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特点及音乐风格浅析

2024-04-20 10:30顾宛迪
中国音乐剧 2024年1期
关键词:音乐风格莫扎特

顾宛迪

摘要: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18世纪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公认为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特点和音乐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将本民族与意大利的音乐风格相融合,让人耳目一新,他的音乐作品严谨、细腻、精致,饱含艺术审美,风格独特多样,情感丰富多样。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特点与风格展开探索,旨在进一步了解莫扎特风格各异的音乐思想和旋律特点,从中获得音乐艺术给予的启发和熏陶,继而陶冶自身情操。

关键词:莫扎特;音乐创作特点;音乐风格

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对欧洲文学、音乐等方面造成极大影响,由此开始,音乐逐渐走出宫廷与教堂,走向生活。这个时期,许多古典音乐风格渐渐发展。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在当时乃至如今都占据重要地位,旋律优美、结构严谨、语言丰富、个性鲜明等都是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制造者,而将莫扎特的艺术作品看作与上帝同一高度,这足以体现其作品的地位与价值。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展示了他在和声、曲式结构、旋律发展等方面的卓越技巧。研究莫扎特的创作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音乐语言,探索他的创作过程和音乐思维。

一、莫扎特音乐创作主体

(一)社会角色

莫扎特在18世纪的欧洲社会中扮演了多重角色,他的音乐创作和社会角色相互影响,塑造了他作为作曲家和音乐家的形象。

莫扎特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被广泛认可和崇拜。他的创作才华和音乐风格对当时的音乐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被视为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莫扎特在教堂的环境中长大,他的家庭对宗教非常虔诚。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各种类型,他创作了大量宗教音乐,如弥撒曲和宗教合唱曲等。他的宗教信仰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影响,使他的音乐充满了庄严、静穆和崇高的氛围。莫扎特生活在18世纪的欧洲社会,他的音乐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审美趣味。他的音乐风格受到了当时欧洲社会对古典风格音乐的崇拜,他的作品被视为典雅、华贵和庄重的代表。尽管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受到了古典音乐传统的影响,但他也在其中展现了自己的创新和个性。他的音乐充满了对称美和稳定的和谐美,他通过音乐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印象和情感,创造了一种心旷神怡的优美氛围。

总的来说,莫扎特作为一位音乐家和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展现了他的宗教信仰、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创新。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崇拜,而且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人文修养

18世纪的欧洲掀起一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鼓励人们对文化的追求,支持质疑,是人们真正进入放松自由的源泉,思想得到解放,文艺得到复兴,这股文化浪潮也深深感染着莫扎特,使其创作出大量古典风格音乐。随着艺术的解放、文化的发展,人们更加理性科学地认识文化、追求平等,这也为莫扎特的音乐带来一定启示,这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风格特点上有所显现。莫扎特用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语言符号,以及不同主调之间对立与平衡的表现技巧,在短短的一生中,完成他对音乐的理解,创作如珠似玉的旋律,体现古典艺术的美。

(三)心理机制

莫扎特在儿时就已经将自身的音乐天赋展现出来,因此受到欧洲各界人士的广泛追捧,一时间名声大噪,也使莫扎特与欧洲上流人士交往频繁,然而那时的欧洲阶级层次差距较大,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作曲家、音乐家就是为上流人士服务的。这种观念深深打击着莫扎特,当时的启蒙运动追求人人平等,莫扎特深受影响,认为人从不是任何人的奴仆,这种内心想法也体现在其创作的音乐中。但现实的无奈使莫扎特因为与贵族地位的悬殊而不得不为科洛里多伯爵服务,处在这种环境中,莫扎特的心里感到不安,从内心不能忍受科洛里多伯爵插手他的音乐。在多次争执的背景下,莫扎特在25岁那年成为自由的作曲家。但获得自由的同时,莫扎特的经济来源也成为他较为棘手的问题,为了生计劳碌奔波,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导致莫扎特的生命止步于35岁。

