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霞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控制着我国经济的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当前市场的不断变化,竞争愈发激烈,传统的管理会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掣肘,因此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完善管理会计工作方式。业财融合作为新型工作模式,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管理会计+业财融合”工作模式,不仅能够对管理会计工作进行创新,而且还可以加快业财融合的进度。本文通过阐述在管理会计视域下国企业财融合的价值,分析了现阶段融合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旨在进一步推动业财融合建设。
管理会计视域下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价值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确保企业经营方向 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可以在宏观层面上分析企业战略目标、经营方针、外部环境及内部管理方式,并在微观层面上多渠道、多角度获取价值较高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从而归纳、整理出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信息,并利用自身专业能力及创新思想将上述结果汇总成合理性、可行性的管理会计报告,为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辅助决策层正确把控企业的经营方向。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部门沟通合作 对各部门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是现阶段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方式。通过业财融合可以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对企业内部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统一采集、整理、传递及分析,并通过专门设备及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推导,为决策者提供专业性、准确性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决策者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管理会计视域下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建设的问题
思想观念滞后 国企管理会计工作可以依靠专业工具对业务端信息进行深入整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输出为管理会计报告,国企依据报告就可以对业务方案进行优化升级。因此业财联动需要财务人员梳理工作思路,在保证业务端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把控现行业务方案方向、端正工作人员态度,提高工作人员效率。目前部分国企基于管理会计开展业财融合建设思路缺乏明确性,一方面是因為这部分国企对业财融合理解缺乏深入性、细致性,另一方面是财务人员管理会计工作经验不足,导致国企业务发展迟缓、业财融合效率较低、建设质量较差。
建设要点不明 管理会计工作可以通过相关财务数据分析国企已完成的项目经验,并利用分析结果对现有的项目进行指导,同时还可以对未来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预判,因此国企要加强管理会计工作建设,合理利用剩余利润指标、现金流量表、内部转移价格等方式推动管理会计工作的进度。要想达成上述目标就需要国企明确业财融合建设要点,明确管理会计工作切入点,从切入点开展业财融合建设工作,从而有效集聚管理力量,合理分配企业资源,进一步加强业务管控,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完成度。现阶段部分国企对于业财融合建设要点缺乏正确认知,不能准确把握建设要点,从而导致管理会计资源利用效果较差,无法有效发挥管理会计的工作价值,业财融合工作缺乏深入性。
流程不够规范 管理会计贯穿于国企经营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规划、中期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在相关经营活动中,管理会计可以采用数据分析、信息采集、风险预测等工作方式来对经营活动进行有效把控。业财融合可以辅助企业优化管理会计功能,因此国有企业要增强以管理会计为基础的业财融合建设流程性,提高业财融合与管理会计工作契合度,从而共同为国企发展提供支撑。部分国企将业财融合与管理会计工作分离,两项工作开展独立性较强,导致二者无法共同参与管理流程,对业务终端信息传导造成阻碍,而管理会计工作时效性较差,不利于国企拓展业务。
管理方法单一 国企进行财务预算时大都采用现金流量法或内部转移价格法,这两种方法对人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通过人力计算输出管理会计报告。报告内容可以全面体现国企的业务状态,但对于计算的依赖性较高会导致业务端信息质量受到影响,可能会降低管理报告的准确性。当出现业务端信息采集不全、缺乏准确性、信息冗余度较高时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致使管理会计的优势无法体现。
管理会计视域下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建设的路径
明确思想观念,理顺建设思路 第一,以管理会计为前提规划业财融合建设宏观计划,建设计划需要结合管理会计服务目的、优势、方法等,这样才能确保建设计划与国企改革需求契合度较高,进一步加强国企开拓业务的能力;第二,要实时关注业财融合建设进度,结合管理会计工作及时改进业财融合建设计划,以保证建设计划与企业实际发展相吻合,必要时可以突破宏观计划局限,确保业财融合适用于企业的实际情况;第三,要加强对阶段性经营活动结果的反思,挖掘管理会计报告价值,依据报告中业务相关的信息对业财融合建设计划进行优化,进而确保融合目的精确、方式合理。
