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网状Meta 分析

2024-04-24 12:41任梦雪秦瑜玲陈紫薇陈瑞雪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7期
关键词:障碍性中成药复方

任梦雪,隋 娟,秦瑜玲,毕 红,陈紫薇,周 琳,陈瑞雪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不孕症是指具有规律性生活的育龄期女性,至少有1 年的时间未避孕而未能怀孕。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是导致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其中排卵障碍约占女性不孕症病因的30%~40%,包括无排卵、卵泡发育较迟缓、卵泡闭锁、无优势卵泡、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从而引起不孕[1]。导致排卵障碍的因素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高泌乳血症、肥胖、年龄、吸烟、压力、运动、饮食等[2],如何恢复排卵或成功促排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枸橼酸氯米芬(clomifene citrate,CC)目前仍是用于促排卵助孕的一线药物,具有抗雌激素和弱雌激素样的双重作用,商品名称有法地兰、克罗米芬。其抗雌激素作用可通过改变宫颈黏液的质地性状阻碍精子进入阴道,可抑制子宫内膜的增厚影响胚胎着床,从而导致妊娠率降低,CC 的使用还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多胎妊娠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中医药对不孕症的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治疗优势使其在本病的防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量的临床观察证明,口服中成药联合CC可以显著提高排卵率、改善抗雌激素作用促使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提高妊娠率。然而目前口服中成药种类众多,在临床中何种治疗措施疗效更明确还尚无定论,各种中成药联合CC 之间直接比较的相关文献较少。因此本文运用网状Meta 分析的方法,探讨中成药联合CC 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有效性,并将疗效进行排序,以期为中成药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Cochrane 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数据库及维普(VIP)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 年02 月,收集关于中成药联合CC 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词为:排卵障碍性不孕、排卵障碍、中成药、丸、片、胶囊、散、合剂、口服液、颗粒、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研究、随机。英文检索词为ovulatory infertility、 Ovulation disorde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patent medicine、pill、tablet、capsule、powder、mixture 、Oral liquid、Granules、clomiphene 、clomiphene citrat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等,以PubMed 为例,检索式见表1。

表1 PubMed 检索式Tab 1 Search formula for PubMed

1.2 文献纳入标准

(1)随机对照试验;(2)需要生育治疗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3)治疗组干预措施:选择任何一种中成药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对照组干预措施:枸橼酸氯米芬;(4)评价指标: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

1.3 文献排除标准

(1)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2)干预措施不符合的研究;(3)观察指标不符合的文献;(4)已经发表过多次的研究文献;(5)研究内容不符合的文献;(6)无法获得原始数据的文献。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2 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提取的内容主要包括题名、作者、样本量、纳入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对照及治疗组样本量、干预措施、结局指标、不良反应等。若两人对某篇文献是否纳入有分歧,则由第3 位研究者或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专家参与评判。

1.5 质量评估

由2 名研究者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评价工具[3]分别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随机方法、分配方案隐藏、盲法、研究结果数据完整性、报道偏倚及其他偏倚。若遇评价结果不一致时,则由第3 名研究者协助判断。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tata 16.0 进行分析,二分类变量用比值比(risk ratio,OR)表示,连续变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ean deviation,MD)表示,两者均使用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效应量区间。首先绘制证据网络图,当干预措施之间存在闭合环时,进行不一致性检验。对每一个观察指标,绘制累积概率排序图,用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值对干预措施疗效的优劣进行排序,其值越大,表示该干预措施的疗效越好[4];采用Stata 16.0 绘制比较-校正漏斗图,根据漏斗图是否对称以及Egger’ test 结果进行发表偏倚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筛选流程

初检共得文献2 066 篇,通过其他途径获得2 篇文献,共计2 068 篇文献。其中重复文献955 篇,经阅读题目、摘要及全文,最终纳入30 篇,全部为中文文献,检索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Fig 1 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screening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共纳入30 项研究[5-34],总样本量2 647 例,参与统计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 338 例和1 309 例。共涉及12 种中成药:调经促孕丸、定坤丹、坤泰胶囊、滋肾育胎丸、复方玄驹胶囊、暖宫孕子胶囊、复方阿胶浆、金凤丸、麒麟丸、补血益母颗粒、归脾丸、还少胶囊。所有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2。

