学风建设的措施,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和观察,提出相应的班风学风建设措施。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展望,提出今后班风学风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2 班风学风的现状分析

2.1 班风的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本文对S大学2022级新生的班风进行了分析。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82份,调查结果如下。第一,团结和友好氛围的满意度。大多数学生对班级的团结和友好氛围表示满意,这表明整体上班风是积极向上的。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对班级氛围和谐性的不满意,这为后续的深入分析提供了线索。第二,消极影响和不良行为。在班级中的个别成员在课堂上制造嘈杂、不守纪律等,这些现象可能对整体学习氛围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重视。第三,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学生反映认为班级的组织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活动的多样性和主题性不足,提出了改进和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具体诉求。第四,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对于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结果显示,在部分课堂上存在嘈杂现象,这可能影响了学生的专注度和学习效果。此外,部分学生也表明了对学习资源的需求,对如何提高学习质量提供了一些建议。因此,学习情况将成为后续深入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S大学2022级新生的班风整体上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

2.2 学风的现状分析

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其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深入研究了S大学2022级新生的学风。在收回的428份有效问卷中,得到以下调查结果。第一,学习态度和成绩满意度。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成绩表示满意,反映了整体上积极的学风。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拖延、赶作业等不良习惯,这可能对学业表现产生负面影响。第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导致在课程理解和应用上遇到困难。由此可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成为学风建设的关键任务[2]。第三,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一些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这可能对集体学习和项目合作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对这些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S大学2022级新生的学风整体上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针对性地提出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助力其全面发展和提升班级整体素质。

3 班风学风建设的措施

3.1 班风建设措施

班风建设是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之一。针对S大学2022级新生班级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班风建设措施。第一,加强班级组织管理。班级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使班级运行更加有序。班级干部要认真履行职责,带头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及时处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确保良好的内部秩序[3]。第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需要营造自己的文化氛围,具体可以通过举办班级文艺活动、开展班级志愿服务、组织班级户外拓展等形式来提高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更有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第三,加强班级团队合作精神。班级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开展班级竞赛、加强班级互助等形式来提高班级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团队精神的培养。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能够建立一个系统的班风建设框架,有助于改进和提升S大学2022级新生的班级氛围,推动班风朝着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3.2 学风建设措施

学风建设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关键。针对S大学2022级新生学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学风建设措施。第一,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学习小组、自习室管理、学科竞赛等形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加强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需要在学习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可以通过实验室实践、校外实习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灵活地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4]。第三,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在学习中注重合作学习,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合作项目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学术环境。

4 班风学风建设的实施和效果评估

4.1 班风学风建设的实施

在班风建设方面,班级干部和教师需要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并加强对班级纪律的管理,及时处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同时,班级干部还需要组织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建立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

在学风建设方面,班级干部和教师需要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班级干部和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全面提升学风[5]。

总体而言,班风学风建设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确保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并通过积极的组织活动和科学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成长。

4.2 班风学风建设的效果评估

第一,评估班级纪律管理的情况,包括班级纪律制度的执行情况、班级内部纠纷的处理情况等。第二,评估班级活动的开展情况,包括班级文化建设、团队合作项目等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参与度。第三,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指标。第四,评估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包括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情况、班级成员的归属感等指标。第五,评估班级内外部的沟通效果,包括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沟通渠道的畅通度,以确保信息流畅和共享[6]。第六,评估观察班级内部的文化建设效果,包括是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风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文化活动的多样性。第七,评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教师是否及时关注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辅导,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密切联系。第八,评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情况。除学业成绩外,还可以评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包括创新能力、领导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多角度的评估,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班风学风建设的效果,并为后续改进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本文以S大学2022级新生为案例,深入探讨了班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从班级内部的管理到学生个体的发展,班风学风建设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班风学风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更能够促进班级内部的和谐发展,培养出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发展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有助于整个班级的进步和提升。期望本文提出的措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落实,为学生和班级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5.2 展望

班风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班级干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未来,班风学风建设需要继续加强,探索更多有效的建设措施,创新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不断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更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具体展望如下。

第一,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班级独有的特色和氛围。可以组织班级团队建设、文化活动和主题讨论等形式,培养班级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7]。第二,探索多元化的学习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探索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方式。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第三,加强对班级纪律管理。在班级纪律管理方面,需要加强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及时处理班级内部的纠纷和问题,营造良好的班级秩序和文化氛围。第四,加强班级干部的培养和管理。班级干部是班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需要加强班级干部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其领导和管理能力,营造更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第五,建立学生交流平台。交流是班风学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可以建立学生交流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也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等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第六,加强教师管理和师生互动。教师是班风学风建设的关键人物,需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可以通过组织师生座谈会、教学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第七,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班风学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和教育。第八,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班风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需要家长和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可以通过家校沟通会、家访等方式,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8]。

6 结语

本文以S大学2022级新生为例,深入探讨了班风学风建设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对当前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多个方面,具体包括: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探索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班级纪律管理,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培养和管理班级干部,提升其领导和组织能力;建立学生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享与互动;加强教师管理与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这些措施需要教师、班级干部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才能够真正建设出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黄金莹,刘垚. 大学班委会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及工作策略[J]. 大学,2021(26):54-56.

[2]杨祝英. 循序渐进策略在大学班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J]. 大众标准化,2021(11):155-157.

[3]张卫青,孙立锐. “家文化”在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中的适用性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7(23):201.

[4]王春偉,刘传俊. 大学班级管理结构中的制度文化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4):15-16.

[5]曲建辉. 试论大学生主体地位背景下优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标准[J]. 黑河学刊,2016(3):171-173.

[6]潘强,崔彬,李欣. 组织行为学视域下的大学班级建设模式探索[J]. 学园,2015(28):129-130.

[7]颜倩,江晓銮. 大学班级管理问题研究初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5):190-191.

[8]王智,孙世友. 文化建设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 才智,2014(25):40.

[项目名称]2022年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班风学风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以计算机学院2022级新生为例”(项目编号:XYZC202208)。

[作者简介]李晨,男,陕西咸阳人,西安石油大学 计算机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团队合作自律建设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企业工作岗位法”在电子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团队模式的创新性实验在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改革中的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