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桢桢
在新课标中,不仅课程性质由语言文字运用定位,而且在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层面,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都是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活动,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
强调学生的认知规律,是避免在语言文字运用实践中,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成了言语形式分析的天下,分析所带来的认知只能是语言学习的浅表化与碎片化,不能形成整体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需要遵循从“认识”出发,经过“实践”训练,进入“迁移”运用的规律,通过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自主进入真学实练之中,将语用知识转化为语用技能。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火烧云》,课文在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时,出現了大量表达颜色的词语,才使火烧云的变化显得绚丽多姿而富有吸引力。如何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能够理解火烧云丰富的颜色变化和表达方法,教师需要让学生进入真学实练中。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过细读文本画出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这样的梳理就是经历“认识”的过程;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画出的表达颜色的词语进行分类:一是叠词形式的,如红彤彤、金灿灿、红红的等,二是以植物颜色指代的,如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三是两种颜色组合而成的,如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等;最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已经会哪些颜色的表达,对哪种颜色表达感兴趣,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当学生对后两种颜色的表达感兴趣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扎实训练。即第二类词语是由“植物+颜色”构成的,学生据此写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如“豆绿”“桃红”等;第三类词语是两种颜色的词语采用“半……半……”组合而成的,学生据此尝试组合出新鲜的颜色,如“半红半白”“半青半桃红色”等。这样一来,学生在习作中写新鲜的颜色时就有了发挥的空间。
在语言文字运用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中领悟巧妙,练得有趣,乐此不疲。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雷雨》,课文描写的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又陌生的情景,说熟悉主要是指下雷雨的情景学生经历得多,说陌生是因为文中具体描写的场景学生未必有过仔细观察与认真关注,如“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等。对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巧妙学习。教师先提出问题:“一只蜘蛛从很高的树头掉到地上,会不会摔死呢?”二年级学生往往从自己的认知出发猜测蜘蛛摔死了或摔不死;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注意看视频中的蜘蛛“摔下来”的情形,知道了蜘蛛是摔不死的情形后,教师追问:“蜘蛛为什么摔不死呢?”学生猜测有蜘蛛丝帮忙后,教师让学生看明白蜘蛛丝是怎样帮助蜘蛛安全地“摔”下来的;最后,教师让学生议一议:蜘蛛从高处摔下来既然摔不死,那肯定就不叫“摔”了,你能想一个什么词表示蜘蛛的这一动作呢?这样就会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适时用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说出“垂下来”。这样一来,生字“垂”的学习就变得有趣了。
阅读与写作等语文活动是伴随学生终身的学习,因此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教师需要放眼学生未来的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实践走向有深度的学习,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观潮》,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后练习中找到细化、对接单元教学目标的学习要求,积累课文中描写大潮情形的优美词句,根据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想象多种画面,感受壮观的画面。如果仅限于此开展教学,看上去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但这样的教学明显属于就事论事,缺少长期发展的眼光。《观潮》的教学,想象画面固然是重要内容,需要重点落实,但观潮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站在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肯定是值得探究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想象画面之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我们在读课文时想象了文本中描绘的画面,钱塘江观潮由来已久,古人观潮是一种怎样的画面呢?现代人去观潮怎样捕捉画面呢?钱塘江为什么能够形成这样壮观的画面呢?学生在任务群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任务去探究,就能够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获得文化层面应有的发展。
总之,在以生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情,采用适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