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沈芳(1983~),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杭州市萧山区任伯年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摘 要:《语文作业本》是为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而编写的辅助作业,是落实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载体。文章以新版《作业本》(三年级上)为例,重点分析以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为总原则,把准《作业本》的诊断点、选择《作业本》的适切点、构建《作业本》的交互点、实现《作业本》的增值点等,巧妙利用《作业本》,结合课堂教学,借助新版《作业本》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创新《作业本》使用的深度整合。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新版《作业本》;整合使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9-0029-06
一、 审视焦点:新版《作业本》现实使用之困惑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学期不仅所有的语文书都是统编版教材了,而且连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中心编写的《语文课堂作业本》,也改名叫《作业本》,去掉了‘语文课堂四个字,更体现了我们这本唯一征订的《作业本》是要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相结合的。”教研组长在期初会议上与大家交流时说道。
新版《作业本》是一本针对课堂学习能力是否落实的考查本。我们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视角,将《作业本》与课堂教学衔接、整合着使用,能让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与目标性,同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所学知识得到有效的训练,不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然而,现实中的使用情况差强人意。
【困惑一】新版《作业本》如何有效整合使用,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在平时课堂中,很多教师在使用《作业本》时存在随意现象,有时整节课都在进行授课而将《作业本》作为回家作业布置,有时单独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主完成,有时课堂内做到哪算哪,具体使用情况见图1。可想而知,《作业本》的使用必然与教学相脱离,同时使用的形式也非常单一,纯粹就是为作业而作业。
图1 学校语文教师使用《作业本》情况调查
【困惑二】新版《作业本》如何有效整合反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教学反馈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而《作业本》既有鉴定评判、激励发展,又有迁移拓展、过渡导向功能。但在教学实践中,新版《作业本》的作业情况往往被简单化为“对”与“错”的问题,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丧失了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等逻辑推理能力锻炼的机会。
二、 思考原点:新版《作业本》编者设计之意图
面对新版《作业本》使用的困惑点,让我们从作业本的使用联想到了编者的设计意图和它的编排序列,从而在深度学习视角下,进行“教—学—评”的深度调整与不断变更。
(一)明晰新版《作业本》的编排意图(图2)
图2 新版《作业本》编排意图
1. 导思: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作业本》题目较多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如《一块奶酪》一课第3题:“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呢?”这道题目的就是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知道思考哪些方面才有价值与意义。
2. 导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作业本》从不同角度结合课堂教学教给学生学习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如《小狗学叫》第2题:“读故事,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这个单元是策略单元,最主要学习的语文素养就是一边读课文,一边猜想,学习预测的方法。学生在课堂完成了“感知、理解”,课堂上利用《作业本》习题将“巩固、运用”落到实处。
3. 导行:指导学生行动的方式
《作业本》上的练习还对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有所要求,以学习小伙伴的姿态告诉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三上“语文园地七”的“展示台”中的三个泡泡“我摘抄了表示颜色的词语”“我在摘抄时注明了出处”“我摘抄了生动的语句,还写了感受”,来引导学生完成“我的摘抄卡”。
4. 导教:改进教师教学的行为
《作业本》编者的意图就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既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又重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还渗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作业本,从预习中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课堂重难点,进而改进教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更好发展。
(二)明确新版《作业本》的编排类型(表1)
1. 重在基础:“理解记忆式”习题的设计
这类题目在三年级的作业本中占的比重较大,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思、掌握解詞技巧。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三题:“读词语,按要求分类。”又如《古诗三首》一课第四题:“默一默,记一记。”于无形中落实了词语的理解、古诗词的背诵记忆等。
2. 突出实用:“方法迁移式”习题的设计
翻看新版《作业本》的作业设计,体现注重“教师教”向注重“学生学”的理念的转变。围绕着相关的课文教学目标,学生学以致用,可以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完成本课课文以及略读课文学习,可以真正做到授学生以“渔”,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
