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巧
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不足
图片史料教学的观念偏离。所谓观念偏离,是指历史教师对图片史料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对图片史料教学的方法、策略缺乏研究,导致课堂上图片史料教学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对图片史料的运用策略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了证明既定结论,对图片史料随意剪辑,看似“史论结合”,实则“为证而证”,与“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二是不能对图片进行深入解读,发挥图片史料的作用。为了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大量使用图片史料,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图片的播放,而缺乏对图片的深入分析,无法起到“以图证史”的目的,更谈不上思维能力的锻炼。
图片史料教学选择偏离。在历史教学中,史料如海,图片史料的精心选择是进行图片史料教学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際的历史教学中,图片史料选择不当,导致滥用、误用图片史料现象时有发生。如:选择的图片数量过多,给课堂容量带来压力;选择的图片典型性不足,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选择的图片不符合课堂教学的主题,导致教学目标难以达成,等等。
图片史料内涵挖掘偏离。史料服务于课堂教学,通过对史料的辨析与内涵的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对图片史料内涵挖掘的不足与偏离,部分教师缺乏对图片史料的深入了解,缺乏对图片形成背景、作者立场、情感指向的分析,缺乏对图片史料教学策略的思考,使得对图片分析浮于表面,不能够挖掘其特定背景下的深层次内涵。
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历史学家认为:图片史料作为一种特殊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珍贵的视觉信息,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人、事件和环境。它们可以捕捉到当时的场景、人物表情、服饰、建筑等细节,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时间段的真实面貌。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些图片,我们可以获得更直观、具体的历史资料,以及对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图片史料是对档案材料的补充、充实和完善。由于年代太过久远,许多的文献都在时代的发展中出现了断裂和破损,不能还原真实的历史。所以,通过图片史料证明这段历史是真实可信的。不仅能够为文献中所记录的史实提供一个补充的证据,而且能够为历史和事实的真实性进行佐证。
有利于激发情感共鸣。历史学家认为:照片是一种无声的见证人,对于展现历史、见证历史具有无声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力。历史教学中,图片史料能够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图片史料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之间的情感共鸣。所以,在讲授部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图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有利于塑造“历史现场”。历史具有时代性,现代的同学面对多时代的历史在认知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史料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去理解那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图片史料”就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所谓的“历史现场”,就是指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人、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存在方式。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找到这些“历史现场”,那么学生就能在“历史现场”中发现一些自己不能直接看到的东西。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相关事物的认识会更深入和全面。
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是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有效的图片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对图片进行有效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以及历史思维。同时从新高考历史课程命题趋势来看,传统的文字型材料逐渐向图表、图片等多样化形式转变,高考命题也是紧紧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2019年至202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每年考试都有2~3题考查图片史料试题,其考查类型有历史地图、表格、漫画、柱状图,总分都在15~21分。因此,图片史料的教学既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也为学生高考作出科学的指导。
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为了规避图片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来挖掘图片史料的最大价值,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为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在这一阶段历史发展进程中,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传播至我国,获得快速的发展。外来的佛教为什么能够在我国迅速传播,传播的过程是怎样的,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有着怎样的精神内涵……这些问题都是普通高中学生认知的难点,同时,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还能折射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脉络,因此,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笔者以佛像为主线,来分析这一时期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阶段特征。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笔者采用了图片史料的教学方法。在历史图片的选择方面,注重图片的典型性。这一历史时期与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紧密相关的就是各地石窟的修建,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关于石窟的图片很多,如果一味列举众多石窟图片不加筛选,很可能出现主题重复的图片,也不能对图片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选择典型的、代表性的图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教科书上已经有一幅“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佛像”(约500年以后),这是北魏晚期的雕像代表。仅仅一幅图片缺乏对比很难让学生去体会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阶段性特点,需要在时间上、地理方位上去挑选不同时代的佛像,让学生从佛像的对比中去挖掘历史的动态发展。除了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外,笔者还准备了另外两张图片,一幅是敦煌莫高窟第275窟,这是北凉时期修建的早期代表性洞窟,另一幅是敦煌莫高窟第130窟盛唐时期的佛像。
