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规划、控制和监督各项经济活动,确保企业稳步发展。然而,由于国有企业在所有权、治理结构、决策机制等方面与民营企业存在差异,因此其预算管理也面临着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战略视角出发,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概述,探讨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旨在为国有企业改善预算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监督,实现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它包括财务预算、成本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投资预算等多个方面,涵盖了企业所有的预算工作。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是让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优化。除此之外,全面预算管理还要求企业在预算制定、执行和监督过程中实行科学、规范、透明的管理方式,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并根据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不断调整和完善预算管理方案,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核心在于规划、控制和监督各项经济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战略视角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促进国有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国有企业是国家资产的代表者,其资源配置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可以建立科学的预算目标体系,明确企业经营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并且在预算制定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到市场环境、竞争状况、技术水平等各种因素,通过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预算目标,进而引导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国有企业内部涉及着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将各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使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顺畅,进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准确性。
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国有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提供支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制定详细的年度预算计划,包括收入、支出、投资、财务和管理等各方面,进而根据预算计划,调整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方式,以确保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通过预算管理,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人力资源、物资采购、营销等各方面的费用开支,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最后,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调整,优化企业的经营结构,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将计划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还能帮助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使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减少损失。另外,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准确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各项活动符合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有效地避免了各种经营风险和损失,从而保障企业的财务稳健和经营安全。最后,通过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使得各项经济活动都有明确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管理决策。
战略视角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
预算制定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指导 全面预算管理应当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相一致,以确保企业在未来能够按照既定的方向持续发展。然而,在实践中,国有企业的预算制定却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指导。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導致预算目标过于简单或宽泛。国有企业在制定预算时,由于缺乏长期战略目标的明确指导,企业只考虑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发展,导致预算目标过于简单或宽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其二,预算目标不够具体可行。企业在制定预算时,往往会制定一些模糊、无法量化或难以实现的目标,如“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研发投入”等。这些目标不仅无法为企业的实际运营带来具体的指导和支持,还会导致企业难以有效地执行预算计划,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绩效。其三,预算目标不协调。由于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足,导致各部门制定的预算目标存在冲突,互相牵制,难以形成有效的统一战略目标,时常造成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影响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预算编制的过程烦琐,决策机制不够灵活 第一,预算编制过程烦琐。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需要通过多个环节,包括收集、汇总、分析和审核等步骤,而且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第二,决策机制不够灵活。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制较为僵化,往往需要通过多级审批才能做出决策,导致决策速度缓慢、灵活性不足,无法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 第一,绩效评估缺乏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国有企业没有建立统一的绩效评估标准,导致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难以量化绩效和监督管理,进而影响执行的推进。第二,缺乏绩效激励机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有些国有企业没有设定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和相应的奖惩措施,使得员工缺乏动力去创新、改进和提高工作绩效,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第三,绩效评估缺乏及时性。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估通常涉及收集、汇总、分析和反馈等多个环节,用时较长,评估结果经常无法及时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导致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
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首先,上层管理者往往无法获得基层员工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预算编制的失误;基层员工缺乏对公司整体情况的了解,难以对预算编制提出合理建议。其次,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最后,预算评估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不仅会导致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估不够准确,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还会导致管理者失联、腐败等问题,损害国有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战略视角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对措施
加强战略管理,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 作为国有企业,其发展需要考虑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其应该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规划相结合,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长期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国有企业需要制定具体可行的预算目标。在长期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国有企业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内部资源配置和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加强与市场和行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了解市场需求和产业趋势,从而制定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预算计划。国有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还要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采取灵活的战略和管理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简化预算编制程序,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第一,减少部门参与。国有企业的预算编制通常需要各个部门协作完成,而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考虑,导致决策過程变得缓慢且复杂。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限制参与部门的数量来简化预算编制流程。例如,只让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参与预算编制,其他部门可以在必要时提供支持和建议。第二,采用标准模板。制定一个适用于企业的标准模板,可以帮助企业更快速地完成预算编制流程,并降低出错率。标准模板可以包括一些常用的指标和数据表格,以及固定的报告格式,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让所有人都按照同样的标准来进行工作。第三,精简数据收集。预算编制需要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各个部门和不同的系统,企业可以通过减少数据收集的环节来简化预算编制流程。第四,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来简化预算编制流程。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将绩效考核与预算执行相结合 其一,建立统一的绩效评估标准。这些标准应该反映企业战略目标、预算目标以及市场竞争力等因素,且应该具体、可衡量、可操作,并且能够适应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以确保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能够实现量化管理。其二,建立绩效激励机制。绩效激励机制应该与绩效评估标准相匹配,企业可以根据员工表现的不同,采用薪酬激励、岗位晋升、培训机会、股权激励等不同的激励方式,来有效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提高绩效和预算执行的水平。其三,加强绩效评估的及时性,优化绩效评估流程。为了保证绩效评估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企业必须充分了解自身的运营节奏,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周期性评估、实时评估或者事件驱动评估等多样性的评估方式。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加强内部信息流动性和透明度 在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内部信息流动性和透明度,使企业更加高效、透明、灵活。首先,在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之前,应该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帮助他们理解信息共享和沟通的重要性,并提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平台和其他工具。其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包括公司内部的网络、文件共享系统、电子邮件等渠道,也可以包括外部的行业协会、机构和其他组织的资源。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不同部门之间能够更快地分享数据和信息,避免重复工作。最后,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国有企业还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目标不明确、编制过程烦琐、缺乏绩效评估机制和信息不对称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从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简化预算编制程序,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和健全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等方面入手,以此提高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效果,保障其长期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