2.3 文献质量评价

纳入的30 项研究均为随机对照研究,其中9 项研究[6,10,11,19,23,30,32-3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其余21 项研究[5,7-9,12-18,20-22,24-29,31]只提到随机但没有描述方法。30 项研究均无退出和脱落的病例,不存在选择性报告,评价为“低风险”。分配隐藏、盲法及其他偏移来源均未提及,评价为“不明确的偏倚风险”。偏倚风险评价结果见图2。

图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Fig 2 Bias risk assessment map

2.4 Meta 分析结果

2.4.1 证据网络图 本研究纳入的30 篇文献中有25 项[5,7-21,23-27,29,32-34]研究报告了治疗后排卵率情况,30 项研究[5-34]均报告了妊娠率,有16 项研究[7, 9, 10, 12, 14-16, 21-25, 27, 28, 31, 33]报告了治疗后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如图3 所示。各干预措施间均无闭合环形成;线条粗细代表该类型研究的数量,圆点大小代表样本量的大小。线条越粗、圆点越大,表示使用该种疗法的研究越多、样本量越大。

图3 纳入研究的证据网络图Fig 3 Network diagram of included studies

2.4.2 发表偏倚 比较-校正漏斗图如图4 所示。A图和C 图中研究大致均匀地分布于中线两侧,Egger’ test 结果提示可能不存在发表偏倚(PA=0.101、PC=0.964,P>0.05)。B 图中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中线两侧,分布不太对称,Egger’ test 结果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PB=0.013,P<0.05)。A、B、C 图中均有少许研究偏离回归线较远,提示可能存在小样本研究。

图4 纳入研究的比较-校正漏斗图Fig 4 Funnel plot for correction comparison of the included study

2.4.3 Meta 分析结果 排卵率的网状meta 分析显示;与单用CC 相比,归脾丸(OR=5.05,95%CI[1.26,20.27])、定坤丹[OR=3.23,95%CI(1.52,6.85)]、复方阿胶浆 [OR=2.39,95%CI(1.30,4.40)]联合CC 的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干预措施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排卵率的网状meta 分析结果(OR,95%CI)Tab 3 Network meta-analysis results of ovulation rate(OR,95%CI)

妊娠率的网状meta 分析显示:调经促孕丸[OR=3.75,95%CI(2.12,6.62)]、复方玄驹胶囊[OR=3.68,95%CI(2.34,5.78)]、金凤丸[OR=3.32,95%CI(1.29,8.55)]、复方阿胶浆[OR=3.06,95%CI(1.94,4.84)]、暖宫孕子胶囊[OR=3.11,95%CI(1.61,6.00)]、麒麟丸[OR=2.59,95%CI(1.24,5.41)]、归脾丸[OR=2.50,95%CI(1.24,5.41)]、还少胶囊[OR=2.51,95%CI(1.39,4.53)]、定坤丹[OR=2.42,95%CI(1.45,4.04)]、滋肾育胎丸[OR=1.76,95%CI(1.18,2.62)]联合CC 的疗效均优于单用CC;与滋肾育胎联合CC 相比,调经促孕丸[OR=2.13,95%CI(1.07,4.28)]、复方玄驹胶囊[OR=2.09,95%CI(1.15,3.83)]联合CC 在改善妊娠率方面的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干预措施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妊娠率的网状meta 分析结果(OR,95%CI)Tab 4 Network meta-analysis results of pregnancy rate(OR,95%CI)

