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慈怡
“双减”政策的落实,推动课堂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只有构建高质量课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议题式教学立足核心素养培育导向,是落实“双减”、构建高效课堂的创新尝试。指向法治素养培育的议题式教学,是教师解构法治文本,创设法治情境,统整思辨议题与活动体验的教学活动。然而,当前的议题式教学在议题设置、议题序列化、情境创设和议学活动开展方面却存在诸多败笔。本文正视指向法治素养培育的议题式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反思并探寻解决途径,采取相应的优化对策,充分体现思政课的育人价值,助力思政课堂提质增效。
一、指向法治素养培育的议题式教学之败笔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础工程。通过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深度学习中实现对我国法治建设历程的充分了解,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信念。但是,受制于部分教师法治知识储备不足的短板和议题式教学要领的把握不当,目前着眼法治教育的议题式教学在议题设置、议题序列化、情境创设和活动开展上存在以下败笔。
(一)议题设置之败笔
指向法治素养培育的议题式教学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是设置有价值的议题,因为它体现了课堂活动的持续性和一致性,也决定了课堂组织的推进和学生思维活动的质量。但是从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现状来看,在议题设置上存在缺乏争议性和思辨性、脱离学情、难易失当等败笔。
1.议题设置缺乏争议性和思辨性。
具有争议性和思辨性的议题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但是由于有些教师对议题式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导致议题设置缺乏争议性和思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过度依赖教材或教参,脱离生活实际,照搬照抄课程标准中给定的议题,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过度挖掘议题资源,偏离教学目标和价值引领的航向。
2.议题设置脱离学情,难易失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面对同一刺激,个体基于其知识基础或成长经验做出的反应各不相同。因此,议题的选取要尽可能参考学情。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的议题设置往往脱离学情,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难。面对过于简单的学习任务,部分学生会陷入被动应对状态中,难以获得成就感。一旦脱离学生最近发展区,过于复杂、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又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例如,有教师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时将1996年内蒙古“呼格案”设置为议题,但该案年代久远,远离学生现实生活,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该案牵涉的国家机关数量较多,难度超出学生认知,难以获得预期学习效果。
(二)议题序列化之败笔
议题式教学是在课堂上通过真实情境,依托核心议题和子议题,串联起整堂课的知识构架和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模块化、体系化的知识建构,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议题时必须紧贴逻辑规律,以核心议题为统领,通过设置一系列子议题来提升课堂的广度和深度。然而有些教师在设置议题时,缺乏序列化意识,导致核心议题与子议题之间逻辑衔接不清晰。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时,有教师设计的核心议题为“为什么生活离不开法律”,三个子议题为“高铁‘霸座有法来治”“‘头顶上的安全有法来护”“见义勇为有法来挺”。议题选取的三个素材虽然紧扣时下热点话题,能激发学生兴趣,但存在叠加和重复,议题之间呈现扁平化,在“议”和“题”之间缺少层层嵌套的内在关联,导致教学浮于表面。
(三)情境创设之败笔
教师应基于真实生活,创设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话可说。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一框“国家权力机关”的教学为例。有教师针对学生和教学内容创设了以下情境:模拟全国人大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决算,了解全国人大的最高决定权。然而,国家预算、决算的审批对于初中生而言相距甚远,如果课前没有进行充足的调研和增补足够的信息,学生在短短四十分钟里不可能通过虚拟且陌生的“模拟人大”获得思想上的提升。情境的懸浮感无法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课堂互动和反馈寥寥无几,违背了“生本课堂”理念和议题式教学的初衷。
(四)活动开展之败笔
议题活动的有效开展程度直接影响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然而,在有些教学实践中,议题活动存在过程无序化和形式单一性的败笔,无法切实满足现代教学提出的各种诉求,无法赋予学生更多内在驱动。
1.活动过程无序化。
教师在设计议题式教学活动时,应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特点,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活动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不过就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过于随意,导致活动与活动之间无法逻辑自洽,呈割裂和零散状态,活动过程和议题的关联性较弱,存在“两层皮”现象。议题活动的无序化使得学生思维受阻。
2.活动形式单一性。
教师在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活动设计局限在案例分析或小组分享等形式,本质上仍然是“我问你答”的传统问答法,即便是组织集体讨论,也只有少数优等生真正参与其中,原来预设的班级思维“对对碰”,变成少数人的“唇枪舌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指向法治素养培育的议题式教学之优化路径
笔者尝试对上述败笔进行反思并探析原因,认为根源在于有些教师对议题式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各种不规范问题出现,影响教育目标达成。所以,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把握议题式教学的要求:第一,“双减”背景下,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持续优化选题,丰富情境创设路径,为学生全面成长奠定基础。第二,议题式教学提倡“双主体”教学理念,对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双减”政策倡导给学生更多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倡导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精选议题,落实“生本课堂”理念
