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捷 李云云
[摘 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认知不断提高,能更加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并进行大量的创新应用。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石器文化到新时代,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发展到宋代更是达到繁荣阶段。尝试研究宋代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是形势所趋和必然的文化突破,是一种新时代下的古今碰撞,更是不断创新的动力,对于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要汲取宋代文化中不同方面的美感,实现室内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设计;传承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5-0024-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薛捷,李云云.宋代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天工,2024(5):24-26.
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和文化的黄金时期之一。宋代的美学设计以简洁、雅致、深邃的风格著称,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多的灵感和启示。
宋代是中国发展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在社会经济方面,宋代位于世界前列;在文化艺术方面,以宋徽宗赵佶为首,开启了文化的盛世;在科学技术方面,活字印刷、指南针和火药推动了宋朝的发展,也奠定了宋朝在世界上的地位。以上各方面的成就推动了室内设计的发展。北宋《营造法式》象征着宋代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的建筑发展已经到了超高阶段。在这个时期,木构手法逐步取代了传统,成为空间组织的主要手段。同时宋代产生了良好的空间布局手法,诞生了成熟的家具、美术感十足的室内陈设,为中国的室内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室内设计大为不同,它是独立存在的,更注重空间的设计和装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室内设计。本文以宋代文化为研究中心,剖析宋代文化的风格,汲取优秀的部分,注入现代室内设计中,探讨如何应用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一、宋代文化的特征
(一)宋代文化的历史背景
宋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在这一时期,政治开明,商业、农业、手工业发展繁荣,文化也随之不断繁荣。宋代是中国古代儒学兴盛的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宋代思想的主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儒学的影响。同时宋代文人雅士注重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体系。科技发展迅速,活字印刷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出现也推动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火药的诞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发掘古代人民的生活形态,将好的部分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二)宋代文化的美学特征
1.色彩搭配和谐
宋代美学追求低饱和度、清新淡雅的色彩搭配,跟现代流行的“莫兰迪”色系相近。例如,天青色的汝窑瓷器(见图1)以及留白极多的文人绘画,都体现了宋人“高级”的审美。
2.注重意境表现
宋代美学注重意境的表现,追求心灵与自然的结合,这也与程朱理学有关,要求人的价值在于道德修养,通过提升修养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色彩搭配、光影变化、明暗对比等手法营造空间感和层次感,打造虚实结合的空间氛围。
3.美学元素丰富
宋代美学的代表元素众多,茶道、花道、香道、音乐、书法、绘画和建筑等艺术形式,是宋代生活美学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电视剧《梦华录》中,主人公赵盼儿表演的“茶百戏”,就是宋代传统文化之一的点茶。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的代表,全卷青绿重设色,表现了山河秀丽。在这幅名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千年前的山水、房屋建筑,且画中的山、水都有着不同的模样。
4.遵循形式美法则
宋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对称的设计手法,十分注重比例尺寸,遵循着现代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极具韵律和节奏,有着精致的榫卯和斗拱结构(见图2)。在器皿方面,陶瓷制作工艺高超,以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为主要代表。在字画方面,宋代美学注重创作的自由与个性,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题材。
二、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现状
(一)文化特色体现不明显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灿烂和辉煌。发展至今,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设计的风格也多种多样。但现阶段的室内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市面上以现代风格为主,设计风格千篇一律,缺乏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融合得并不强烈,新中式的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部分糅合从细节上看属于“大杂烩”,不能展现中国文化的特色,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极其单一。
(二)缺乏创新性的设计
