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路径分析

2024-04-27 15:41余定华李颖
教育家 2024年10期
关键词:协同劳动家庭

余定华?李颖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以及社会的支持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整体优化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四川省成都高新滨河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协同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优化劳动教育的路径,使劳动协同育人的过程更为科学、合理、高效。

联动机制:家校社各自明晰教育角色

在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开展的过程中,家校社各教育主体需明晰自身的教育角色,清晰认知自身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发挥自身的教育力量,构建科学有效的联动机制,以汇集更大的教育合力。

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学校领导者、教师等专业教育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及系统规划,包括制定各学段的学期劳动教育计划、设计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方案、编写校本课程、学科课程的渗透及考核评估等,力求为家庭劳动教育及社会劳动教育提供参考标准和依据,推进实现三方教育力量的汇集。

家庭发挥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且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引領孩子掌握必要的生活和家务劳动技能,持续深化其自觉参与劳动的行为习惯。

社会发挥支持作用。学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入社会各项实践探究资源参与协同教育。如与周围的公益组织、社会福利机构、事业单位、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力量,协同建立劳动研学实践基地,为学生的课外劳动实践搭建平台。

系统实施:家校社共同助力劳动教育

落实纲要,每周一节劳动课。在规范开设劳动教育课的基础上,学校还利用特色功能室,将手工课、烹饪课纳入劳动课程。同时与家委会共同开发课程,探索“双师制”授课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在相应学段内必备、通用的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

学科渗透,拓展教育空间。学校遵循“劳动教育进课堂,学科融合促成长”的教学理念,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有机融合,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动教育新形态。如在科学课中,让学生参与养蚕这一劳动课程的学习;在体育课中,开展融合劳动的“运动挑水”等活动。“大脑”和“双手”相结合,能够促进教学资源的活化与优化,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创新贯穿,开展劳动周活动。各年级以自理、种植、美食、家务等为主题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由德育处带领年级,年级带领班级和家庭。家庭负责活动的前置课程,班级是活动的实施阵地,年级和德育处负责活动的评价和反馈。

居家实践,践行劳动小主播。学校编撰适用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家庭自主劳动清单》,指导学生以家庭为单位,自主设计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川味小吃、变废为宝等内容的劳动清单,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生活技能。

主题宣讲,吹响劳动号角。学校利用早会、班会和国旗下演讲进行劳动教育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包括劳动的重要性、劳动的意义、劳动的技巧等,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与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

榜样示范,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学校充分利用高新西区工厂企业资源和榜样力量,自2020年以来,每学期至少3次邀请合作共建工厂企业的劳模工匠到校,为学生做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宣讲活动。

写实记录,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学校通过校企资源整合研发了劳动教育综合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探索建立学校特色劳动教育标准,使劳动教育行之有方、评价有源、监督有据。

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应协同多方力量,共促高品质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劳动教育走出学校、走进家庭、走向社会,支撑学生在多元劳动实践中发展自身的劳动品格。

猜你喜欢
协同劳动家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家庭“煮”夫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热爱劳动
恋练有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