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24-04-21 01:39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丁子涵
家长 2024年8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语言表达阅读教学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 丁子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交流的领域也更加广泛,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知识涵养,也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中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学科,是重要的语言培养途径,教师应当有效地利用中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讨论了中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以上讨论内容对具体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由于中小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因为某些知识不清楚而失去对语文学科的自信,感到学习语文具有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经验,又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缺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共性,能够更迅速地掌握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获得长期发展。

(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具备大量的基础语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传统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常常会安排大量的书面写作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本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学习负担。具体而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要使他们在掌握了新的知识后,能够用有趣、丰富多彩、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表现,以此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视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一直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普遍不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片面地认为只要语文学习成绩好,就充分体现了学生语文能力的优秀。正因如此,部分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语文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许多刚刚进入中小学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在有限的语文学习时间内,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对自身综合表达能力的发展。虽然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对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成绩、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但限制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师生角色定位存在不合理性

在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师生角色定位不合理的突出问题。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还比较小,自主意识不强,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关注,仍倾向于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学生被动地参与和跟随。教师的工作安排和指导活动来源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不够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够重视,导致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抑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更难获得语言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锻炼,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

(三)教学模式僵化,方法守旧

语言表达是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重要工具,其可以在文字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良好的桥梁,将语言知识潜移默化地传达给每一位读者。然而,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喜欢过于机械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固定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以最快、最短的时间完成语言学习实践目标。这样淡化了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直接灌输和教导学生一些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正确用法、解释和方法,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和空间,学生很难真正地、积极地融入课堂。从长远来看,教师的教学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教学效果。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表达欲望

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语言练习。但是语言练习相对枯燥乏味,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很难融入其中。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的方式,在民主活跃的氛围当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改善学生不敢表达、不主动、不积极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表达欲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花的学校》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如果气氛太过于压抑,可能会让学生感觉到紧张,甚至会让学生觉得知识枯燥乏味。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口,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内容。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表达、分享在课堂学习当中的收获,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中进行积累的。所以,要想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在雨天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下雨时外面的环境,然后让学生通过语言来描述下雨时的环境特征,并让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语文知识说出关于雨天的诗句,通过创建生活化语言教学环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

综上,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良好氛围中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敢于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营造的氛围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当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一种熟悉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学习所具有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对知识的渴求程度较高,因此,教师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中;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使每个学生都有被人看重的感觉,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针对课程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营造集体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团体中主动地探究新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向其他同学学习。

例如,在学习《猫》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入小组讨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和探讨问题,如和大家一起探讨猫的特性,或者是关于猫的种类等。这样,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想象去解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答案将会变得更加丰富,每个人对猫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大家都能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一些关于猫的知识。这种讨论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如,开展小组讨论教学,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提高生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生生互动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更加深入地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这篇文章在描写人物时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及作者在书写文章时想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借事喻人的修辞手法,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三)以评促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教师开展评价活动,但评价眼界较窄、方法单一、效果欠佳,学生无法从评价中获得促进全面发展的反馈,评价质量低。为通过以评促学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探究高效的评价方法。

首先,端正评价态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看到学生的努力与成长,善用鼓励性评价用语。其次,丰富评价方法。在《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法,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调用发散性思维,抒发真情实感,拓展探讨性话题,启发学生表达,使学生可以积极讨论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要将评价与语文教学改革联系起来,通过评价明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及自身育人短板,在此基础上开展教研活动,将“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正面影响”“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中的应用”等教研主题作为支点,推行教研成果,完善教育体系,加强以评促改,使中小学语文课堂能有效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采用演绎教学,增强学生表达情感

人们在利用语言表达时,情感的融入可以让其他人更好地理解表达的内容与其中的深意,提高交流效率,因此,情感融入对于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但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于语文文化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没有坚实的文化知识作为后盾,学生的情感感悟并不理想,无法有效融入语言表达中。为此,教师要利用演绎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感悟,提高学生表达时的感情融入。

例如,在《皇帝的新装》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演绎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悟,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让其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进行面部表情的同步演绎,以此增强其情感感悟。如大臣在视察时“擦眼睛”“吃惊”的表现。在故事演绎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快速激活自身的情感并融入语言表达中,对提高表达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

(五)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实践,增加交流频率

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的作用是巨大的,课后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从中寻找新的发现,让其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但部分中小学生较为贪玩,对于课堂知识的实践兴趣并不大,因此难以从中获得更多知识。为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推动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频率,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交流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教学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实践问题:“课文中对济南冬天的描写较为细腻,那你们了解你们家乡的冬天吗?课后大家询问一下其他同学或朋友,分析探讨你们的观点是否一致。”学生会主动根据教学内容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以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创造更多的交际机会,不断培养中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和举办各种课外活动,举办辩论比赛、文本阅读、诗歌合唱比赛等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在保留原有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及时做出创新、改变,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机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从而逐步提高核心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学时期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关键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发展的起步时期,如何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解决的重点教育问题之一。从本文可知,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采用丰富且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组织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使他们切身地体验到语文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语言表达阅读教学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