3. 实现通用:“思维发展式”习题的设计
不难发现《作业本》主要由“字词理解”“方法迁移”“拓展学习”三个板块,决定了其不再只承担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职责,还可以成为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贯穿课堂的主要线索,展现其不仅仅是“作业”的重要价值。
4. 确保深入:“情感文化式”习题的设计
统编教材课文很重视人文性与传统文化,向学生传递真善美与爱国情感。在三上《作业本》中常有这样的小练笔,例如《不懂就问》中的第2题,结合课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对“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理解,类似这样的小练笔,可以进行随堂小练笔,把自己的感悟与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在表达中既提升文字功底,又促进情感提升。
5. 凸显趣味:“自主多样式”习题的设计
新版《作业本》的题目设计倡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借助小组合作、同伴交流互动、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在交流中合作探究共同解决疑问,将新版《作业本》变成学生实现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载体。
三、 践行基点:新版《作业本》整合教学之策略
根据新版《作业本》设计的特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程的设定,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对新版《作业本》的题目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统筹与分配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预习是很重要的环节,那么《作业本》使用要从预学环节开始。
(一)打破单一,巧用《作业本》的目标点
1. 导学:掌握生字词语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一篇文章,预习过程中首先需要流利地朗读课文,扫清字音、字形的障碍。新版三上《作业本》就非常好地设计了一些字词巩固练习。
(1)改变重复机械,指向个体自主发现
我们对比三上新旧版本《作业本》可以发现,旧版本只是简单机械地将要求会写的字描一描,写一写,而新版本的设计很好地将每课要求会写的十几个生字,根据学生的起点,归纳出重点难点的字,并以小泡泡的形式加以提示,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能够自主完成。同时根据自己个人实际掌握生字书写情况,有针对性地写自己容易写错的生字,避免简单机械地重复书写。(图3)
图3 新旧《作业本》会写字题型对比
(2)打破单一模式,指向多维语文能力
在旧版三上《作业本》中字音字形类的题目形式单一,多类似于“看拼音写词语”或者选择正确读音字形类的题目,最终学生的能力培育方向也单一。新版三上《作业本》最大的变化是此类题目大幅度减少,编者精心设计了表2中的五类题目。
这五类题与旧版的《作业本》比较,是将音形义的考查放入一定的语境之中,提高了理解、分析、判断、辨析、表达应用这些深层次语文的能力,并能够不断深化学生的高阶思维。
2. 导行:获得预学支点
仔细审视新版三上《作业本》中的练习题目,笔者还发现,它为学生预学文本提供了更多的“支点”。如三上《作业本》第92页《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第2小题要求“选用下面的词语,写一写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作业中提供的“战斗非常激烈、镇定”等9个词语,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了主要内容,向学生提供了一种“利用关键词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一种概括能力,是中段学习的一个重点难点,更是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业本》为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提供了很好的“支点”,在预习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支点与拐杖帮助学生在预学的过程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对比图式支点,输出内容
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作业本》P27页的对比式表格。找出每次看到的内容以及想要表达怎样的愿望?通过这张表格图(图4),学生填写起来非常容易。
(2)枝状图式支点,梳理内容
三上《作业本》中有较多的枝状式思维导图(图5),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简洁地厘清思维,学生可以借助一张张思维导图和枝状图进行整理,使得课文主要内容了然于胸。
(3)流程图式支点,疏通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厘清课文发展的顺序,能够按照顺序用思维导图将课文主要内容表现出来,三上《作业本》设计了流程图式的支点(图6)。这些流程图需要填写什么,都需要经过仔细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利用概括关键词和提炼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 导教:把握教学目标
(1)整合:引领单元整组教学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指向阅读与表达)的双线结构进行编排。(表3)针对各单元主题,笔者在学期初始教学中,便将课文、课后习题、《作业本》、园地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明晰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利用《作业本》习题进行巩固,节约了教学时间,直达语文要素的养成。
(2)前置:形成教学“主问题”
统编教材很大的特点就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还是很清晰。笔者将单元目标与《作业本》相关习题前置,形成每课教学主问题,使得语文课堂高效起来,《作业本》习题作为课堂巩固的补充。
【案例呈现】三上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重难点: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體会别样的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
《作业本》知识点:【作业本P2第6题收藏屋】我要把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抄下来。
突破重难点主问题设计:
