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坤
随着人们对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日益提升,教育实践中不断进行着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创新变革,项目化学习便是其中之一。它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从而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项目化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高度契合,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早在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李遂中心小学就开始将项目化学习引入校园,依托书籍转变认识、依靠专家提升理念、自主实践尝试运用,同时把握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在教与学两个环节中实施项目化学习,实现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促进了师生的真实生长。
转变“学”的方式,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一是补足传统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项目化学习既是“学”的方式,也是“教”的方式,强调深度学习和学以致用。它是一种在情境中解决问题、以终为始制订方案、以产品结果为导向的实践过程。其优势在于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活动获取多学科知识,实现知识建构、促进能力提升。实施项目化学习有利于学生提升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增强沟通合作意识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须转变角色,注意解决理念认同度欠佳、知识储备不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二是挖掘学校资源,尝试自主实践。2023年9月,学校全面启动项目化培训,由骨干教师王帅引领其他教师学习、掌握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关键技能。同时,针对课间安全热点问题,学校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严格依流程推进相关项目,并根据专家指导不断调整、优化。项目化学习专题实验班中,教师可以自愿参与、自由组合、自选项目。半年后,学校的项目主题增至9个,涉及学科10门,参与教师41名,实施项目化学习的课程在校内大规模推广。
遷移 “研”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学校组织教师共议、共研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难解问题,将它们转化为一个个项目的驱动问题,同时引导教师们创作出有利于优化后续教学的项目成果。如2023年秋季学期,学校尝试实施了三个指向教师成长的项目,主题分别为“语文同一要素跨学段梳理”“阅读指导师”“大小教研成合力”,驱动问题分别为“语文同一要素跨学段进阶关系”“制作一册《提高阅读速度秘籍》”“怎样实现精准教研”,要求形成的三个项目成果分别为绘制语文同一要素跨学段进阶图谱、组织单元主题备课材料、制作课堂教学设计导引三部曲方案。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不仅提升了研究能力,还找到了后续相关教学的有效路径。
拓展“管”的方式,从管理走向治理。如何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学校课程体系?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合理分配项目化学习的时间和比例?如何解决日常教学管理中的种种具体问题?学校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同样可以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校方帮助相关人员自主寻求答案,不少教师由此加深了对改革政策的理解,能够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审视学校的课程与文化,优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规范管理制度与评价,实现了学校管理效能的有效提升。
近年来,学校在实施项目化学习后结出了丰硕果实。学生层面,通过解决学校实际问题(如课间活动安排、设施维护等),他们习得了知识、增长了技能、提高了学习兴趣。课程层面,项目化学习丰富了课程内容与实施方法,推动了课后服务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效衔接,并完善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教师层面,教师掌握了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基本能力,并拓展了培养模式。学校层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功获批PBL项目基地校,举办了区级展示活动,接待了项目化推进展示活动等。开展项目化学习不仅响应了“双减”政策下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潮流,还有力推动了课堂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未来,学校将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本文系2023年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小学 “5+X”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Y2023-01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