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实施“县域教联体”改革实践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要求在湖北的生动实践,是湖北省委倡导的“共同缔造”理念在教育领域的重大行动。2022年6月以来,全省纳入教联体建设的义务教育学校有3000多所,占比达51%。教联体建设推动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架构、教师人事關系的系统变革。如何促进全省各市(州)教科研机构在“县域教联体”建设中发挥引领、支撑与驱动作用?本期选登部分市(州)教科院院长的观点。
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支部书记、院长 魏玉娟
孝感市在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以管理联合、资源联享、教学联动、文化联根、考核联体的“五联”机制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联体共102个,覆盖学校330所,占比60.55%。其中,遴选为市级教联体试点的有30个,获选省级教联体试点的有12个。具体举措如下。
以学段延伸推动教联体基础建设。教联体建设工作由最初的义务教育学段拓展到目前各学段多维“跨空间”开展。市教科院主导组建了高中、初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五个市级教联体,为全面推进教联体建设搭建平台。在探索高中教联体建设工作中,市教科院主导组建了“1+7+4”重点高中和“一般高中”两个协作体,指导协作体根据《孝感市普通高中教科研协作体工作指导方案》,开展备考研讨、质量分析和同课异构等活动,促进各高中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以教师多向交流加强教联体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教师交流机制。教联体内部管理干部和教师轮岗比例每年不低于10%。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招录教师工作5年内必须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每年到乡村交流轮岗的教师中骨干教师不低于30%。二是将交流经历纳入各类评选方案中。教师在孝感市参加特级教师、省级名师、市级名师等评选,必须要有农村学校的执教经历。
以资源共享促教联体内涵发展。一是评价导向促发展。制定《孝感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试行)》《孝感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试行)》(孝教发〔2023〕14号),凸显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现优质均衡发展评价导向。二是学科教研同开展。高中协作体开展集体备课、学科课堂观摩评比和教育教学讲座等活动,义务教育阶段教联体通过组织集体备课、孝感好课堂比赛、名师送教下乡等活动,促进联合教研开展常态化。三是技术赋能提质增效。全市教联体学校以名师课堂、学科骨干教师授课为依托,进行录播、直播1000余次,助力薄弱学校、乡村学校开足、开齐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