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

2024-04-23 12:10刘文博
齐鲁艺苑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民族问题认知的重大原创论断,对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及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少数民族电影作为一种极具民族文化属性的艺术形式,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中华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促进了电影艺术实践新形式的探索与开拓,同时亦在探讨其在弘扬时代主题思想、呈现文化“多元一体”、展示民族团结融合等方面的作用,它有利于深入挖掘各族人民共有的文化资源,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236(2024)01-0100-0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性指南。[1]习总书记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民族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民族文化属性或民族地域属性的艺术形式及文化产品,其传播效应明显,对影响受众的文化价值观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民族电影在文化认同方面所体现的作用,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和推动有着相当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少数民族电影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关系

一般普通商品的特质是物质属性,而电影是一种文化产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及传达文化价值观的能力。其中,文化属性是电影的内涵,而传达文化价值观是电影的能动性体现。少数民族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和塑造文化认同的媒介,不仅反映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社会变迁等,同时也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意涵,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的文化传播工具。

(一)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属性与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电影主要是以表现意义和传递情感作为体现其价值的载体,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内容,都是与特定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关于电影的文化属性内涵及如何传递文化价值观,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是传递文化信息。电影作为一种视听媒介,通过视觉影像和声音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受众,电影中的符号、元素和叙事结构,能够传达或隐喻某种特定文化内涵,少数民族电影中呈现的民俗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对于传播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电影中的情感表达也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使文化信息更加深入人心。其次是反映社会文化。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产品或者社会文化的镜像,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思潮和文化氛围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再次是增强塑造文化认同。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娱乐形式,以形象的人物塑造、丰富的故事内容和多样的叙事结构,使得受众在情感、价值观和行为上与之产生共鸣;并以其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终形成一种文化认同的媒介和重要载体。而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作为反映少数民族自身及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及以实物、实景、实事为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文化产品,其文化属性概言之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递在中華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及社会进步与变迁,以及促进基于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概念下,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构成

中华民族是有56个不同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个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相对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背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文化、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包括历史传承、多元一体和文化认同等几个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属性之一是历史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多样,中华文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产物和珍贵遗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这种历史传承基础上形成的。弘扬各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是少数民族电影的责任与担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属性之二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拥有众多民族和地区,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和多样性,中华文化是在各民族文化长期互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多元文化体系,中华文化的形成是各民族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多样性的文化并未背离中华民族作为统一主体的整体认同和归属感,而是各个民族共同努力、相互理解和认同后最终形成的共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丰富的多元性表现。共同体意识的属性之三是文化认同。无论是基于共同的历史传承,还是一体多元的文化表现形式,各族人民都有着几近相同的核心价值观和对中华文化一体的统一认识和认同。

(三)少数民族电影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优秀的少数民族电影能够促进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立与巩固。首先,少数民族电影通过它所呈现的故事情节、场景描绘、人物塑造等方面,展示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所经历的社会变迁。少数民族电影中所蕴含的丰富民族文化意识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已成为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窗口。电影视听语言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助于展示和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其次,优秀的少数民族电影可以通过弘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优秀文化传统,使各民族文化元素在少数民族电影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呈现。因此,少数民族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价值和输出媒介,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形成以及宣传、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冰山上的来客》(1963)、《农奴》(1963)为典型的少数民族电影对于新兴国家政权的稳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后,少数民族电影可以通过反映和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民族整体价值观,助力人民树立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与归属。

二、少数民族电影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文化多样丰富,各民族在相互交流、融合、互动的过程中,最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体系。少数民族电影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弘扬时代主题、凝聚文化多元一体的共识,以及展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融合之上。

(一)通过弘扬时代主题传达国家意识

时代主题是中华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下,基于不同时期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是各民族的共同目标。新时代最重要的时代主题和思想之一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是新时代伟大祖国和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而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体现和力量源泉。[3]文艺的时代性是文艺理论中的重要命题,文艺作品需要反映和展示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象和上层建筑。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4](P121),其强调了文艺作品的最高审美价值标准,即时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这是判断包括少数民族电影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文艺形式的恒量。

