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浅谈了中国古代戏曲表演活动中的艺术管理行为。戏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表演活动中的艺术管理行为对于保障戏曲的顺利演出、提升艺术水平以及推动戏曲传承起到一定作用。这些管理行为包括组织协调、传承发展等方面,它们在古代戏曲表演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受到时代环境的制约,古代戏曲表演活动中的艺术管理行为存在不均衡与局部性,但对其探究仍有助于现代艺术管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借鉴历史经验、传承传统文化、激发创新思维以及促进国际交流,现代艺术管理可以从中汲取智慧,进一步促进现代戏曲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艺术管理;戏曲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3-00-03
艺术管理是艺术和管理两个学科结合产生的一门新的专业,是艺术和商业学科的交叉。艺术管理这一新兴学科正式确立产生的标志是1966年哈佛商学院设立了艺术管理研究院,而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中国步入正轨。通过科学的艺术管理行为可以协助我们在艺术文化传播过程中掌握艺术传播方向,把握艺术作品的质量,随着大家对艺术管理这一概念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艺术管理岗位在现代艺术活动中逐渐凸显其重要作用。
虽然艺术管理的学科研究和理论建构是现代才开始的,但中国古代的一系列表演活动中已经存在艺术管理行为,本文以中国戏曲为切入点,浅谈中国戏曲表演活动中的艺术管理行为,探讨其在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及其对现代的启发。
一、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及艺术管理行为的定义
(一)简述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歌舞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通过歌舞来表达情感、庆祝丰收、祈福或酬神。这些原始的歌舞形式为后来的戏曲艺术奠定了基础。
在汉代,民间出现了包含表演元素的“角抵戏”,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东海黄公》。随后,在南北朝时期,歌舞与表演艺术开始相互融合,从而诞生了“歌舞戏”,诸如《拔头》《代面》和《踏摇娘》等作品应运而生。进入唐代后,“参军戏”以其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同时,原本起源于民间的歌舞戏也受到了宫廷的青睐,从而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宋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显著发展,市民的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瓦舍”和“勾栏”尤为盛行。这一时代见证了民间歌舞、说唱艺术与滑稽戏逐渐融合的趋势,最终催生了“宋杂剧”的诞生。随后,在金代,基于宋杂剧的深厚底蕴,北方地区进一步演变出了“金院本”,而南方则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南戏”。
元代是戏曲的成熟期,北方形成了“北杂剧”,南方的南戏也进一步发展成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戏曲作品和戏曲家,如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等,他们的作品如《窦娥冤》《汉宫秋》等至今仍被传诵。
明清两代在杂剧和戏文基础上形成了传奇剧,各地方剧种也广泛产生,创造了丰富的戏曲文学和完美的舞台艺术体系。明清戏剧家们的出色成就为戏曲艺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留下了《琵琶记》《浣纱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一大批不朽的名作。
总之,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原始歌舞到汉唐时期的初步发展,再到宋金时期的综合趋势和元代的成熟期,最后到明清时期的繁荣和创新。如今,中国戏曲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艺术管理行为的定义和功能
艺术管理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者都有不同的见解,郑新文先生在《艺术管理概论:香港地区经验及国内外案例》一书中对艺术管理这一概念的定义是:通过艺术管理技能,以最符合经济效益的方法实现艺术家或艺术团体的艺术目标[1]。
艺术管理行为是指在艺术领域内,为了实现艺术活动的有效组织、协调、策划、监督和评估,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和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行为。艺术管理行为的核心在于对艺术活动的整体规划和把控,以确保艺术作品的高质量呈现,艺术家的有效创作,以及艺术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艺术管理行为也注重与观众、市场和社会的沟通与互动,以不断提升艺术作品的观赏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二、艺术管理行为在古代戏曲表演活动中的体现
(一)演出场所的发展
唐代梨园与戏曲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梨园戏的组织与管理者为唐玄宗,主要观众为皇帝和宫廷贵族,用于宫廷宴乐和各种庆典活动之需。