二、莫扎特音乐创作过程

(一)时代动因

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其音乐世家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如此的成就,他的父亲是萨尔斯堡的宫廷乐师,这也为莫扎特的音乐教育与启蒙提供了良好基础,时常有登台演出的机会。莫扎特与海顿、贝多芬等音乐家最大的区别是他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训练与学习,这也是他被称作“音乐天才”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音乐作品中偶尔会出现清新质朴和天真童趣的音乐风格。莫扎特曾对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有着如此描述:“不论什么样的作品、多长的作品,我都会在脑海中将它完成,音乐谱例就储存在我的脑袋中,创作时能够将它们迅速提取出来,一切准备工作都早已完成,哪怕在我创作的时候有任何事情打扰我,都不会影响我的创作,甚至可以一边创作,一边做其他事。”因此,世人才用“音乐神童”的美誉来称呼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艺术界对莫扎特均有着极高的评价,认为天才是通过他的作品来证明的,作品是其创作的结果,尤其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其中蕴藏着一种生育力,一代接着一代发挥作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生活构思

经过两年的游学归来后,在父亲极力的推荐下,莫扎特担任家乡教堂乐长,其间,莫扎特创作了歌剧《路齐奥·西拉》,在这部歌剧中,莫扎特使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运用咏叹调中的不同方法将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地位等鲜明地展现出来。另外,这部歌剧中,莫扎特的咏叹调创作已经开始借用奏鸣曲、回旋曲的曲式结构来写作。虽然教堂的工作满足了莫扎特的物质生活,其间创作的作品也取得不小的成就,然而,莫扎特的内心仍然空虚,他并不快乐,这也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更为棘手的是他与教堂主教的关系不容乐观。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教堂内的一些欧洲贵族并不欣赏莫扎特的性格,对于他的音乐天赋又有些许嫉妒,他们认为像莫扎特这类人不应该有如此音乐天赋;其二是教堂的主教过于保守,他希望莫扎特应該像其他神职人员一样任劳任怨,而不是整天去搞音乐创作,游荡人间,这并不符合神的奴仆的标准。即使是在这种困境下,莫扎特还是创作出了三部不朽的歌剧作品,分别是《假扮园丁的姑娘》《牧人王》和《伊多梅纽》。

莫扎特决定由严肃歌剧转向喜歌剧的创作中也受到不小挫折,例如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虽然这部歌剧在舞台上只出现了三次,但是莫扎特认为这部歌剧还是不够完美,仍然可以融入许多戏剧性元素,诸如闪电雷雨等自然景象作为舞台布景的引入等。观看这部歌剧的许多人对其的评价是整个剧的情节是由各种道具堆砌而成的。由此可见,尽管莫扎特竭尽全力地创作,似乎仍然不被看好。但24岁的莫扎特创作的歌剧《伊多梅纽》一经发出,就得到不少人们的喜爱,取得了巨大成功。莫扎特获得非凡的成就,其原因无外乎两方面:一是莫扎特经过生活的洗礼以及多次作曲,加之与生俱来的天赋,创作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例如莫扎特创作的《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K364)可以说是他创作大型乐曲技术和理念日趋成熟的标志。的确,在莫扎特创作《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K364)之前的音乐作品中能够发现莫扎特的音乐风格逐渐趋于成熟。二是莫扎特得到曼海姆王公贵族的鼎力支持,曼海姆王公贵族希望能够借助这部作品提高曼海姆在整个德奥地区的文化艺术地位,达到提升艺术文化竞争力的目的。基于此,这部歌剧的演出、推行并没有像之前那样遭到许多权贵势力的阻碍,反之,这部歌剧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登台上演并且登台三次。这部歌剧广为流传,人们称之为天才之作,作品的创意突破其自身戏剧性的局限,让人耳目一新。

(三)思想物化

莫扎特由于与教堂主教发生激烈的争执而被解除雇用,这时的他已经下定决心远离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就此成为一名不受任何管制的作曲家。莫扎特的被解雇以及离开自己家乡也成为他艺术生涯中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之一。对于教堂工作,莫扎特是这样评价的:“教堂不是我真正向往的地方,这里没有优秀的歌手,乐队没有足够全的乐器,我在这里无法感受到他们的原则与敬业精神,他们粗鲁蛮横,淫荡邪恶,实在令我无法忍受。”然而,摆脱约束的莫扎特将重心放在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在维也纳,他的创作之路也是饱受挫折,并没有像他所想的那样如愿以偿。这里的作曲家、音乐家长期统治德奥歌剧舞台,并嫉妒即将对他们地位造成影响的莫扎特的音乐才华,不断尝试插手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种种现象都足以说明莫扎特在维也纳创作之路的艰辛,尽管如此,莫扎特依然饱含热情与信心。就在此时,莫扎特与当地深受人们喜爱的戏剧作曲家达·蓬特相识,二人互相欣赏对方的才能,于1786年携手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这是一部喜歌剧,莫扎特在其中运用了非常高超的技巧,不仅使观众笑得合不拢嘴,而且严重地抨击了当时社会的封建气息与不良社会现状。莫扎特巧用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故事暗示本国统治者在政治上的伪善与强权。莫扎特表达自由、博爱理念的艺术作品也成为许许多多民众精神慰藉的依靠。