民族地区往往因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成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这期间涌现出大量时代楷模和动人的真情实事。少数民族电影在新时代的一个重要题材是以反映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为主题。其审美价值的来源之一,在于以核心价值观为创作导向,通过对真实故事的刻画和宣扬,对人物形象、真实情感以及情节叙事的艺术化加工,体现脱贫攻坚全国各族人民一个都不能少的时代思想。通过视听语言对题旨的刻画,少数民族电影在体现思想性的同时,一方面以大众娱乐产品的文艺形式和电影的媒介作用,建构了各民族共同参与这一时代主题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通过移情和共情机制,从大众传播的角度,加深了观众对脱贫攻坚时代主题的认知,强化了大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电影《十八洞村》(2017)以国家“精准扶贫”的时代主题为核心创作导向,其实证性和形象性兼具。影片以湖南十八洞村的故事为原创背景,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首倡之地为具体实例,是国家精准扶贫五年来伟大成功的形象性浓缩。电影讲述了少数民族退伍老兵通过扶贫工作队的帮助,最终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故事。电影的思想性紧扣新时代的主旋律,但在艺术性上却打破了“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电影惯常采用的边疆故事和阶级叙事的传统结构。尽管《十八洞村》的视听语言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从而呈现出当地文化传统和辨识度,如断交酒民俗、苗歌苗鼓、苗寨风景等,但其叙事体系的核心着力点却是当代农民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现实利益的追求。电影并没有着意于凸显民族关系或民族团结的书写,而是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对接富强、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建立时代主题的民族共同体叙事。影片“立志、立身、立行”的精神内核,反映了主人公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的双重蜕变。对改变命运和美好生活的期待,并不仅仅是某一民族的个别诉求,而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追求和共同愿景。电影中主人公杨英俊的人物形象设计也别具匠心,具有农村居民和退伍军人的双重身份赋予。一方面杨英俊身上具有普遍意义上中国农民的气质,体现在对传统生活状态的安逸追求和保守态度,以及其对真善美的认同和坚韧的内在品格,另一方面复员军人的身份,却又带来了基于国家主体的烙印,体现在对扶贫战役这一国家战略的高度认同和行动支持。电影中对爱国主义传统和中华文化立场的传承,并不在于是否因为少数民族身份而有所差异,而是显现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共享精神确认。以《十八洞村》为代表的弘扬时代主题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于秉持国家立场,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方面的践行和呈现。

(二)强调中华文化一体的共同性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强调中华文化一体的共同性基础上,认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充分尊重多元一体的核心理念是各个民族文化的最大“公约数”,是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角度出发,理解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既是整體与局部的关系,又是不同层次的关系。就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而言,其作为强大的意识形态传播载体,已经被理论界广泛认可。传达正确的价值观是电影在意识形态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要求和审美体现之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天然的民族性,使得电影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和民族地区现实问题的观照必不可少,但是如何强调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如何避免过分强调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亦是民族电影创作面对的重要问题。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历史以来形成的共有伦理观、社会观和情感观的角度出发,践行了文化多元一体的内涵,在尊重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华文化的一体性,从而形成了互洽的叙事风格。中国文化注重伦理观念,其内涵随着时代变迁也在发生变化,传统伦理文化亦对中国式情感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式情感具有内敛、含蓄、克制等特点,它反映了中国文化对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这种文化特点归属于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交流融合形成的文化认同和共同情感认知。

电影《红花绿叶》(2019)讲述了青年阿西燕和古柏之间的情感故事。故事发生在宁夏西海固的一个村落,双方通过相亲而结婚,但是各自都有着不同的秘密和隐瞒,全片以一种平静的方式把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图景在大荧幕上徐徐展开。尽管影片是以少数民族青年的婚姻为切入点,但是叙事结构上却没有格外凸显民族性,电影中的人物偶尔会提到相关民族生活的独特内容,但其作用更多地在于推动剧情的发展,塑造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等功能性体现。影片的着力点在于一对中国普通年轻夫妇面对婚姻和情感波折最终选择共同生活,一起担当的态度,在于打动人心的人性表达。男主人公古柏生活在癫痫病阴影之下,女主人公阿西燕因为未婚夫的意外去世而备受打击。在传统的伦理世俗观念中都有着不堪的过去,二人虽然走到了一起,但是却都彼此多虑,同睡一张床却冷静克制,映衬出中国式情感的隐忍和内敛。老实忠厚的古柏自小生活在西海固这片相对封闭的黄土地上,传统的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在知道了阿西燕之前订过婚后内心的冲突和煎熬无时不刻不在折磨着他,最终导致癫痫发作,而阿西燕发觉这一切后跑回来了娘家。尽管古柏内心充满了对阿西燕喜爱和思念,但是旧有伦理观念的禁锢,依然是他心中最大的障碍。随着剧情的推进,古柏最终冲破了旧伦理观对自己的束缚,完成了对爱情这一美好普遍情感的追求。影片大量使用了素人演员,完美地呈现出电影原生态的语境和美学特点,一方面润物细无声般地塑造了当地民众群像,增强了民族身份认同和审美认同;另一方面,尽管叙事结构中描绘了人物关系以及主人公内心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但是情节却并没有通过爆发和激烈的桥段呈现。故事发展一如剧中人物中国式情感和伦理观的刻画,克制而含蓄。影片的作用还在于通过对中国传统的乡村价值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精神世界的观照,显露出当代中国乡村在历史影响以及现代冲击下的文化自觉和精神提升。伦理观念变化和情感观照,经由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的路径通达,最终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尤其是情感上的共同归属。文化多元一体的概念,不仅含括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的情感呈现,而且是一个更为广泛的范畴,其核心为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和各民族文化的公约数。各种表达整体观和文化公约数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都可以成为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媒介,并起到构筑与巩固文化认同的作用。

