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慧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发生转变,如突破教学的束缚,认识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组织开展跨学科教学丰富课程内容,关联其他学科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融合
语文学科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推动作用,语文教师依据新课标的指引组织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够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带给学生多重感官体验,语文课堂教学也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一、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优势和价值
初中生身心趋于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但是受到年龄的影响,学生缺乏社会阅历,语文教师组织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够引入多种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分析解读学习资料,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若语文教师延续陈旧的教学模式,会压抑学生的天性,限制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跨学科教学的优势,在课下整合教学资源做好课程设计,贴合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在文章的分析解读中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实践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抓住教学契机开展跨学科教学,加强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反馈不断地优化调整,提高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二、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有效策略
1.融合历史知识
比如,初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第25课《活板》,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由四大发明引入,借助课件展示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图片并讲授历史知识,以活字印刷术为例,呈现图片讲解印刷术的诞生过程,创设教学情境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北宋庆历年间毕昇改进了制版工艺,提高了印刷功效,由此引出《活板》这篇文章的学习,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梦溪笔谈》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呈现其中有印刷术的相关记载供学生阅读,在熟知文章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开展深入分析,能够降低文章的理解难度,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再如,教学初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第17课《短文两篇》中的《陋室铭》时教师在讲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其间,可以呈现诸葛庐、子云亭的图片,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探讨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帮助学生理解语句的内涵,感知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
2.融合音乐学科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在讲授古诗词期间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缓解学生紧绷的神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融合音乐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教学初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春夜洛城闻笛》时,在课堂学习中以古曲《折杨柳》为切入点,明确《折杨柳》为笛曲,是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其内容多写离愁别绪,播放《折杨柳》《落梅花》的音频供学生欣赏,结合课下注释解读诗词大意,代入到诗词的情境中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在脑海中浮现相关的画面,学生的思绪跟随音乐的节奏飘远,教师可以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加以引导,“诗中有哪些意向?诗人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从中能够感知到作者怎样的情怀?”鼓励学生自主诵读诗词,联系诗词的写作背景感知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再如,教学初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逢入京使》时,在课堂学习中以一首《使至塞上》的歌曲引入,创设音乐情境唤醒学生对边塞诗的记忆,播放岑参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他弃笔从军的原因,为古诗词的深入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融合,能够为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情境,降低文章、诗词的理解难度,大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融合美術学科
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存在内在的关联,学生在文章的分析解读中能够获得美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融合美术知识创新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在跨学科教学中收获更多的内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教学初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阅读”第18课《紫藤萝瀑布》时,在文章分析过后,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征集以“一树紫藤萝,一段作家情”为主题的海报作品,指导学生以课文《紫藤萝瀑布》为素材,积极参与到海报的设计中,教师要明确海报设计围绕配图、配文、花语这三个板块展开,并提出海报的设计要求,即配图需展现花之美,配文要体现花之韵,花语反映花之情,将其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关联,循序渐进,在美术绘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从配图着手展开分析,明确配图要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引导学生重读文章,教师可以加以引导,“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紫藤萝的?”指导学生围绕花形、花色、花味设计配图。花形要展现整体、花穗以及花朵的形态,结合作者的描绘展开想象和联想,整体以紫色为主,将香气用淡紫色描绘出来,为海报营造出梦幻的感觉,运用通感的手法将嗅觉与视觉进行转换,在设计配图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方法,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接着思考海报的配文,引导学生仔细研读作者描写紫藤萝瀑布的文段,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独特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结合所设计的配图从文中挑选合适的句子作为配文,如“紫色的大条幅上……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引导学生分享选择的理由,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迸溅”“挑逗”,与配图交相辉映,展现一棵充满生机的紫藤萝。在此期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文章开展绘画创作,能够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内涵,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颇有助益。
4.融合数学学科
语文与数学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师联合数学学科开展跨学科教学,将语文知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比如,教学初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阅读”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登飞来峰》时,在课堂学习中由诗题引入,补充背景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在讲解诗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时,围绕“寻”设置问题,“‘寻与生活中的哪一物品的功能类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大胆表述,明确“寻”为古代的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塔高,联合数学学科中所学的现代的度量单位,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获得启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明确“千”并非实写,意为“多”,列举之前所学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区分语文学科和数学中“千”的不同含义,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5.融合地理学科
在新时期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联合地理学科开展跨学科教学,呈现地理地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语文知识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接受地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比如,教学初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阅读”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中《望岳》時,诗歌描述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作者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学生对于登高缺乏经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播放有关泰山的视频引入教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围绕泰山补充相关的资料,引入地理知识的学习,讲解“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呈现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其方位,明确泰山被尊称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吟诵泰山的诗作数不胜数,而杜甫的《望岳》是其中佳作,在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走进古诗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
6.融合德育内容
在新时期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结合学科的特点融合德育开展跨学科教学,在知识的讲授中渗透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文章的分析解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比如,教学初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阅读”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己亥杂诗(其五)》时,在课堂学习中以屈原、张骞、文天祥、郑成功等人物的英雄事迹引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阅读古诗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描绘诗句内容,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以生动的语言展开描绘,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离愁,结合社会背景展开深入分析,代入到角色中揣摩官员的心理活动,接着抛出问题“落红指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来比喻?”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呈现梁启超先生评价龚自珍的名句,感知龚自珍的报国情怀,并播放视频资料《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明确青少年身上肩负的责任,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组织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够带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立足于语文教材寻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通之处,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语文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语文知识的讲授中引入其他学科的内容,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潜力,从中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能够打破对语文学科的刻板印象,在学科融合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学生能力的发展、素养的提升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罗春宇.跨学科主题学习视角下的“地理+语文”教学实践探究—以“长江”为例[J].地理教育,2023(4).
[2]蒋兴超.跨学科学习:入别人“田”,耕自家“园”—从《黄河颂》一课教学说起[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