落实前瞻性考虑,明确建设要点 第一,业财部门要畅通信息交互渠道,合理调节部门关系,平衡部门员工地位,保证员工平等交流,促进两部门员工的协同度。第二,财务人员要主动参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对全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业务部门工作开展提供全面性、准确性的财务信息支持,从而提高业务部门业绩。业务部门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度,为财务部门提供详尽性、时效性财务信息,为财务部门预算编制、账目核算等提供信息支持。第三,国有企业要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渐推动业财融合建设的完善。国企可以引导两部门增加接触频次,在不同工作环节中逐渐深化融合理念,随后可以将融合扩大范围,引导其他业务进行逐步融合,从而整体性提高业财融合程度,保证国有企业发展平稳健康。
指明建设方向,规范建设流程 第一,在管理会计工作开展前期要对业务端活动进行重点分析,采集相关业务信息,实时关注业务动态,并结合实际经营状况加强管理会计对业财融合的分析管控。第二,要统一管理会计计量与业务领域度量单位,可以将业务领域常用度量单位引入管理会计计量环节,从而准确表现业务活动数量,为业财融合建设指引方向。第三,管理会计在进行信息数据归集时要依照业务端工作方式进行归集,对不同业务活动分类制定记录,从而为管理会计综合处理奠定基础。第四,要对影响业务端相关活动的所有因素加强关注,分析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提高国企对业务活动管理的正确性。第五,管理会计报告编制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编排方式,报告中要能够有效体现业务部门的各类信息,以满足业务管理的需要。第六,管理会计报告传递环节需要多部门共同合作,通过对相关部门提供配套信息,可以有效推动管理报告传递效率,增强管理会计信息分析结果的适应性与可行性。
创新融合方式,加强部门协调 国企业财融合建设需要采用创新工作理念,以促进管理会计及业财融合工作方式更具丰富性、多样性,从而为国企“管理会计+业财融合”建设提供多样化路径选择。比如,国企可以采用ERP管理系统,借助先进性数字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对国企生产流程进行把控,通过ERP系统,对外国企可以汇集生产特点,提高供应链主导支持力度;对内可以加强部门协调性,促进业务活动开展更具灵活性,从而保证国企满足市场需求,改变传统“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业务链条,同时还可以对企业相关功能进行优化重构,包括信息流通、业务活动、组织架构等,进一步增强国企市场竞争力。国企采用ERP系统还有利于整合企业内部有形资产及无形资源,形象化反映业务活动开展现状,为业务方案设计、修正、实施提供支持,以保证国企业务开展流畅性,从而提高国企经济效益,深度落实国企在管理会计视域下业财融合建设的目标。
明确融合原则,契合企业发展 第一,保证融合时效性。国有企业发展要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及国家政策,当前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国企要实時调整管理要求,保证“管理会计+业财融合”建设从自身出发,符合市场需要。第二,提高部门联动性。业财活动涉及部门较多,包括生产、财务、采购、研发、销售等多部门,利用管理会计促进业财融合需要对相关部门信息进行汇总,因此要加强部门联动,为管理会计提供全面性资料数据支持。第三,加强工作创新性。国企要通过创新性工作方式探索多样化业财融合建设道路,有效促进管理会计与业财融合工作协同开展,从而确保新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发挥价值。
管理会计视域下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建设的其他建议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岗位差异性较大,管理会计需要专业性强、能从全局性思考的人才。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人员,需要了解专业性财务会计知识、国有企业经营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人员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存储,保证专业知识时效性,要主动了解国企财务状况,并深入经营活动的全流程中。
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涉及部门、岗位、人员数量较多,因此传统信息交互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偏差性,导致管理会计工作效果不明显。因此,国企首先需要打造一体化信息系统,畅通业财融合与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交互渠道。在一体化信息系统中,国企可以整合业财相关资源,畅通部门沟通交流渠道,从而为企业良性发展奠定基础。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构建首先需要工作人员采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对企业现有业财资料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测算,同时根据数据分析对后续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其次,拓宽数据的传输路径,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具有准确性、及时性,减少采集数据成本,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最后,一体化信息系统构建完成后,管理会计人员要提高系统使用熟练度,以便可以快速准确根据系统数据提取分析目标,从而为管理层决策制定提供保障。
国有企业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因此国有企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提高对业财融合的重视度,以保证国企平稳持续发展。为此国有企业需要理顺建设思路,明确建设要点,规范建设流程,创新融合方式,明确融合原则,加大管理会计人员培训力度,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从而保证国企业财融合建设不断推进,进一步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洛阳弘义智慧城市建设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