★比较两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①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所有事物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二)教学整合,活用新版《作业本》的适切点
1. 理解:习得方法,促进思考
整体把握“文本的感悟、方法的习得和作业的练习”,找准指导的最佳“适切点”,设计简单清晰的教学思路,给学生创设最优的学习路径,研究作业本中的题目的同时,引导学生灵活有效地思考与答题,通过实时反馈,促进深度学习,从而高效能地掌握每篇课文的语文要素点。
2. 运用:巩固方法,自主探究
三上《作业本》中的作业设计是针对文本重难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特别是统编版每篇比较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我们都可以把《作业本》中的练习巧妙地与课堂教学过程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学习、练习、巩固、内化的过程。
【案例呈现】三上第4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作业本》P40:《兔子的名片》预测方法运用习题
设计说明:1. 课堂教学预测—方法一:读题预测;方法二:联系生活;方法三:看插图(通过课堂教学旁批来实现方法的学习与渗透)。2. 《作业本》巩固本课方法(学生掌握方法后,通过相对应策略的课外阅读进行巩固与提升)。
3. 练笔:情感升华,价值认同
对待《作业本》上的练习要从整体出发,根据学生学情、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进行整体优化。(表4)《作业本》中的题目精挑细选,细细斟酌,它还注重渗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师在课堂上对习题板块进行衔接、整合与重构,就可以让课堂更高效,特别是利用好小练笔,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情感升华、价值认同。
(三)学习提炼,沿用新版《作业本》的交互点
1. 补白: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位于三上《作业本》中的泡泡语大多以“我发现……”形式出现,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将省略号进行补白。
【案例呈现】《司马光》教学设计片段
师:(学生自读后出示《作业本》泡泡语)“我发现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不同”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发现它是小古文,跟平时课文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很多意思需要我们理解。(师相机板书)
师:赶紧把你们的发现补在省略号的旁边吧。
2. 涵泳:探寻语言精妙秘诀
三上《作业本》习题在课文语言的精妙处都会出现摘抄的要求,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图7)《花的学校》(图8)《父亲、树林和鸟》等以激发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品析、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妙与灵动。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相关习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推敲语言,丰富文本的内涵,也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
3. 拓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每页《作业本》的最后,都会有一些延伸型习题(图9),这些都是教学的最佳拓展资源,能很好地进行文本拓展。我们利用好这类题型,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延伸与拓展,运用口语、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就能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实践园地,使得语言文字训练更富有实效,促进语文要素与素养的全面落实。
图9 《语文园地》综合习题设计
(四)纵横交错,实现新版《作业本》的增值点
1. 体现“厚度”,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
学生人手一本新版《作业本》,使用频率一周3次左右。学生完成各项习题,是主动接纳新知识,运用已有的能力对新的文本进行认知、思考、巩固的过程。每个星期长期地坚持下来,良好的预学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2. 打造“温度”,减轻学生繁重课业负担
教师在使用《作业本》中,可进行适当的整合与重构,课前、课中、课后合理精当地运用,达到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的效果。有效地整合了教学,学生完成作业就轻松了,“幸福感”也将随之提升。
3. 提升“效度”,题目驱动提高课堂效率
《作业本》题目的设计为教学做一些基础准备,课前完成的作业是教师不需要“教的”,而暴露出的问题才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同探讨、共同解决的主要问题。课堂时间被大大节省下来去解决更重要的问题,挖掘更深刻的内容,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四、 内涵剖析:新版《作业本》生本变革之深化
在运用三上《作业本》于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惊喜地发现,《作业本》中的习题不仅作为一种精选的教学素材为教学提供了方向,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学材,拓展了学生的能力素养,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某种程度上有效促进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在研究过程中,也有一些新的问题引起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处理好作业“激励”与“纠错”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看待“引导教”与“自主学”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将“不同学情”与“分层作业”有效统一起来……所以这一切,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腳踏实地地慢慢摸索,关于《作业本》与教学相整合的研究,这只是一个开始,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去实践。
参考文献:
[1]曹爱卫.低年级语文这样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