而随着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出现了集城市商业贸易与娱乐于一体的集中场所“瓦舍”,瓦舍中设有多个專供演出使用的圈子“勾栏”,包含戏曲在内的各项艺术活动因备受市民喜爱而开始在民间蓬勃发展。此时戏曲表演活动开始注重为演员提供便利的表演环境,市井中同时开始产生商业剧场。勾栏设有木栅做的门,门口有人把守,在进勾栏看戏前需要购买门票,勾栏门口贴有称作“招子”或“花招儿”的花花绿绿的纸榜,向观众预告演出内容,这与现代的演出海报起到同样的作用。勾栏的演出环境设置也比较考虑观众的观赏感受,观众座位是从前往后逐渐升高的,样式为三面环绕的看台。勾栏戏曲的剧场演出形式从宋代开始发展到元代盛极一时,但明代开始逐渐衰落,以至于明代中期已经不见踪影,勾栏衰落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宋明换代期间战争频繁,大部分瓦舍勾栏于战乱中被损毁,另一方面也与明朝建国初期为快速恢复农业生产而不鼓励娱乐行业发展有关。而在晚明时期,随着商业的高度发展,社会风俗开始追求奢侈享受,戏曲演出活动又开始在达官显贵的宴饮及礼仪活动中活跃起来。
明末时期,有些酒馆也会专为戏曲表演设专门的演出场地,戏曲表演的主要目的为招揽食客,因此演出环境并不理想,不能满足观众欣赏戏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茶园剧场这一更适合公共演出的场所应运而生,乾隆年间的戏园已经出现了剧场专业化的兆头,茶园剧场虽也可在演出过程中饮茶吃点心,但经营业务是以戏曲表演为主,剧场的构造也更加专业化,票价也由观赏位置的舒适度分为三个档次,在欧洲的镜框式剧场形式传入中国以前,茶园剧场一直是中国剧场的基本样式。
(二)戏班管理与梨园公会
戏班这一说法出现于宋代,到元代已经十分普遍。戏班最开始是以家庭关系为纽带的一家人组成的演出组织,这与宋代的乐籍制度有关系,但凡是乐籍就只能从事艺人这一种工作,且后代也只能入乐籍。
元代戏班人数通常固定在十二人以内,职能上分为上场演出和器乐伴奏。到明代中期,戏班开始由艺人搭班组成。民间戏班需要到各地跑码头演出,很难保障自身安全与利益,所以部分戏班会选择投靠一个有势力的人为靠山,进一步发展,这个被投靠的人就成为戏班的班主,班主负责戏班所有人的日常花销,决定戏班的演出场地、戏价高低等,用现在的标准来看,班主等于承担了制作人的角色。也有部分戏班由班中老者领班,或由戏班内挑大梁的当家艺人来承担负责人的角色。清代以后的戏班大多数都是由名角来担任领班角色的,靠其自身的交际人脉和名声来维持戏班的演出运转。
关于戏班中艺人的挑选,除了家庭世袭以外,也会有一些贫家子弟“流为优伶”,这些艺人在古代的社会地位极低,其衣着服饰和婚姻方面等均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受到歧视,这种情况到清代以后才略有好转,清代的一些知名艺人因为广交权豪,受到宫廷和官府的重视,甚至出现名艺人以自身的人脉关系帮人运作升官的现象。道光以后更是有著名艺人程长庚、杨月楼、谭鑫培等享受朝廷四品顶戴官职的俸禄。
但大部分艺人的一生仍是艰苦流离,于是在清代,戏曲艺人们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成立了梨园公会,同时清代各地戏曲班子的数量规模远超前代,戏曲艺人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因而经常会出现一些纠纷问题,梨园公会也是戏曲艺人的调解机构。准确来说,梨园公会的职能是:对内管理艺人的日常事务,解决矛盾,调和关系,维护秩序。对内从事经营业务,并作为艺人的代表参加社会事务,维护艺人的共同利益[2]。其中,有一桩事件极为著名:苏州梨园总局携手当地昆曲戏班,倚仗清宫南府与苏州织造的强大背景,与地方政府展开了一场政治较量。经过不懈的斗争,他们终于为昆曲艺人赢得了宝贵的权益——免除了在地方政府每年举办的迎春社火舞队中扮演角色、充当劳役的义务,由此可见当时梨园公会的影响力及其在戏曲艺人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梨园公会在道光年间逐渐败落,出现了倒卖房屋、侵吞公款的现象。
(三)剧目创作题材内容的选择
宋杂剧的作者通常为艺人,许多剧目为临场编就,很少有文人参与其中,因此剧作者的名字也不大能流传得下来。宋杂剧广泛采用历史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作为内容题材,尤其以爱情故事为主,如《莺莺六幺》《裴少俊伊州》《相如文君》等,这与宋代经济繁荣、不拘传统的安逸社会环境有一定关系。
元院本剧目题材较宋代来说关于历史方面的题材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对宋人的事迹十分有兴趣,因此也增加了关于宋人事迹内容的剧目。元杂剧的作者多为落魄文人或出于社会低阶层,因此他们的创作内容更加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平民生活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明代是中国戏曲的繁荣时期。此时,戏曲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明代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代表形式之一,它以唱工为主,表演上注重細腻的情感表达。内容上,明代传奇多涉及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牡丹亭》等。
清代昆曲逐渐衰落,地方戏兴起,此时大部分的文人戏剧创作已经不能搬上舞台,但仍有许多文人热衷于创作。清初由于朝代更迭,剧目作品的基调普遍带有悲剧性色彩,其中洪昇创作的《长生殿》因其强烈的幻灭感,在上演后引起清代统治阶级的关注,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导致包括洪昇在内的五十几人被革职、除籍,《竹枝词》中曾对此事感叹“可怜一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同时代剧作家孔尚任的作品《桃花扇》在上演后也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而孔尚任却被罢官放归。这两部作品引发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为清代的戏剧创作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道德说教与歌功颂德一时间成为清代戏剧创作的主流题材。
由此可见,古代戏曲在剧目内容创作的选择上受时代环境影响较大。
三、艺术管理行为在古代戏曲表演活动中的功能