子宫内膜厚度的网状meta 分析显示:定坤丹+CC(MD=31.77,95%CI[16.13,62.57])、滋肾育胎丸+CC[MD=10.88,95%CI(5.48,21.58)]、暖宫孕子胶囊+CC[MD=7.77,95%CI(3.44,17.53)]、坤泰胶囊+CC[MD=7.20,95%CI(3.41,15.20)]、复方玄驹胶囊+CC[MD=4.95,95%CI(1.42,17.29)]、麒麟丸+CC[MD=4.44,95%CI(1.98,9.94)]、还少胶囊+CC[MD=3.56,95%CI(1.72,7.37)]、复方阿胶浆+CC[MD=3.54,95%CI(1.80,6.93)]、金凤丸+CC[MD=2.92,95%CI(1.21,7.03)]的疗效均优于单用CC;而定坤丹联合CC 的疗效优于暖宫孕子胶囊、滋肾育胎丸、坤泰胶囊、复方玄驹胶囊C、麒麟丸、还少胶囊、金凤丸、调经促孕丸、复方阿胶浆联合CC。其余干预措施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子宫内膜厚度的网状meta 分析结果(MD,95%CI)Tab 5 Network meta-analysis results of endometrial thickness(MD,95%CI)

2.4.4 累积概率排序 累积概率图中某一种疗法曲线下面积(SUCRA)越大,则该疗法疗效排名越靠前。不同中成药联合CC 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排卵率的SUCRA 排序为:归脾丸(82.3%)>金凤丸(71.5%)>定坤丹(70.4%)>麒麟丸(64.8%)>复方阿胶浆(55.8%)>暖宫孕子胶囊(54.4%)>坤泰胶囊(51.4%)>复方玄驹胶囊(45.4%)>还少胶囊(44.2%)>补血益母颗粒(38.7%)>调经促孕丸(35.4%)>滋肾育胎丸(27.8%)>CC(8.0%)。不同中成药联合CC 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妊娠率的SUCRA 排序为:调经促孕丸(77.8%)>复方玄驹胶囊(77.4%)>金凤丸(66.3%)>暖宫孕子胶囊(63.0%)与复方阿胶浆(63.0%)>麒麟丸(56.8%)>补血益母颗粒(56.5%)>归脾丸(49.0%)>还少胶囊(46.3%)>定坤丹(43.9%)>坤泰胶囊(28.3%)>滋肾育胎丸(21.0%)>CC(0.7%)。不同中成药联合CC 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SUCRA 排序为:定坤丹(99.8%)>滋肾育胎丸(83.0%)>暖宫孕子胶囊(70.9%)>坤泰胶囊(68.7%)>复方玄驹胶囊(51.5%)>麒麟丸(46.9%)>还少胶囊(36.9%)>复方阿胶浆(36.2%)>金凤丸(28.9%)>调经促孕丸(26.8%)>CC(0.4%)。见表6~8,图5。

图5 SUCRA 概率排序图Fig 5 SUCRA probability ranking

表6 排卵率的SUCRA 排序表Tab 6 SUCRA sorting table for ovulation rate

表7 妊娠率的SUCRA 排序表Tab 7 SUCRA sorting table for pregnancy rate

表8 子宫内膜厚度的SUCRA 排序表Tab 8 SUCRA ranking table for endometrial thickness

2.4.5 不良事件 纳入的30 项研究中,有8 项研究[10,18,19,22,27,30,31,33]提及不良反应,详见表9。

表9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表Tab 9 Occurrence of the adverse events

3 讨论

根据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不孕”、“全不产”、“断绪”、“月经后期”等疾病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藏精,而卵子属生殖之精的范畴,其正常发育需要阴精血气之滋养,顺利地排出有赖于肾阳鼓动、肝气之调达舒畅、冲任气血之充盛,若出现肾阴阳不足、肝气郁结、冲任损伤、气血功能失调等问题,均会影响卵子正常发育与排出,导致排卵功能障碍,而致不孕[35]。因此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有关。中成药的成分与剂型相对固定,便于携带易于服用,患者接受度较高。本研究涉及的12 种中成药均在“肾主生殖”理论的指导下,以补肾、调理气血为主,或兼健脾、疏肝,符合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基本治疗原则。

