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多课型教学单元导读课的实践

2024-04-23 13:35陈婵娟
新教育·综合 2024年4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陈婵娟

【摘要】本文以部编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为例,依据导学—导趣—导读—导疑—导行的基本实践路径,通过课前设计学习任务清单导航,创设情境激趣导学,用单元导语导读明确主题,多样任务驱动学习,实践延伸拓展培养能力,达成本课型学习目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导读课;任务清单

单元导读课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新课型,是单元模块教学中的第一课,也是每个单元学习前的“入门课”和“铺垫课”。本课型以单元主题为统领,以解读单元导语为切入点,以提炼单元核心概念为基点,以整合单元核心观点为主线,通过勾画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建构单元知识框架,提出学习困惑,激发学习兴趣,为下一阶段学习做准备。课题组基于课例研究经验开发了单元导读课教学模式,其基本实施路径是导学—导趣—导读—导疑—导行,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其中导学和导行贯穿单元导读课教学始终。本文以部编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为例,就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导读课的实践路径作以下探讨。

一、任务清单导航,先学后教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探索大单元教学,基于大概念、大任务、大主题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通过任务设计,开展合作式、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师由“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认知心理学认为,鼓励学生先自主探索和学习,教师再依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有效建构新知识,从而实现思维、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目标。所以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科学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清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自主预习,借助问题领航、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单元知识内容,整体感知单元整体知识,建构单元知识框架,为接下来的单元知识教学和学习做好知识储备。这也是单元导读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单元学习笔者设计了“课前学习任务清单”,在任务清单中,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开展高效学习。任务一、二通过阅读单元内容,勾画核心概念与观点,补充单元目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了解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聚焦于学习重点。任务三收集明显表达作者喜怒哀乐等情绪,抒发作者情感的古诗词,并在课上做交流展示。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导入和铺垫,让学生更有信心和兴趣参与课堂互动,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和分享学习经验,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和解决彼此的疑惑,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水平。任务四通读课文,标出每个问题有几个要点,页码是多少。思考在通读单元内容后觉得哪一个内容很难理解,结合生活现象谈谈自己的一些困惑或疑问。将自己的疑惑写在清单表格里(表1),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和疑惑来到课堂,有针对性地听讲和学习。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完成的学习清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趣导学

单元导读课作为单元内容学习的起始课,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单元学习状态以形成学习期待。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课本知识抽象化、理论性强的学科特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多样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体验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延伸至后面的具体内容学习中。

本单元导读课教学时,笔者采用了央视新闻视频《2022年温情瞬间》作为导入,视频中呈现了快递夫妇给拄拐残疾人免快递费;交警救下因情绪崩溃想轻生的女子;路人徒手接住坠楼小朋友;摩托车大军运送物资支援重庆山火救灾;女子肩抗老父亲圆梦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91岁老人拾荒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等温情瞬间,让学生讨论并分享:细数2022年的这些瞬间,我们为什么一直在“破防”?哪些瞬间让你“破防”了?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人物的情绪反应,有消极情绪反映也有积极情绪反映,因走失找不到回家路的90岁阿婆的害怕,感觉被全世界抛弃的绝望,老人问店家要不要卖纸箱,店家回復不卖后的失望,再后来送给他后转为惊喜,老父亲圆梦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欣喜等,教会学生要学会调节消极情绪,学会体味美好的情感,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快乐健康生活,为后面课时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三、精读单元导语,明确主题

单元导语是每个单元内容的概括,被安排在每个单元内容之首,通过对单元导语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单元学习主要内容、学习主题、单元学习重难点,以及他们的重要地位等,它对不同单元的学习有着引领作用。

笔者通过让学生阅读单元导语,找出本单元要学习的关键概念“情绪”和“情感”,明确单元学习主题;并围绕关键概念通读单元学习内容,标注出相关主题内容分别分布于本单元第几课第几框。本单元导语第一段中“伴随着青春期的身心发育,我们的情绪发生着微妙变化,既有喜悦欢乐,也有烦恼忧愁”对应单元第四课内容“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青春期的情绪表现出容易冲动、敏感、偏激等特点”;“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学会接纳与调适,我们可以更好地成长”对应单元第四课内容“正确认识情绪的两面性作用”“学会正确表达情绪”“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单元导语第二段中“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我们的情感体验愈加丰富”对应单元第五课内容“情感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特点”;“通过体味美好情感,创造正面情感体验,传递情感正能量,我们逐渐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对应单元第五课内容“怎样获得美好的情感”“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情绪是第四课内容,情感是第五课内容。那么“情绪”和“情感”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有稳定的情绪才会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这是第四课和第五课的关联点,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难点。如何做情绪和情感的主人?这就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另外,基于不同课型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单元知识框架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四、设计多样任务,驱动学习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教育理论,鼓励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索,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问题解决的深层理解,从而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

