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2024-04-27 03:42徐晓璐
中国农业会计 2024年6期
关键词:军工生命周期资产

徐晓璐

(作者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结合《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以军工科研行业为代表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形态的、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且使用周期在一年以上的资产。以军工科研行业为代表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大多具有单价高、数量多、专业性强、使用周期不确定等特点[1]。

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是指对管理对象从需求、购买、使用、维修保养直到报废处置的全部信息与过程进行管控的一种动态管理模式。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具有科学性、联动性和时效性等特点的管理模式。科学性主要是指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基于管理对象内在的一些客观规律来开展管理工作的;联动性是指在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时,需要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和管理需求进行统筹协调和规划;时效性主要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和措施要根据管理对象的不断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主要经历了采购、使用、管理、报废处置四个环节,而这四个环节既相互区别,又存在较强的内在联系,具有较为明显的全生命周期特征。为较为全面、细致地总结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本文重点从以下四个阶段加以分析和阐述。

(一)固定资产采购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购预算编制和采购成本控制是构建固定资产的基础。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来看,在整个计划采购阶段,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采购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一是部分单位在编制采购预算时只考虑了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忽略了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筛选整理费、质保费、废品损失费等费用及相关税费,导致采购预算与实际采购价格偏差较大。二是在采购预算编制之前缺乏较为充分的市场调研。由于单位的特殊性,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需要定制很多专用设备或非标设备,如果市场价格调研不充分,就容易因采购渠道单一而抬高成交价格。三是没有从总体上对单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2]。部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管理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沟通不充分,在采购计划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单位现有的资产规模和中长期能力建设规划,容易造成重复采购、资源闲置浪费。

2.采购实施过程中缺少深层次的成本分析和管控

一是部分单位在采购执行环节过于关注采购价格而忽略后期维护成本,采购成本分析缺乏前瞻性。部分设备本身设计制造存在缺陷,前期采购成本可能很低,但后期维修费用过高,将来会对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二是由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大多来源于国拨资金,很多人尚未形成节俭意识,认为只要采购价格低于预算价格即可实施,容易造成高价采购。

(二)固定资产使用阶段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使用、维护保养得当,可以有效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工停产风险。在此阶段,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操作者水平参差不齐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高精尖设备众多,这些设备操作难度大,在使用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一旦单位在此方面人力资源不足,或者使用者缺乏资产安全管理意识,则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损坏设备。

2.对闲置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造成设备老化

不同于生产型企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一大特性就是科研的不确定性。在科研院所中,很多专用设备都是为了完成某个科研项目配备的,当项目结题时,相关的设备也会随之闲置[3]。如果不对这些闲置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就容易因设备老化而导致设备故障,从而影响科研生产项目的进程。

(三)固定资产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当前,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阶段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账外资产缺乏系统管控

现行的部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只允许购置随产品交付的专用测试仪器设备,不允许单位为了提升自身能力而使用项目经费购置设备。因此,部分单位会以材料费或者外协费的名义购置零部件,然后自行加工成完整的设备。在财务核算时,这些设备只能以材料费或外协费入账,无法及时入固定资产台账,使得这些本应被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成为账外资产。这些资产若缺乏系统管控,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4]。

2.基建尚未转固的部分资产存在盘亏风险

基本建设项目只有在项目竣工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后,才可以纳入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范畴。然而,由于基建项目建设周期较长,部分设备在项目还没验收时可能就已达到报废毁损状态。因不能办理正规报废手续,这些尚未转固的废旧设备长期存放,无法处置,尤其是面临实验室改扩建时,新设备需要进入,旧设备必须拆除,废旧设备存放问题尤为突出,若存放不当、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遗失,最终造成资产盘亏情况发生。

3.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清

目前,大多数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都单设了资产管理部门,但这些部门大多都是固定资产的牵头管理部门,具体设备的保管和日常维护工作仍然由基层研究室承担。一旦基层研究室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足,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内部牵制措施,就很容易出现“两不管”地带,使得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较高的风险。

4.设备共享存在壁垒

受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自身涉密性质的影响,很多关键设备无法与外部实现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内部调剂不充分,部分单位没有搭建闲置资产共享平台。

5.资产盘点不及时、难度大

清晰、明确的固定资产盘点机制是固定资产管理质效的基本保障,但在实务中,部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盘点方面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单位在固定资产盘点过程中存在不及时、盘点不彻底的问题;另一方面,单位普遍面临盘点难度大的困境。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周期与其所承担的科研生产任务周期高度相关,有些非标定制的设备在项目结题后可能长期处于闲置、封存状态,有时为了节省存放空间,资产使用部门可能会将其自行拆解,分散保管,这给资产清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6.缺乏科学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机制

