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董慧慧,女,汉族,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摘要:网格化治理是近年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创新实践形式,网格员作为解决群众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人员支撑着社区网格化治理运作。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网格员队伍建设缺乏专业性和合理性,因此亟须优化基层社区网格员队伍建设,不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网格化治理;网格员;困境;队伍建设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基层社区治理则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网格化治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治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1]
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是以统一的社会管理以及数字化平台为基础,将社会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明确各网格管理人员职责,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构建的一种监督和处置相互分离的管理模式。网格化治理的本质是建立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与自下而上的社会自治双向互动、管理与服务相融合的多元治理模式。[2]
作为网格化治理的行动主体,网格员按照 “细化网格、全责管理”的工作模式,对网格中的人、事、物等进行动态化管理工作,承担上达社区、下联居民的工作任务,满足社区多元化、碎片化的服务需求。
一、社区网格员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分析
社区网格员的工作绩效直接影响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居民对基层社区的认同感,更深深影响网格化治理机制的运行效果。网格员在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要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还要收集社情民意,做好 “上情下达”和 “下情上传”工作。
(一)作为巡查员,收集社情民意
网格员作为社区的巡查员,通过日常网格巡查和走访,及时发现和记录社区相关问题,包括发现社区设施漏洞、征集居民社区建设意见、建立社区人口管理档案等,并将问题上报反馈给社区信息中心,确保居民诉求得到真正落实,做到大事不出 “网”、小事不出 “格”。
(二)作为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
网格员作为社区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要充分发挥 “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切实协助解决社区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对社区矛盾给予高度重视,反复做工作就地解决邻里小矛盾。[3]同时及时受理社区下发的具体任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逐一核实,对事项的办结情况进行回访。
(三)作为宣传员,加强政策宣传
网格员作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在管辖网格内定期开展社区法制和治安宣传工作,向居民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惠民政策,也向居民普及社区治安防范知识、预防电信诈骗知识等。另外网格员利用公告栏、海报、广播等形式向居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伦理教育,增加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熟悉度和信任感,彰显社区治理的 “人情味”。
(四)作为组织员,动员居民参与
网格员作为社区建设的组织员,负责组织開展居民大会、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统筹协调社区各项工作等,共同处理社区日常事务,确保社区协调运转。同时在社区组建爱心帮扶团队,对社区中的孤寡老人、特困儿童、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关怀服务,促进社区正能量传播。
(五)作为信息员,提供社区咨询
网格员作为社区资讯的信息员,需要及时采集、整理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关系社区居民切身利益方面的相关信息,不仅在空巢老人、低保家庭等特殊群体照顾方面提供有效帮助,更要在社区活动、商铺信息、医疗服务等方面不断更新最新消息,使社区各方面的信息井然有序地被储备和更新,真正为社区精细化治理提供现实支撑。
(六)作为监督员,督促社区事务
网格员作为社区事务的监督员,通过不同途径完成对社区居民的回访,考察社区居民的诉求是否得到满足、矛盾是否得以化解等,及时将居民反映但未解决的问题反馈给社区。同时不断完善社区监督机制,督促检查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在网格内发现、整合和解决居民诉求和问题。
二、网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层社区实施网格化治理以来,有效解决了基层管理宽、松、软、弱等问题,打通了政府基层治理 “最后一公里”,切实提高了服务质量。然而在网格化治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网格员队伍建设仍然暴露出网格治理形式化严重、专职网格员比例较低、专业能力较低、待遇保障不到位、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
(一)网格管理形式化严重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实行网格化治理的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地方发展水平,而是简单地照搬先进地区网格化治理的经验,严重忽略本地社区的适应性问题。当前网格化治理执行的形式化严重,制度执行刻板,很多地方只是片面地依据制度要求向上级反馈信息,通过文件表格、签字盖章等表面形式应付上级督查,没有真正站在群众角度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同时部分地区在实际运行中过分强调所有问题处理都要体现在网格闭环中,网格划分层级过于细化,过于规定网格内户数、人数的标准要求,打破居民小区的固有单元,没有充分考虑基层工作便于管理、方便群众等情况。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只是被动地承接这一 “任务”,或者说是 “为了网格而网格”,极易使网格成为一种负担。
(二)专职网格员比例较低
社区网格员的专业素养、技能水平、沟通能力等方面与网格化治理成效息息相关,但由于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各地专职网格员仅占总人数的极小一部分。大多数县市区网格员为兼职人员,一般从现有社区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基层辅助人员中选任,由于社区网格员队伍构成杂乱,容易导致网格化治理的各项措施不能有效落实。而且大多社区网格服务在事件类型和内容的分工上存在交叉,多数部门受理的工作往往属于同一类事件,专职网格员队伍无法有效建立,导致社区治理陷入混乱,居民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能力
目前基层网格治理工作人员学历和职业能力普遍偏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理念。大部分网格员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专业能力不足,对网格化治理的管理方法和社区的整体情况熟悉程度偏低,再加上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极其复杂、烦琐等,导致网格员难以适应网格化精细化的治理工作。同时社区网格员缺乏针对性、专门化的专业培训,对于基础信息采集、政策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社情民意收集等内容缺乏系统培训,大部分社区网格员一个季度或半年才参加一次专业培训,没有针对性地按照网格员职责形成专门化培训板块,导致网格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治理能力。[4]
