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金丽
【摘要】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重担已成为教育领域迫切需求,数字教材资源被广泛看作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可以优化学科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文章分析数字教材资源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并探讨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通过对多个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旨在促进数字教材资源的有效应用,以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双减”政策;数字教材资源
在“双减”政策指引下,数字教材资源成为连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桥梁。数字教材资源的有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整合和应用数字教材资源的策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优化数字资源的筛选与利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很是关键。未来,小学教师和学生应共同面对持续变化的教育技术环境,不断探索和适应数字化学习新趋势,将更多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以适应“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创设情境体验,优化学习环境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减少校外培训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数字教材资源的有效应用不仅能优化教学环境,更有助于提高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创设情境体验通过提供真实或模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沉浸在学习内容中,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认知的深度。在数字教育资源的支持下,可以将抽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情境体验,如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让学生仿佛置身历史现场或科学实验中,从而提高其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兴趣。
借助多媒体和互动技术,数字教材资源能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信息,打造多模态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记忆新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课文《爬天都峰》为例,数字教材资源的运用凸显了情境教学的优势。教师首先通过展示真实的天都峰风景名胜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山峰的雄伟,听取风声鸟鸣的动听声线,营造了接近真实的登山氛围。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一款虚拟现实(VR)登山体验游戏,学生佩戴VR设备,仿佛亲自置身于天都峰的险峻之中,这种第一人称的体验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和情感,提高了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共鸣。通过数字化教材资源辅助的情境体验,学生对于《爬天都峰》这篇课文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文字的表面意义,而是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登山时的艰辛与喜悦。这种体验式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内容,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中能够投入更多的情感和想法,极大地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数字教材资源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生动场景和探究工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更加直观且真实的学习体验。通过《爬天都峰》教学实例的探索,可以看出,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优化学习环境并创设情境体验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未来,教师应更多地运用这样的数字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个性化学习路径,精准助学发展
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对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通过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能够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精准助力。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学习习惯和认知能力等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资源,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数字教材资源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灵活的适应性,为实现个体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
数字教材资源的精准助学则体现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学习分析,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推荐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这包括基于学生学习进度的智能提示、根据学生响应的自适应练习等。个性化学习也涉及适应学生多样化学习风格的资源开发,比如为视觉型学习者提供图像丰富的学习材料,为听觉型学习者设计音频教学内容,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以部编版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为例,实践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兴趣,教师利用数字图书馆、视频资源和互动式学习平台等,推荐与主题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历史人物的故事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在学习方法上,利用数字教材的交互特性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如对于需要额外练习词汇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在线单词游戏,增强学生的词汇记忆力;而对于需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学生,教师则设计了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问题,通过在线答题和即时反馈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此外,教师还使用学习分析工具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通过分析学生在数字教材上的互动数据,如学习时间、答题的正确率等,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短板区域,并据此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和练习强度。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数字教材资源构建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教师通过反思发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活动得到了丰富和深化。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中更加主动,学习兴趣和动机明显增强。学生间的差异化教学也得到了有效管理,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下学习并取得了可观的进步。通过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尝试和调整,数字化教材资源在为广大小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上展现了巨大潜力。
三、互动合作交流,增强学习共情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显得尤为重要。为贯彻这一政策,数字教材资源的有效应用变得尤为关键。数字资源不仅有利于个性化学习,还可以通过富有创新的互动合作交流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学习共情,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互动合作交流是目前教育领域推崇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强调学生间的互助和合作,鼓励学生在集体讨论、小组合作中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
