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彬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不仅是学校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更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素养、法治素养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关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很有意义。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策略
为促进学科教学的进一步提升,许多专家学者关注到了“课堂提问有效性”这一主题,并且从多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探究。但是,当前有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仍旧暴露出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其进行策略寻求,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参考。
一、立足学生实际,革新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在事物认知方面仍旧停留在具体表象层面,但其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却达到了较高水平。为了有效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尤其是关注到学生当前身心发展情况,用合理手段满足学生需求。本文认为,满足这一需求的最彻底手段就是革新当前“满堂灌”教学模式,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改变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借助课堂提问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给予学生自由话语权,允许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试错”,增强课堂提问有效性。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引导者的角色,将会更大可能的增进、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我在教学中坚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在讲授《认识自己》这一课时,旨在让学生明白认识自身的重要性,学会认识自己的途径,强化自我认识能力。我在教学开始前,借助问卷对学生现有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学生对这种“抽象认知”的学习无所适从,就有学生明确表示“想学,但太难懂了,不知道怎么学好”。鉴于这种心理发展特质,我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活动主导权交给了学生。我提出问题:“你能在纸上写下你对同桌的评价吗?”学生纷纷动笔开写,待学生写完后,我再次提出新问题:“你能在纸上写下你对自己的评价吗?”待学生写完后,我引导学生与同桌进行交换,对比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是否一致。对比后,部分结果呈现出不一致状态。这时,我引出了教学主题:认识你自己。然后运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呈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教学内容,获得了良好效果。
二、注重提问难易,科学控制频率
任何学科的课堂提问,都必须注重问题难易设计,并在具体提问过程中掌握好提问频率,防止出现“提问效果削减”情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问概莫能外。具体来讲,要想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要在难易问题均有的基础上,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提问顺序,这不仅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可在先前阶段树立学生自信,增强后续问题的解决。对提问频率的控制,不可一成不变、更不可固化而行,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具体开展过程中频率设计和调整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准则。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必须在提问过程中关注学困生群体,善于用合适的提问难度和频率增强其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上《节奏与旋律》这一课时,我先明晰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学会调整自身节奏,掌握融入集体的旋律。为达成这一教学目的,我致力于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起初我先向学生提问:“你能否数一下自己在不同集体中有着多少种身份角色?如家庭中是子女,学校里是学生等等。”学生结合这一问题,积极思考,纷纷发言。然后,我又陆续提问新的问题:“你觉得这些不同身份角色,有着哪些差异?”“当这些身份角色冲突时,你如何处理这种冲突?”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相继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呈现遵循了由易到难的顺序,理解程度更是逐步加深,学生在此基础上逐渐理解了“如何了解自己的节奏,融入集体旋律”,教学达到了目的。并且,在提问过程中,我还进行了一些小问题的提问,如“你觉得这种处理方式对吗?”等,这些小问题旨在调控提问频率,为保持学生注意力提供辅助。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自主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创设一定问题情境,借此将学生尽快带入问题氛围,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理解和解决。当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后,要采取适当举措,不断挖掘学生兴趣点,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总结出主题,教师则负责引导和肯定学生主题总结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帮助学生在树立正确主题的基础上,开展自主學习探究,并致力于学习共同体的打造,合作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必备的“连接环”,而这个“连接环”就是教师课堂提问:运用合理化提问,衔接问题情境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既可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亦可促进课堂提问有效性。
在《和朋友在一起》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打破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出了主题,并引导学生进行了主题总结。教学导入环节,我创设了问题情境:上学的路上,身边有人陪着你一起行走;上课过程中,身边有人陪你一起学习;食堂时间,身边有人陪你一起用餐。那个人,一定是你的朋友。请大家回忆下自己的朋友。谁能讲述下朋友的故事?这一问题情境的呈现,学生兴趣被有效调动,在故事讲述完毕后,有学生直接问道:“老师,这节课我们是学习如何交朋友吗?”我对此做出了肯定答复,并基于此阐释了教学主题。接着,我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先结合课本进行自主学习,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对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分类,然后分别呈现给四个小组,让其合作探究这些问题的解决。最后在学生探究完毕后,我与学生一起进行了问题探讨,圆满完成了教学活动。
四、运用层次提问,讲求问题趣味
在同一班级中,不同学生在不同层面有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具有差异性,必须关注到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需求、性格特征,而不可“一概而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层次提问的主要目的。在层次提问的基础上,更要追求趣味提问,这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讲,要想做到层次提问和趣味提问,必须重视问题具体设计和问题呈现方式,注重用异质问题和鲜活素材进行提问,以达成预期效果。
《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对“信息节食”、媒介素养等知识点提出了需求。我在教学中就立足这些知识重点,用充满趣味的方式进行了层次提问。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我围绕同一主题设计了不同问题,以知识水平为例,我会问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你对媒介素养有哪些了解?”但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我更多地问“你怎么看网络媒介?”这种层次提问,较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再比如,我在进行问题提问时,会利用图片、音乐等进行呈现,用充满趣味的方式进行知识点讲述,如对于正确网络习惯的养成,我借助网络上“小军的一天”案例进行了讲述,批判了小军沉溺网络的习惯,向学生传达了正确网络习惯的具体表现以及养成方法。
概言之,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发挥主体作用,在课堂提问设计、实施、调控、总结等各个环节加以关注。本研究从以上四个角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希冀本研究可为相关科研或教学提供一定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吴雪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教育,2016(10).
[2]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