三、莫扎特音乐创作风格

(一)多样的音乐体裁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还凸显生活化,这是由于其强大的创造性而形成的,他的音乐风格贴近生活、源于生活。莫扎特的音乐天赋赋予他强大的融汇创造力,他自儿童时期就随着父亲奔赴欧洲各地演出,而底层民众的生活以及当地民族的风土乡情、音乐特点、体裁风格以及质朴的民族民间音乐等为他日后的创作增添了新鲜血液。

莫扎特在声乐作品当中所运用的语言体系十分丰富,不仅仅包括德语,还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英语等语言。莫扎特作品就表现出极强的语言天赋,在少年时期就已经能够将意大利语、法语等语言应用于自身的声乐作品创作当中。另外,莫扎特声乐作品语言、体裁的多样性还与其所处于的时代背景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也就决定了莫扎特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风格以及声乐表达方式的丰富多样。在莫扎特的众多声乐作品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几首作品是运用德语进行创造的,比如《致谦虚》《满足》等。这些歌曲彰显出来德国艺术歌曲的优雅性与多样性,兼具了诗歌体裁与音乐体裁之间的艺术特性,是德国艺术歌曲当中的代表作品。除此以外,莫扎特作品的体裁多变还体现在意大利风格作品的创作当中,比如《亲切的平静》这部作品就是運用意大利语进行创作的,歌曲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表达出莫扎特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还有表达儿童活泼烂漫性格的作品,比如《渴望春天》《儿童游戏》等;还有民歌体裁作品,例如《小纺纱女》;还有运用庄严、和平歌颂风格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例如《欢乐颂》等。

(二)独特的旋律调性

莫扎特的音乐旋律独具一格,音乐的旋律能够决定音乐的风格,缓慢的旋律衬托悲伤风格、节奏较强的旋律衬托喜悦的风格,等等,各种各样的旋律衬托不一样的风格。旋律是音乐的精髓,莫扎特的音乐的旋律色彩丰富,情感变化多样,占据其作品的主导位置,有些旋律像平静的湖面,而有些旋律则像狂风暴雨一般。在莫扎特的音乐旋律中,有着独特的语言来描述不同情感,例如《A小调弦乐小夜曲》是莫扎特于1787年创作的一首弦乐作品,其中的第一乐章以明快、优美的旋律而著称。这个旋律充满了活力和魅力,展示了莫扎特对旋律构建和表达的独特才华。《第40号交响曲》是莫扎特于1788年创作的一首交响曲,其中的第一乐章以激情四溢、充满戏剧性的旋律而著称。这个旋律充满了情感和表现力,展示了莫扎特对旋律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叙事的能力。《魔笛》是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部歌剧,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美的旋律。例如,歌剧中的女主角阿米娅的咏叹调Queen of the Night以其高亢、华丽的旋律而著称,展示了莫扎特对旋律的技巧和表现力。从简单的儿童歌曲到复杂的交响乐章,都展示了他对旋律的独特处理和创造力。莫扎特的旋律调性不仅仅是美妙和动听,更是他音乐表达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

莫扎特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古典主义时期,所以莫扎特所创作的声乐作品旋律都展现出古典主义时期旋律活泼灵动的艺术特征。莫扎特声乐作品的旋律运用极为细腻的表现方式彰显出歌曲当中高贵典雅的内在涵养,同时将旋律以及人声之间进行完美融合,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继而使得歌曲展现出和谐自然的特征。在莫扎特的声乐作品当中,大部分起始旋律是弱音,甚至有一部分前奏直接过度到主题段落。除此以外,莫扎特声乐作品当中的装饰音运用方法也极为巧妙,通过装饰音的运用,使得旋律活泼的同时,还表现出浪漫的艺术特性。在莫扎特创作的音乐作品中,较重视使用装饰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装饰音能够最大限度使音乐保持线性的流畅度,更加突出音乐的灵动与自然,彰显其在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优雅、庄重的风格。18世纪中叶,民众的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满足且有着质的飞跃,在物质条件充足的时候,人们对于艺术文化的追求比较强烈,虽然没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却丝毫不影响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大多数人更欣赏人生的纯净、温柔。