任何艺术管理的组织者都无法完全超脱其所在时代的限制,这在古代戏曲表演活动中尤为明显。艺术管理行为不仅涉及剧目内容创作、戏班的组建和演出,还包括与戏曲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经济交易,这些方面都深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但艺术管理行为依然在古代戏曲表演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在戏班内部的组织与管理中,戏班的组建与构成、艺人的选择与培养以及衣箱置办等已经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这一部分充分发挥了艺术管理行为的组织协调功能,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安排,确保戏曲表演的顺利进行,提高演出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戏曲的财政经营与演出业务的安排部分,艺术管理行为发挥其营销推广功能,为戏班组织寻求合适的演出机会,估算演出成本,寻求合适的合作者以及提升艺人与表演团体的影响力。
艺术管理行为还在古代戏曲表演中承担了部分传承发展功能,通过师徒传承、培训等方式,将老一辈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得戏曲艺术不断发展,推动戏曲表演艺术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
同时,艺术管理行为在古代戏曲表演中也起到了规范引导作用,通过梨园公会的建立,制定部分行业标准和规范,对戏曲表演市场进行监督和评估,促进戏曲表演艺术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艺术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完整与社会治理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完善的社会治理制度为艺术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有助于促进艺术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首先,完善的社会治理制度为艺术管理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在艺术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艺术创作、表演、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为艺术管理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社会治理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提升艺术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在社会治理制度的框架下,艺术管理机构得以建立和发展,专业化的艺术管理团队得以形成。这些机构和团队具备丰富的艺术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艺术创作和表演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推动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最后,社会治理制度的完善还有助于实现艺术管理的科学化。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管理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各方资源可以以发挥其自身最大优势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推动艺术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同时,社会治理制度还强调信息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等原则,有助于提升艺术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因此,受时代环境的制约,古代戏曲表演活动中的艺术管理行为确实存在着不均衡与较为局部的特点。这种不均衡性可能体现在地域分布、资源配置、发展水平等多个方面,而局部性则可能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艺术管理行为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领域或群体中。然而,对于这些艺术管理行为的探究对现代依然有其意义和价值。通过对古代戏曲表演活动中艺术管理行为的研究,现代艺术管理者可以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艺术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为现代艺术管理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同时,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戏曲表演活动中艺术管理行为的探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通过深入挖掘古代戏曲的艺术内涵和管理智慧,现代艺术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动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新文.艺术管理概论:香港地区经验及国内外案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廖奔.中国戏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姜睁峥(1992-),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助理馆员,从事艺术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