数字平台上教材的可交互性可以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相互切磋,通过视频、图文、动画等多媒体内容让学习变得更生动,同时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建。采用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情感联结。以部编版四年级课文《精卫填海》为例,教师利用数字教材中的动画视频引入课堂,让学生观看精卫填海的故事动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故事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分配角色让学生扮演,比如精卫、炎帝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角色动机,培养共情能力。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組讨论,每个小组围绕精卫填海的故事情节、角色形象、语言特点等方面开展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中的数字教材资源查找资料,小组成员之间共享信息,增进彼此的交流。随后进行成果展示,各组可利用数字白板或PPT等数字工具,将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在此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不仅关注知识点的表达,同时注意观察和体会小组内部成员的交流合作过程。最后是全班大讨论。将小组成果汇总,全班共同讨论各组的观点和发现,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再思考、再认识,从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引导方向,保证讨论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数字教材的利用不仅增强了学科资源的趣味性和视觉效果,也使得互动交流的学习模式更加高效和有趣,而这都是“双减”背景下追求的教育目标。通过这种教学实践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活力被充分激发,学习共情得到了增强,课堂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数字教材资源在“双减”背景下对于学科教学的有效应用体现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创设更多合作的机会、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四、反思评价提升,确保学习效能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提升学科教学效能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在数码环境下,利用数字教材资源实施反思评价是达成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反思评价不仅包括师生对学习内容的回顾与评估,更涉及对教学过程的深思与优化,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法的革新与学生学习策略的改进。理论上,反思评价的实施需围绕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确认学习目标,并将其与数字教材资源相结合,确保学习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设计互动性强的学习任务,借助数字教材的多媒体特性,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及时反馈,利用数字平台提供的即时性反馈机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
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凉州词》一课为例,展示如何在“双减”背景下运用数字教材资源进行有效的反思评价。教师明确了解读课文内容和鉴赏古诗文意境的学习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筛选和整合了适合的数字资源,如朗读音频、背景介绍视频等,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交互式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数字工具进行诗文的朗诵和意境的描绘,学生通过在线平台提交作品,教师和同学可即时提供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数字教材资源的优势,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课后,教师着重进行了形成性评价,聚焦于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与同学探讨学习体会。通过在线问卷和讨论板,收集学生反馈,分析学习成效与不足,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教师反复审视数字教材资源的适用性,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从反思中认识到,有效利用数字教材资源,结合个性化和互动性教学,可以在“双减”政策引导下,为学生提供更为充实和高效的学习体验,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因此得到了更新和提升。通过实践《凉州词》的教学案例,可见结合数字教育资源开展反思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个性化教学以及提升师生互动的积极作用。借助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同时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学习策略,确保学习过程的效能和深度。
五、丰富多媒体使用,拓宽知识渠道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育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教师需运用高效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与吸引力。现代教学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比如动画、视频、游戏、模拟实验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数字教材的扩展资源。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增加信息的表现力和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效果。多媒体能够提供音频、视频、图形、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辅助文字内容的传达。以视听感知为主导,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视频和动画能够提供情景模拟,使得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具体化,生动化。如利用动画片段来描述一段历史,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记忆。以部编版四年级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为例,结合“双减”背景下数字教材资源的有效应用,在讲述延安精神和革命故事时,教师课前准备一段关于延安的历史视频,内容涵盖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视频中刻画了革命先辈在延安生活的场景。在观看视频时,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直观的历史信息,还能够感受到那个时期人民的精神风貌。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使用数字化的教学系统,展示高质量的革命历史图片、地图和动画,将学生带领进延安的山水之间,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体验革命老区的风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教学软件中的模拟互动功能,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虚拟的延安环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仿佛置身于革命时期的延安,进行任务解锁、探索历史信息,体验革命历程,既寓教于乐又深化了教学内容。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源的整合和应用,不仅充分展现了教材内容,也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为学科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吸收新知识,并能够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学生在享受多媒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批判性地思考和分析学习内容。通过上述实践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合理丰富的多媒体使用确实能够拓宽知识渠道,而在“双减”背景下,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尤为明显。
在“双减”政策指引下,数字教材资源成为连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桥梁。数字教材资源的有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创新性地运用数字教材资源,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快乐和深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翔文,黄美健.数字教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22(10).
[2]陈俊蓉.探究数字教材在小學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家长,2023(09).
[3]田恬.语文学科数字教材应用的优势、策略及思考[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一般课题“‘双减背景下数字教材资源学科教学有效应用的策略研究—以南宁市大联小学为例”(批准文号:桂教科学【2022】12号,课题编号2022ZJY112)的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