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腾
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重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体育教师应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谈谈具体策略。
1.通过“成就感”获取,制定教学计划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很容易从电子产品及网络游戏中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虽无法成为学生素养陪伴终身,但是“成就感”的积极作用和效果值得借鉴。笔者借此研究如何能通过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找到“成就感”,在一节耐久跑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找到了可实施的具体策略。
六年级的学生小冯,不爱运动,锻炼过程中遇到困难就躲避。针对这种状况,笔者首先分析了他为什么总是逃避体育运动,究其原因就是身体条件、运动基础相对薄弱,每次练习都需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习惯。其次,笔者发现小冯由于自身运动能力有限,跟不上大部分学生的训练节奏,从而产生了不自信的负面情绪。
针对小冯的问题,笔者在一节分组耐久跑的学练过程中,特意安排他作为四人小组的“领头羊”,带领组员进行规定距离的耐久跑。同時,明确规定了组员只能保持自己的位置进行跟随跑。在跑步开始前,笔者提示小冯可以根据自身运动能力决定跑速,但全程不得出现走的动作,必须保持跑动的状态,哪怕是相对较慢的跑动。
2.保持积极肯定态度,让学生重获自信心
在耐久跑的练习中,笔者也时刻关注这个小组的进展,适时给予小冯鼓励的语言,如“相信自己你可以的”“继续努力保持跑速”等,最终小冯坚持带领组员跑完了全程600米。在结束部分进行课堂小结时,笔者特意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了小冯,对他在学练时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体育精神予以肯定,同学们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在接收到积极的反馈之后,笔者从他的眼神和肢体动作中感受到了他以往所不具备的自信以及专属于这个年龄段男生的阳光气质,这就是通过自身努力被同伴认可、肯定所获得的“成就感”。
作为体育教师,应善于挖掘并利用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其收获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提高学生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