1.创设任务情境,锻炼综合能力

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增强道德学习能力。因此,设计大单元统领下的任务情境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及情境设计要能够让学生调动和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和“如何表达情绪”版块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朗诵诗词,体味情绪情感”的活动,在课前明确学习任务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分组收集明显表达作者不同情绪情感的古诗词,并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一人朗诵诗句,一人进行表演的方式展示分享学习成果,通过品鉴诗词,体会诗词中传达出来的诗人情绪和情感,通过体悟和演绎诗人情绪,让学生在朗诵与趣味扮演中增加对情绪情感内容的求知欲,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初中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尝试语文和道德与法治的跨学科教学。

2.设计活动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各种资源,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自己逐渐建构、生成的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组织、引导、点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活动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协同展开探索的过程,活动教学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活动,所以在实施教学时教师要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亲自体验,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创造。

例如在本课型教学中,笔者以课题“4.1青春的情绪;4.2情绪的管理;5.1我们的情感世界;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为单位,组织学生展示课前自主阅读成果。展示的学生既有由每组学生在组内评选出来的“最佳阅读小达人”,也有老师在平板上查看任务完成情况时挑选的阅读小达人。通过这个环节既能引起学生对课前任务的重视,又能通过分享汲取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提高阅读课本,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除此之外,笔者还设计了“单元核心知识竞答”活动,学生根据老师课件展示的知识填空题,回答这个内容在课本第几页第几段,其他学生把课本翻到相应的地方并用红笔勾画。通过竞答的方式检测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效果,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竞答中勾画单元核心观点。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达到通读教材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建构单元整体知识框架的目的,同时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3.绘制单元思维导图,形成单元认知

在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对教材进行更充分的剖析,高效整合教材内容,提炼关键知识和核心观点,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制作的流程图,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考虑到课上让学生亲自绘制思维导图会比较耗时,笔者就先拟好了本单元内容思维导图框架,并做了关键词空格设置。通过课件展示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举手抢答,通过抢答填空,完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形成单元认知。

4.小组合作质疑,形成学习期待

新课标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通过展现生活中的情境来导入教学内容,不仅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能够迅速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只有把知识的“根”安在学生自己经验的土地上,才能真正实现意义建构。

在本单元教学“小组合作质疑”活动,笔者首先通过展示真实的生活情境:孩子因为与母亲发生矛盾,情绪崩溃自扇巴掌,引出学生对“情绪失控有什么危害?愤怒的时候如何及时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失控?”等问题的思考,警示自己不要情绪失控,更不要在情绪失控时冲动,要学会调节情绪。通过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建立起关联之后,笔者紧接着抛出问题:你在生活中是否有遇到相似的情况,当时你是怎么想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同的情境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在这些复杂的情境下,你是否有过迷茫和不解?阅读单元内容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呢?引发学生从学习的知识本身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思考,去发现,提出学习困惑,为后面的教学提供备课依据。

五、实践延伸拓展,培养能力

在本课的导行环节,笔者布置了“搜集有关情绪和情感的时政新闻或社会热点事件,并进行简单的点评”的课后任务,一来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为下节课的学习进行案例储备;二来引导学生通过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懂得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揭示现象后的本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单元导读课承担了导学、导趣、导读、导行等诸多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并非是孤立单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导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单元内容;“导趣”激发学生对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单元内容,明确单元框架,形成整体认知;“导疑”启发学生在读书中思考,提出问题,形成单元疑惑,通过疑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行”引导学生拓宽思维、视野,进一步查找资料解答课堂疑惑,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贯通课内与课外,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單元导读课”是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一个尝试,希望通过大量的实践探索,这一模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朱则光.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黎万江.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举隅[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06).

[4]张孟孟.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09).

[5]梁文灿.设置主题情境,在体验活动中深入阅读—《不老泉》导读课教学设计[J].七彩语文,2023(3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口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多课型教学课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HKY14522006)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时政引入策略分析
创新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
用PPT及微视频搞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探讨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