近年来,“国潮”“国风”等字眼走入大众的视野里,一些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行各业都有涉及。但是大多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的设计,究其原因是对传统文化不够了解,没有深挖其内涵,更多停留在模仿层面。一些传统元素不加改进直接纳入自己的设计中,毫无创意。因此,一定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和现代化设计相结合,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三、宋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家具方面
1.宋代家具的特点
(1)追求简洁、雅致的设计风格
家具的形状和结构力求简单明了,线条流畅,没有过多的装饰和烦琐的雕刻,整体上呈现出轻盈、舒适的感觉(见图3)。
(2)重视实用性和功能性
宋代家具追求舒適的使用体验。家具设计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合理布局空间,方便收纳和使用。例如,书架、衣柜、案桌等家具都设计得非常实用。
(3)木材的天然质感
宋代美学崇尚自然、简约,家具多使用天然木材制作,如楠木、柚木、榉木等。这些木材具有细腻的纹理和自然的色彩,使家具更显质朴,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宋代家具也注重木材的保养和处理,以保持其原本的自然之美。
(4)简约的装饰与雕刻
宋代家具的装饰和雕刻相对简约,多采用简单的植物纹样,不过分烦琐,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整体的协调,使整体设计更加精致而不失典雅。
(5)注重比例和平衡
家具的每个部分和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计算和安排,力求达到整体的和谐与平衡。这种追求比例和平衡的设计理念使宋代家具显得稳定、端庄。
2.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室内设计中,家具的作用举足轻重。首先,家具是室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摆放布局会影响到整个房间的空间感和使用效果。其次,家具还可以用来烘托和呈现出主人的品位和个性特点。不同的家具风格、大小、颜色等体现了主人的不同追求和审美倾向。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选择合适的家具是至关重要的。具有宋代风格的家具更能让室内设计突出典雅精致之美。在材质方面,家具统一选择具有细腻纹理的木材,回归本质,体现自然之美;在装饰方面,要选择宋代淡雅古典的色彩,例如“天青”“月白”等色彩;造型方面,追求简单、精致,不用太过夸张的造型。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要遵循形式美法则,家具的选择也需要注重比例和平衡,既要美观又要符合人体工学,可采用宋代家具中对称的形式,使整体室内设计风格更显端庄。
(二)软装配饰方面
1.宋代的特色装饰元素
宋代文化注重细节和品质,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可选用一些具有宋代特色的装饰元素和陈设品,如织物、陶器、书画等,以增添室内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
(1)精美的刺绣
宋代刺绣技艺非常成熟,被广泛应用于软装配饰中,如帷幕、垂帘等,丰富的图案展现出匠人出色的刺绣技艺。
(2)精细而考究的织物
宋代注重织物的选择和质地,尤其是丝绸。丝绸被广泛用于软装配饰,如窗帘、帷幕、床帏、挂屏等。织物的颜色常以柔和的色调为主,同时采用花纹细致、精美的丝绸,营造出典雅、精致的氛围(见图4)。
(3)精巧的瓷器和陶器
宋代瓷器和陶器也被用作软装配饰的重要元素。如瓷器多选用花瓶、香炉、盘碟等,而陶器则选用壶罐、花盆等。这些器物制作精良、造型优美,往往具有天然的质感和独特的装饰图案。
(4)文人雅士的书画作品
宋代文人雅士的书画作品也常作为软装配饰的重要元素。挂屏、屏风、轴画等装饰品上经常出现文人墨迹、山水画、花鸟画等作品,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韵味。
(5)质朴自然的植物元素
宋代注重自然的表达和回归,软装配饰中常使用植物元素,如,花草盆景、花卉插花等,使空间充满自然的生机和清新的氛围。
2.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软装配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套好的软装配饰能提升室内环境风格,体现文化内涵。将宋代风格的软装配饰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能创造一个极具传统性的风格盛宴。在色彩方面,软装的色彩要配合家具的色彩,形成统一的风格;在技术方面,在抱枕、窗帘、地毯等上运用宋代刺绣等传统技艺,使整个室内设计突出体现自然美;在装饰方面,宋代山水画可直接作为室内的装饰画以及电视墙,陶瓷器物可直接作为摆件,另外加上绿植,使整个空间优雅中不失生机与活力。
四、结束语
宋代文化在中国室内设计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宋代,文化、艺术和手工艺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设计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宋代,士大夫文化和禅宗思想、建筑风格和家具设计对室内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代的建筑风格以优雅、精致、和谐为特点,这种风格也常常被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同时,宋代的家具设计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交椅、方桌等家具的造型和结构都成了后世家具设计的典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宋代文化的元素仍然被广泛运用。例如,在空间布局上,常常借鉴宋代的园林设计,以实现室内外空间的交融;在家具选择上,也常常选择具有宋代风格的家具,以增加室内的艺术气息。总的来说,宋代文化对中国室内设计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倡导的雅致、自然和空灵的设计理念至今仍在影响着后来的室内设计。
参考文献:
[1]苏梅,刘赦.宋代文人意趣兴起的成因[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4):75-80.
[2]郑苏淮.宋代理学的兴起对中国美学形态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53-57.
[3]魏勇.宋代室内家具陈设形制研究[J].艺术百家,2020,36(3):188-195.
[4]陳乐,李继春.宋代室内风格的发展背景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