(四)工作负担沉重,待遇保障不到位
由于社区网格化治理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网格内公共服务内容包括党建服务、民生保障、文明建设、志愿服务、社区治安等多方面,网格员分配的权力和资源有限,日常工作量繁多机械且琐碎,使网格治理工作者负担沉重。除此之外,网格员大多由乡镇政府或社区公开招聘,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确定待遇,收入在当地处于偏低的水平,其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网格员考评激励不合理,在提拔任用方面没有形成能上、能进的升职通道,难以体现 “能者多劳”的原则,严重影响网格员工作的积极性。
(五)人员流动性大,供给不足
绝大部分社区仅能配备极少数网格员,与繁杂的工作量相比,待遇没有得到切实保障,导致网格员岗位留不住人才,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基层工作者在本职之外兼任网格员,身兼数职的现象非常普遍,其工作范围由专人单项转向为一岗多责,造成自身精力与工作量失衡,大多数工作者明确表示不愿意在网格员岗位上继续工作。低工资待遇、高工作量的现状加速了社区网格化治理人员的流失,网格员队伍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岗位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供给不足。
三、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网格化治理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及素质提升是实现社会网格化服务治理的最大保障。在构建社区网格员队伍时,除了要对人才结构进行优化外,还应该对各个部门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培育能够适应社会服务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才能更好地提高社区治理效能。
(一)优化社区网格的治理模式
针对解决网格化管理中行政性倾向,需要各社区之间加强联系、统筹协调,在辖区范围内建立高效的网格化治理机制。[5]在社区内加强相关部门的有效协同,有力推进部门业务协调、信息共享,实现社区网格治理上下联动。通过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压牢压实社区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并严格执行网格员事务清单制度,以规范化的管理强化工作保障。[6]网格员要适当剥离擅自加压的事项,严格遵循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为网格员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和条件,提高社区网格员的整体服务层次和工作水准。
(二)构建严格专业的培训体制
社区按照 “定期普训、有需专训”的原则,统筹组织社区工作者、行政人员、网格员等进行岗位培训,持续提高网格员素质,以适应社区事务繁杂、任务增加的动态服务需要。充分调研了解社区网格员的需求,制订需求本位的培训计划,細化不同专题的培训内容,邀请专业人士对政策法规、理论知识、服务指南等进行讲解,对网格员开展业务培训和专项技能训练,全面提升网格员的能力水平。[7]建立培训的监督和长效机制是社区网格员队伍建设的着力点,通过定期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业务知识和能力测试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跟进,将培训情况作为网格员考核依据,确保培训达到真正目的,有效巩固培训成果。
(三)健全考核工作的规范机制
社区应重视网格员日常绩效考核工作,着力探索完善网格员星级管理办法,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将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到最大限度,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善于管理的优秀网格员队伍。[8]
社区以建立工作实绩为考核目标,采用星级管理为考核形式,针对网格员在出勤到位、工作年限、服务态度、职责履行、群众认可、社区贡献等方面设立考核指标,采取百分制算法给予相应分数,每一季度开展一次星级评定。星级评定的标准为:91—100分为 “五星级”,81—90分为 “四星级”,往下依次每少10分减一个星级,最低星级为 “一星级”。网格员的星级评比与岗位奖励酬劳、补助福利、晋升通道相挂钩。对于考核优秀的网格员,应在组织发展、公务员招录等方面予以优先推荐,也可给予适当奖励并推荐进入社区委员会作为后备干部;对于考核不合格或违法违纪的网格员再次进行培训管理或依法依规解聘。根据社区岗位要求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不断增强网格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事业归属感,不断激发网格员队伍的激情与活力。[9]
(四)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推动社区工作最有效的手段,社区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以各种不同的激励方式和更灵活的奖励方法建设社区网格员队伍。一是提升社区网格员的薪酬待遇水平。在合理的工资和福利标准内,建议政府增加财政支持和投入,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础,着力提高网格员的岗位津贴和工资待遇,减轻网格员的生活压力。二是完善社区网格员的分层奖励机制。社区根据网格员的岗位职责设立灵活的奖励制度,基于星级考核管理办法对考核结果进行分级,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激励,并且注重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网格员队伍内部形成竞争模式,激发网格员创优争先的内在动力,提升网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网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着力解决基层社区网格员难招、难干、难留的现实问题,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网格员队伍能够更好地服务基层社区。
四、结束语
网格员是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核心,网格员队伍建设是社区治理最大的保障,加强基层社区网格员队伍的建设是社区网格化治理的重中之重。
基层社区网格员队伍可以有多元化的构成,使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通过不同群体的互相磨合与学习,既能提高队伍战斗力,也能使队伍具有造血能力。网格化治理的队伍应由基层机关力量、党群力量、基层自治力量、企事业单位等共同组成,将基层民主建设嵌入基层治理中,既能提高基层政府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水平,也能促进基层民主的发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2] 张鸿飞.城市环境网格化治理的法律机制探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5:26.
[3] 赵伯艳,曾淑秀.网格员在社区网格化治理中的 “小角色”与 “大作用”[J].三晋基层治理,2022(03):55-60.
[4] 钱郸霓.提升网格员媒介素养的意义与路径[J].传媒,2023(04): 81-82.
[5] 马玉涛.昆山市社区网格员队伍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22.
[6] 刘海琴.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破解网格员管理难题:以太原市网格员队伍建设为例[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2(04):78-80.
[7] 黄艺燕.安溪县湖头镇网格员队伍建设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22.
[8] 邱玉蓉.浅谈加强社区网格员队伍建设[J].安全与健康, 2022(12):51.
[9] 郝珊珊,陈阳.社会治理理念下的执行社会化:以执行网格员的制度角色塑造为视角[A].上海市法学会;《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3年第4卷:枫桥经验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文集[C].上海市法学会,2023:29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