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机制对于提高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十分必要,这也是推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前进的动力,而实务中缺乏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缺少强硬的奖惩措施是很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短板之一[5]。

(四)固定资产报废处置阶段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置是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末端,如何客观反映其剩余价值、避免国有资产贱卖风险,是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残值评估的合理性存疑

固定资产处置前,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要对拟处置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和鉴定。一般残值评估方式按照实施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分别由专业评估公司和单位内部的资产评估小组实施。采用内部评估时,评估小组若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仅凭经验来估价,就很容易造成价格失真;采用外部评估时,若资产评估机构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不同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就会存在较大差异,无法为竞价环节提供有力参考。

2.固定资产存在被低价处置的风险

除涉及国家秘密、特殊物资以及国家规定的不进行公开处置的资产外,其他报废资产在对外处置前都应该进行充分招标。但部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资产处置时会就近选择线下收购方,没有将相关信息发布在政府国有资产处置平台上,导致参与竞价的收购方数量有限,国有资产容易被低价处置。

三、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采购阶段可采取的优化措施

第一,积极提升采购成本感知能力,即单位应当坚持以全生命周期的思维来测算固定资产预算数,预算内容应当包含采购成本、安装成本、运维成本、质保成本等,合理控制固定资产管理成本。

第二,在采购预算编制过程中,要遵循以存量调控增量、避免重复购置和资源闲置的理念,即单位在编制采购预算时,应当以单位存量资产规模为基础和依据,合理控制资产增量预算规模,有效防止因资产重复购置而导致资源被闲置浪费。

第三,全员形成成本管控意识。在实施采购时,注意控制成本,尽量采用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充分竞价,综合评定,择优购置。同时,加大监管力度,提高采购效率,防范采购风险。

(二)使用阶段可采取的优化措施

1.配备或培养操作能手

设备稳定运行是科研、生产的前提,而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核心要素就是人。为了有效减少和预防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在设备购置后,单位应当第一时间开展设备操作培训。同时,以“传帮带”的形式将设备使用规范传授给每位使用者,争取将设备事故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2.定期开展设备的维护保养

人需要定期体检,设备也需要定期检查。定期维护保养不仅能够使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保持在良好的状态,还可以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因此,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设备使用状态,分类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大纲,并按期进行检查保养,尤其不能忽略闲置资产的定期维护工作。

(三)管理阶段可采取的优化措施

第一,做好账外资产入账管理工作,即在项目验收通过后,全面清点资产,对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及时转固,避免账实不符、资产流失。

第二,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暂估价值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统一纳入单位固定资产台账进行管理,定期盘点,避免资产流失。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进行价值调整。

第三,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程序,结合单位自身特点,依托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积极运用内部牵制和监督理念,梳理出各个环节的关键风险点以及既有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和缺陷,健全和优化内控体系,形成管理合力,为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定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

第四,构建闲置资产共享平台,充分实现内部调剂。借助信息化系统和手段,积极推进闲置、封存的资产在单位内部调剂共享,鼓励跨部门、跨级次的资产调拨,全面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将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纳入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并将开放共享情况作为单位评优考核的重要参考因素,充分调动单位开放共享的积极性。

第五,完善固定资产盘点监督机制,建立定期盘点制度,采取以账对物、以物对账的方式逐一核对,确保账实相符。对于已经拆解的设备,统一装箱,集中存放,做好标识,确保资产盘点清晰、彻底。

(四)报废处置阶段可采取的优化措施

1.审慎选择评估方式和评估人员

采用内部评估时,应当从多个部门抽调专家组成评估组,然后根据资产报废程度、可回收利用程度及市场调研的结果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研判,从而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估价值;采用外部评估时,可要求资产评估机构提供相同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以及报价的计算依据,以此来判断评估价格的合理性。

2.充分公开资产报废信息

公开资产报废信息能有效保障资产处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降低舞弊的风险,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因此,单位要积极主动公开资产报废信息。同时,单位纪检部门要全程监督,对资产处置环节的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

四、结语

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质上是以单位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统筹考虑资产的购买、使用、管理和报废的全过程,争取在满足单位科研生产需要的同时追求使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因此,为全面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需要借鉴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建立一体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为军工科研提供硬件保障。

猜你喜欢
军工生命周期资产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