建构主义者认为,先前经验的存在价值能够通过影响学习者学习状态得到充分体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所拥有的学习经验及知识储备等同样会给议题式教学效果带来直接影响。对于教师而言,应通过调研、访谈及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及基础学习能力,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尽可能从生活实践角度出发,将学生关注的时下热点作为主要议题,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找到知识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结合点,凝练出具有挑战性、争议性和思辨性的议题,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例如,在教学《维护公平正义》时,引入“上海老人推倒摩托车案”作为议题背景。案件类型是民事侵权,且聚焦社区生活,贴近学生,成功锁住学生兴趣点。设置总议题:如何维护公平正义?三个子议题:面对特殊情况,是否选择放弃公平正义?面临重重困境,坚持捍卫公平正义是否值得?共建公平正义大厦,我们可以怎么做?议题从案件的争议焦点出发,一边是来自大众的舆论压力和道德审判,一边是依法维权,捍卫公平正义。公正之路的艰难坎坷和“进退两难”的困境迅速引发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冲突,无论是赞成方还是反对方,都乐于联系自身的生活实践,围绕议题认真思考,分享见解,积极参与“头脑风暴”。通过价值冲突、辩论分享和达成共识,让学生在“辩中析”,在“析中明”,深刻认识到,在法治社会,年龄、精神状况、经济状况等都不是践踏底线的理由,拒绝道德绑架,坚守原则立场。对不公平说“不”,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法治素养。结合实际执教经验和课堂观察来看,议题设置契合新课标“生本课堂”的理念,承载学科知识并内嵌价值判断,有效促进现实与教学内容结合,有利于培育法治素养和发展法治思维能力。
(二)完善议题序列化,指向高阶思维
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方案时,应立足课标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托教学内容及核心议题合理安排子议题,各子議题之间应形成遵循逻辑规律的序列框架。设置议题时尽可能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即让学生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科逻辑,在完成情境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持续探索和积极讨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获得有效的思维拓展。例如,笔者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时,以校园霸凌为切口,设置核心议题:以法之名,护卫少年的你。三个子议题:校园霸凌,何以出现?校园霸凌,谁之痛?校园霸凌,如何破解?通过真实的法治情境和递进式的序列化议题结构,驱动学生沿着议题支架,持续深入地渐进性思考,走向高阶思维的高地,从而将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创设真实情境,走向深度学习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空口吃咸盐势必难以下咽,将其置于汤中就能吸收。教师也应该捕捉学科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融合点,创设真实情境,缩短学科知识与生活场景之间的距离。从直观可感的场景切入,能将抽象的法治理论具象化,增强学生对法治的体悟力和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为深度学习创造条件。笔者在教学《法律在我们身边》时,引入了“从天而降矿泉水瓶,老人受惊摔倒造成十级伤残,将整栋楼告上法庭的”新闻资源,创设了高空抛物的真实情境,设置“抛物人不明,受害人要求全楼连坐是否合理”的议题,引导学生在汇总交流前期成果时基于不同立场提出不同的想法,在探究和激辩的过程中,建立朴素正义和法治精神的桥梁,打通学生生活与法治素养的价值链接,助推法治理性思维的发展。在完成情境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法治本质上是一种定纷止争的实践理性。一方面,要服从规则及其逻辑,不受情感因素的左右。另一方面,要注重价值权衡,做出符合公平正义的决策,从而强化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培育法治素养,达成法治共识。
(四)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学习内驱力
议题式教学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性变革,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学生的知识并非只是通过教师教授而获得,学生还能够通过各种自主性探索或参与辩论性活动获得。这也就意味着,围绕议题的内容,设置恰当的探究活动,增强活动的有效性是开展议题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习内驱力的关键要素。例如,在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内容时,笔者设置了以下活动。课前,挖掘社区资源,组织学生走访身边的人大代表,开展“我与代表零距离”的访问调研活动。通过与人大代表的密切接触与访谈,身临其境地感受身边人大代表的履职故事和奉献情怀,知悉其日常工作内容及其权责,并在人大代表的指导下,合作完成模拟议案,在“做中学”中引导学生打破学科壁垒,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中,通过“初心不忘——权为民所赋”“使命在肩——利为民所谋”“履职尽责——心为民所系”三个议题式活动,对现有知识进行重构,继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彰显课程的育人价值。再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五框“国家司法机关”时,可以选取经典诉讼案例,开展“模拟法庭”探究活动,将不同小组成员设定为原告、被告、审判长、审判员等角色,小组再选取代表发言。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法律知识的热情。通过角色扮演,与角色共情,切实感受到法治的功能和权威,达到对法治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的素养强化效果。
总之,新时代的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双减”背景下的课堂,应该以提质增效为着力点,坚持素养站位,育人为本。所以,广大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深研细耕,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扎实推进议题式教学走深走实,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