(三)表情记号的准确性

在莫扎特的声乐作品当中,表情记号的运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表情记号在莫扎特的声乐作品当中运用得相对简单,但是每一个表情记号的运用都十分准确,对于声乐作品的演唱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演唱者在进行莫扎特声乐作品演唱的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谱例当中表情记号的含义,并结合歌曲的内涵进行分析,通过自身的艺术表达能力对于表情记号进行诠释,继而表达出歌曲的内在情感。

莫扎特创作的音乐具有较高的自然性与流畅性,他习惯将细腻的音乐旋律与严谨规范的音乐旋律交织在一起,然后融入音乐创作中,由此创造出属于莫扎特独有的音乐语汇。莫扎特会将呆板单调的“阿尔贝梯”低音分解,使经过分解的低音插入和弦的高声部和低声部,并反复出现,为使音乐能够富有强烈的旋律美,还在其中放入许多经过音,这就使得创作的音乐看起来不失自然,从而更加流畅。然而,莫扎特不仅仅局限于此,他还吸收库普兰在古钢琴音乐中的精致典雅装饰手法,对其中经常出现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上的短小装饰音进行加工创作,变成十六分音符或三十二分音符的长线条的经过句,这种改造也成为莫扎特音乐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后来的音乐家、作曲家。

(四)歌剧性与交响性

在莫扎特所处的时代中,人们较侧重欣赏人声,而大众的审美也深深影响着莫扎特,在莫扎特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人声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歌剧中的角色形象不同,为表现人物性格、地位、阶级的差异会使用不同的手法创作。这一点在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中较为明显,歌剧性元素突出且重要,音乐形象对比鲜明,不同人物的塑造方式不同,塑造出的人物有着明显区别,人物角色之间时而追逐,时而嬉戏,既相互衬托,又相互交融;由此也形成了莫扎特独特的创作特点。此外,莫扎特也是一位交响大师,由于交响乐的丰富性使得莫扎特更加倾向将其融入自身的音乐创作中,其中快板乐章极其明亮、灵巧、典雅,表现出阳光般的明朗和乐观的情操。

四、结语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的声乐作品不仅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欧洲音乐体系的艺术特征,还具有鲜明的创作特征,创作题材丰富,音乐表现手法突出,是难得的音乐素质教材。莫扎特所创作的音乐内容丰富、特点鲜明、风格显著,而且情感传达深入人心。在聆听莫扎特的音乐时,能够感受到伤感、悲壮、欢乐、愉悦、抨击、嘲讽、激情等多种多样的情感。這极大限度地丰富了莫扎特的音乐色彩,也成为他独特的音乐风格,人们可以在其中获得音乐艺术的启示与熏陶,从而提升对音乐艺术的审美。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佳.谈莫扎特的歌剧及其特点[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01):131-132.

[2]魏逸民.浅谈海顿与莫扎特室内乐作品的创作[J].黄河之声,2009(11):82-83.

[3]朱婷.海顿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比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04):150-152.

[4]姬祖昕.从莫扎特长笛作品浅谈莫扎特音乐风格[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0.

[5]吕力.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与其现实生活的对照[J].大众文艺,2011(03):19-20.

[6]路海燕.试论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艺术特点[J].大舞台,2011(06):37.

[7]罗丹阳.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及其特征[J].音乐时空,2013(16):144-145.

[8]陈蕊.浅析莫扎特歌剧的创作特点[J].黄河之声,2014(02):37.

[9]李华东.莫扎特音乐的创作特点解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7):101-104.

[10]曹晨旭.浅谈古典主义早期与晚期音乐风格的对比——以莫扎特与贝多芬为例[J].戏剧之家,2021(12):82-83.

猜你喜欢
音乐风格莫扎特
音乐风格视觉设计的通感隐喻方法探究
浅谈陕西筝曲《云裳诉》的特色音乐风格
莫扎特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你不是莫扎特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莫扎特“卖艺”
轻浅不是莫扎特
别具一格的“美国式”音乐风格——浅析约翰·科里亚诺《第三交响曲“大竞技场“》的创作思维
旅行中的莫扎特、凡尔纳以及美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