(三)构建民族团结与融合的思想纽带

民族团结是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前提。构建起维护民族团结融合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长城,是保持社会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长期以来,民族团结是内化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共同体叙事的核心主题。如何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也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使命担当与内在追求。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者则以文化自觉与民族自信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视听语言描绘的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元素和符号,突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价值观,从而起到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感的作用。建国以来,少数民族电影中展示民族团结的电影题材众多。如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额吉》(2010)与《海的尽头是草原》(2022);根据“玉麦乡姐妹戍边”改编的电影《我的喜马拉雅》(2019)。但是新时代国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如何展示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呈现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巨大变化,如何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引领下各民族的融合和团结,以及如何发挥跨文化和语境的媒介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影《平凡英雄》(2022)是根据救治救助新疆和田地区断臂男孩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了6岁小男孩因为断臂,为了在黄金8小时内得到紧急救治,各民族群众团结协力,不分彼此,跨越1400公里,与时间赛跑,最终创造了生命奇迹的故事。《平凡英雄》以動人心魄的叙事节奏、类型化的叙事形态,既内化了各民族群众团结融合、手足相亲的电影主题,又体现了生命至上和人民至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同时影片也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疆的和平富裕与现代化的崭新形象。影片通过倒计时、制造紧张感等商业化的叙事逻辑,通过视听语言的运用,极大程度上给观众营造了情绪空间,从而实现了电影艺术本体审美价值与叙事主题思想价值的内在统一。同时电影中对文化符号的运用,又赓续了新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和历史再现,如毛主席与库尔班大叔握手雕像的镜头语言隐喻,以及飞机上各族群众共同演唱《娃哈哈》这一经典儿歌的情景呈现,其符号象征无不体现了自建国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坚如磐石的民族团结形象。此外,影片中还特别展示了不常见的“棉花叙事”,电影的开头通过俯拍镜头,描绘了一望无际、丰收在即的棉田,隐喻了新疆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临近结尾小男孩断臂再植手术成功,他的哥哥又回想起自己与弟弟在棉花地嬉戏游玩的美好生活图景,首尾呼应,在当下具有意指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路径

习近平同志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是新时代民族问题和文化问题的思想引领。少数民族电影同时具有文化属性和民族属性,因此它对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考在这一面向下,如何进行新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如何书写和呈现共同体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以确立思想信仰为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信念和信仰的引领,核心是“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5]。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必须首先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五大认同”是创作工作的“纲”,无论电影以何种表现形式或叙事结构来完成,都必须为其服务。

第二,坚持“两结合”艺术实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通过电影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用更加具象的符号、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视觉场景等表达共同体意识,体现文化认同对于创作者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展开论述了“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6],为新时代民族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指针。创作者应该在视听语言上有所追求,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探索共同体意识表达的路径,转化创新,创作上突出“中华民族共同性”这个关键环节,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各民族共通的部分与新时代中国社会相适应,致力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发展的现代文明相协同。在现实题材中开拓新的电影形式与风格,批判借鉴现代电影创作的叙事手段和视听创造方法与技巧,充分运用中华美学的经验和实践总结经验,最终践行文化认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第三,平衡传播内容和语境。少数民族电影在首先创作内容上应该避免过于注重民族文化个别性体现,从而忽视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共同性的不足之处。其次要充分了解媒体融合时代媒介“互动性”的特点,在电影的宣传和发行过程中,注意把握“去中心化”的语境,防止在互动的过程中,个别传播主体在舆论场中发出误解或者故意掺杂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声音,从而制造误会,有碍形成认同和共识。

结语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自建国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涌现出很多优秀作品,这些电影极具艺术价值,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新的时代内涵。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和研究,也应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论体系和框架,进行新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即在传承其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围绕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从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出发,以中华民族文化和情感认同的文化自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

参考文献:

[1]胡敏. 从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 学习时报,2022-03-07(A1).

[2]党建网. 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EB/OL].(2022-07-16)[2023-12-2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8488809233245106&wfr=spider&for=pc.

[3]李志伟,李寅,安宁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写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N].中国民族报,2021-02-26(05).

[4]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6.

[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 汪洋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8-29(01).

[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22-10-25)[2023-12-20].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责任编辑:叶 凯)

收稿日期:2024-02-16

作者简介:刘文博,男,音乐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师资博士后,副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视听节目传播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戏剧影视与音乐传播。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24.01.015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