一般来说,一幅图片所包含的信息往往是图片中所呈现的直观信息、图片所处的时代背景、图片所具有的史料价值。因此,在分析图片史料时,要从这几个方面逐一分析。以本课的三幅图片为例,首先分析图片蕴含的直观信息。这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从佛像的面部特征、发型、服饰、姿势等方面来观察,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说明三幅图像的直观信息。
第一组:敦煌莫高窟中修建于北凉(397~460年)的第275窟西壁的交脚菩萨像,所在地敦煌位于如今的甘肃省,位居中国西北。从坐姿来看,双脚交叉。从服饰来看,上身袒露,胸前挂着璎珞,肩膀披着大巾,腰间为翻边羊肠裙(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的服饰);从面相来看:面部比较圆润且略长,圆眼长眉,鼻梁较高,上嘴唇偏厚,下嘴唇呈半圆形。体态比较健硕。从神态来看:神情比较庄重和宁静,威严中透着肃穆,其造型、服饰都表现出明显的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具有十六国时期造像的显著特点。
第二组:北魏时期修建的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佛像:从坐姿来看,多采用结跏趺坐,这是圆满安坐之相,又称“如来坐”“佛坐”。从服饰来看:身着宽袍大袖袈裟,与北魏前期偏袒右肩式袈裟不同。从面相来看:面部较长,鼻翼较之前更宽,鼻梁狭窄,高度降低;较为清瘦,脖细肩窄,体态比较修长;从神态来看:表情比较温柔可亲,带有微笑,于宁静中透出慈爱。
第三组:盛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第130窟佛像:从坐姿来看:倚坐像。从神态来看:头部略微下俯,双眼微合向下视,脸上略含笑意,神情庄重慈祥。给人以结实和厚重感;从面相来看:额头方中带圆,脸部丰满圆润,嘴唇外凸,偏厚,鼻梁也变为凸形鹰钩鼻,鼻根高,鼻梁窄。
在了解三个不同时期佛像的造像风格后,学生要尝试分析在这三个不同时期佛像的造像风格不同的原因。李惠东、张舒在《敦煌莫高窟275窟和130窟主尊造像面部特征研究》中指出:“一定时期的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从第 275窟西壁主像弥勒菩萨造像的正面、侧面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通过测绘数据比较其与匈奴人种族特征符合度……”不同艺术风格源于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第一组图片敦煌莫高窟第275窟交脚弥勒菩萨像大概修筑于北凉时期。北凉是十六国时期由少数民族匈奴建立的政权,统治范围位于今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的一部分,地处中国西北。由此可见,佛教在传入我国的早期,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佛像的造型已经发生变化,带有匈奴人的种族特征。同时,服饰和神态也具有明显的犍陀罗雕刻风格。第二组图片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佛像于北魏宣文帝为其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修建,“随着迁都的完成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石窟造像的风格也逐渐演变为以中原民族文化为主,所以这时候开凿的佛像就体现了中原人的面貌特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讲汉话、穿汉服、通婚姻、改汉姓……推动了少数民族在社会习俗方面进一步地汉化,深刻地影响了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的佛像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前期的佛像产生巨大差异,无论是神态、服饰、面部特征都比较典型地体现中原人的特征,特别是“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式的服装体现了明显的汉化风格,这是政治的变革在雕刻艺术上的反映。第三组图片敦煌莫高窟第130窟的“南大像”修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处于盛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唐代佛教造像以其气势宏大、色彩富丽、造型的真实生动及民族化的风格为主要艺术特征。”从佛像的面部造型看,其面部特征典型反映唐朝本土人群的特点,即东亚蒙古人种,说明这一时期佛像雕刻艺术进一步本土化。从佛像的神态来看,不同时期也有其特点,经历睁着眼睛微笑、闭着眼睛微笑、闭着眼睛威严三个时期,而盛唐时期逐步确定“闭眼威严”的造型。佛像神态的背后所反映的是盛唐时期开放包容的状态,随着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艺术也呈现出文化的自信,在将外来的佛教逐渐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皇权的威严也逐步融入艺术创作之中,所以佛像告别之前的亲和,更多突出威严与崇高,适应皇权强化的时代要求。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推移,佛像的风格带有典型的时代特点,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三幅图片的主题都是佛像雕刻艺术,但分属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因此可以用于研究佛教在我国传播的情况,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特征,了解佛像传播中“化梵为胡”到“化胡为汉”的过程,历史的动态发展通过佛像的变化得以直观地展现,体现外来佛教与本土儒家思想融合的过程,展示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三幅圖片都是雕刻艺术,据此可以研究我国的雕刻水平以及艺术审美水平,以此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三幅图片反映魏晋至隋唐时期佛像雕刻的广泛性,通过佛像特征的变化研究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
综上,通过对三幅石窟艺术图片的鉴赏,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三国至隋唐时期佛教文化的传播情况,也说明这一时期佛教的盛行,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传统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在这一时期受到冲击,到隋唐时期形成三教合一、三教并行的局面,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益本土化,而儒家文化也在冲击中与时俱进,最终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在高中历史运用图片史料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图片史料的功能及运用价值,正视当前高中历史图片史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图片史料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和加强教师图片史料的教学能力”等两个方面,确保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既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又能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历史课堂,从而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