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园本教研为支撑优化游戏活动
——以“游戏后分享回顾活动”为例

2024-04-25 07:09凌云霞
好家长 2024年4期
关键词:园本教研游戏

文 凌云霞

园本教研是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以游戏为基础活动,游戏后的分享、回顾既是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集体活动,也是园本教研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园本教研,能更清楚地了解幼儿发展水平,科学进行教学评价,发现新的教育契机,优化教学活动。

一、“游戏后分享回顾活动”教研背景

(一)行政进班观摩后发现的问题

笔者作为幼儿园业务负责人,在日常进班观摩时通过连续观察发现,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后分享、回顾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1.分享活动更多的是教师与幼儿的个别对话,而幼儿与集体的对话较少。

2.教师的无效提问较多,且回应往往是重复幼儿的话。

3.分享时习惯将值日、签到、日记、游戏回顾、作品分享等都拿出来讨论,重点不突出、目标不明确。

4.教师分享形式和内容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二)教师问卷调查反映出的困惑

为了深入了解上述问题的成因,笔者开展了教师问卷调查,发现老师们虽然开展了游戏后的分享回顾活动,但是对该环节依然存在很多困惑,具体如下。

1.为什么要开展分享,分享的意义是什么?

2.每天的分享要安排什么内容?怎样选取有价值的分享内容?

3.在什么时间段分享不会影响其他活动?分享的方式有哪些?

4.幼儿在分享后的发言,该如何总结和提炼?

5.该怎样提问才能有效激发幼儿主动思考、积极表达?

…………

基于以上反馈,我们制定了方案,做了各种准备,并开展了一系列园本教研活动。

二、“优化游戏后分享与回顾活动”的园本教研实践

(一)第一次园本教研:发现问题,重新认识分享活动的价值

考虑到无法将幼儿园全体教师集中到游戏后的分享活动现场进行观摩,笔者提前随机录制了一个班级的游戏后分享回顾活动的完整视频。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观看视频,要求他们借助《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围绕以下四个提纲进行思考、研讨:①教师在分享回顾环节开展了哪些内容?②教师是如何与幼儿进行互动的?怎么提问、回应幼儿?③教师关注了幼儿哪些发展目标的达成?④教师利用哪些方法和策略支持幼儿表达想法?

通过剖析视频,大家从实录中发现同伴及自身存在着这些问题:游戏内容安排前后不衔接、教师回应方式单一、无效提问和重复提问过多、事先准备不充分、组织策略不适宜等。

第一次教研让教师们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同伴的教育行为,引发教师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重新认识游戏后分享与回顾活动的价值——分享回顾不仅能培养幼儿观察与思考、倾听与表达、交流与交往、问题解决等能力,更能够将幼儿个体经验迁移到集体,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第二次园本教研:借助专家力量,学习分享活动指导策略

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力量比较单薄,需要借助专业力量前行。于是第二次教研,我们有幸邀请专家现场指导,针对游戏后的分享回顾活动,专家分享了非常受用的案例,给予很多专业建议。于是,我们将专家的意见进行整理,梳理了五条关键指导策略:①游戏后的分享回顾环节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幼儿运用和迁移已有经验,实现经验的再生长和系统化。②分享活动必须基于幼儿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可以灵活运用谈话、绘画、情景表演、讲故事等多种形式。③分享的话题可以是教师发现的,也可以让幼儿自己提出,教师从中筛选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让分享变得有意义,而不是简单的教师和幼儿的对话。④分享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一个穿针引线的人,将幼儿的问题串联起来,不急于解释或回答幼儿的问题,而应将话语权还给幼儿,在不断地追问中引导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⑤游戏后的分享是一种有价值的集体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指南》各领域发展目标、幼儿年龄特点和规律、游戏实际情况等设置活动目标,通过分享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

(三)第三次园本教研:落实专家建议,总结优点,分析不足

此后的时间,我们根据专家的建议,继续落实和优化游戏后的分享回顾活动。于是,我们又开展了第三次园本教研,继续观摩各班游戏后的分享活动视频,展开分组研讨,结合前几次教研经验,总结目前为止做得较好的地方:①教师能够引导幼儿回顾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讨论、思考解决办法。②教师关注幼儿制定的游戏计划,引导幼儿及时反思与落实,培养幼儿的计划性。③教师心中有目标意识,能够在提问与互动中关注多领域目标的达成。

同时,我们也梳理了仍然存在的问题:①教师对分享活动节奏时间的把握、内容的安排还存在问题。②如何筛选幼儿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还需要再学习和实践。③如何通过有效提问帮助幼儿深入思考、提升经验,值得深思。

(四)第四次园本教研:针对不足,开展理论学习与交流

针对第三次教研梳理出的不足之处,笔者在教研后进行了思考,分析出教师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游戏后分享回顾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于是要求全体教师学习《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等书籍的指定章节。经过一周的学习,我们组织了第四次读书交流活动。活动要求教师们针对提问的类型有哪些、开放性提问怎么问、如何有效回应幼儿,进行读书心得分享、提问与回应案例交流、情景模拟等活动。教师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究活动中收获满满。

(五)第五次园本教研:主动反思,倾听更多不同的声音

经历四次集体教研,我们停下来思考:我们在游戏后的分享回顾活动中做得到底对不对?还存在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我们认为还需要听到更多不同的、专业的声音,于是我们又有幸邀请了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某资深幼教教研员现场指导。

在观看我园游戏后分享与回顾活动的教研现场后,教研员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如何组织游戏后的分享回顾活动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我们将其整理成六条关键指导策略:①游戏后的分享回顾活动是师生共同的谈话活动,就像拉家常一样,要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②教师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听得懂的语言去提问和回应,长期坚持正确的口头和文学语言示范,能够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语言规则、规范。③分享的内容应跟一日生活作息相衔接,在每个时间段分享适宜的内容。④游戏后的分享可以成为集体教学的重要载体,用相对较短的时间解决重难点,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自主探究等。⑤游戏分享应基于幼儿生活经验,将幼儿的学、做、玩和真实的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思维碰撞。⑥游戏分享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序,教育是具有创造性的,每个优秀的教师都应该在章法下寻找自己的教育主张,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和个性。

(六)第六次园本教研:理论联系实践,梳理分享活动经验

第六次教研,我们结合专家的建议,进行反思和改进,从教师准备、活动内容安排、活动过程组织、策略支持等方面整理了一些关键原则和要点。

《指南》中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我们将继续关注游戏后分享回顾活动,不断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更高层次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园本教研游戏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