本研究最终纳入30 篇文献,涉及12 种口服中成药,分别从排卵率、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3 个方面对12 种中成药联合CC 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进行网状Meta 分析。在提高排卵率方面:12 种中成药联合CC 的促排卵效果均优于单用CC 治疗,其中以归脾丸联合CC 的促排卵疗效最为显著;在提高妊娠率方面:12 种中成药联合CC 的妊娠率均优于单用CC 治疗,其中调经促孕丸联合CC 疗效最好,可能是最佳用药方案;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方面:12 种中成药联合CC 的疗效均优于单用CC 治疗,其中定坤丹联合CC 疗效最优。既往系统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定坤丹对在提高妊娠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有一定的优势[36],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定坤丹由30 多味中药组成,蕴含八珍汤、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胶艾汤、当归芍药散等诸多名方[37],具有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等作用。研究显示定坤丹联合补佳乐可通过上调多重损伤性大鼠子宫内膜β-catenin和VEGF mRNA 表达,下调MMP-9 mRNA 的表达,使子宫内膜增厚,具有改善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的作用[38];定坤丹可影响动物交配性行为,从而提高妊娠率[39];定坤丹还可参与调节PCOS 大鼠体内性激素水平,减少卵巢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神经元特异性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同源框基因A10(homeobox gene A10,HOXA10)表达水平,从而发挥促排卵、改善ER 作用[40,41]。调经促孕丸具有补肾健脾、养血调经之功效,既往系统评价研究结果[42]提示联合使用调经促孕丸可以提高不孕症患者的排卵率,增加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并可调节女性体内血清激素水平。调经促孕丸中含有的淫羊藿、菟丝子等补肾中药,它们具有雌激素样作用[43,44]。菟丝子有效成分菟丝子总黄酮可修复子宫内双酚A 诱导的小鼠后代卵巢功能障碍,提升促卵泡激素水平[45],还可改善PCOS 大鼠甲状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从而促进排卵[46]。调经促孕丸中含有丹参、鸡血藤、赤芍等养血活血的中药,可以改善局部血供,降低血流阻力,增加血流灌注量,使子宫内膜血流灌注量大,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47]。而且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可以改善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48],隐丹参酮能够显著缓解PCOS 模型大鼠颗粒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降低睾酮、升高孕酮的水平[49],提示丹参可以改善糖脂代谢异常及高雄激素血症[50],从而促进排卵,加上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自然能够帮助胚胎着床,提高妊娠率。归脾丸具有健脾、益气、养心、补血的功效,脾气健旺,气血生化充足,可滋养卵泡发育成熟并提高卵泡质量,濡养胞宫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为成功受孕及维持未来正常妊娠提供物质基础,而且健脾益气法可以提高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 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代谢紊乱[51]。现代研究表明黄芪的提纯物黄芪甲苷能降低PCOS 大鼠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水平 ,升高雌二醇(estradiol,E2)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有效平衡性激素水平,缓解机体氧化应激损伤[52]。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定坤丹、调经促孕丸、归脾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本研究首次基于网状Meta 分析探讨了12 种中成药联合CC 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为临床中西医联合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但也存在了明显的不足之处:(1)纳入研究质量普遍不高,分配隐藏及盲法实施质量不高,存在发表偏倚风险;(2)纳入30 项研究中治疗疗程不统一,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3)缺乏不同中成药联合CC 之间的直接对比研究;(4)纳入研究虽均多以肾虚为主要证型,但大部分研究未提到中医证型,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排卵率、提高妊娠率方面,分别是定坤丹、归脾丸、调经促孕丸联合CC 的效果最优,可能具有优势,但由于纳入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仍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RCT 研究予以验证,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贡献度说明:

任梦雪:负责文章的构思选题、数据分析及文章撰写;陈紫薇、周琳:负责文献的检索和筛选;秦瑜玲、毕红:负责数据资料的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陈瑞雪、隋娟:负责文章的审阅与修改,以及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分歧的裁定。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关系。

猜你喜欢
障碍性中成药复方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Anti-hypertensive and endothelia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Qima capsule (复方芪麻胶囊) on primary hypertension via adiponectin/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证336例随机对照研究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