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沉浸式经典诵读及情感调动

2024-04-20 09:25危颖
教育传媒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沉浸式诵读

危颖

【内容摘要】情感调动在诵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沉浸式诵读方式有利于情感的调动和激发。本文以系列电视节目《课本中的苏轼》为例,论述了沉浸式经典诵读的形式,探究了沉浸式经典诵读的情感调动过程。

【关键词】《课本中的苏轼》;沉浸式;诵读;情感调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①《课本中的苏轼》立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苏轼的诗词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用沉浸式的朗诵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独特审美,让人们不仅感受到了朗诵的美,更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更使得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课本中的苏轼》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打造的一档系列电视诵读节目,共12集,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苏轼的诗文作为诵读样本,苏轼的诗词文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嘉宾和主持人带领同学们探访诗词所描述的场景,并对苏轼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和朗诵点评以及互动问答等,让同学们沉浸式全方位地参与到经典作品的诵读过程中。

诵读是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即文字语言的音声化。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音调的高低起伏变化展现声音的音乐之美,传递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作品的二次创作过程。“作为一种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诵读是一种有声的阅读方式,更是艺术化的二度创作,它不仅仅意味着‘见字出声,更要求情绪饱满、语言清晰、节奏分明、行腔自然,通过声音表达文字、传递情感、沟通思想。”②经典诵读即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的诵读,我国的经典作品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经典作品诵读,能让人更好地去触摸历史,去感知理解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正如《课本中的苏轼》节目所说:“用诵读来传递语言音韵之美,以诗词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一、沉浸式经典诵读的形式

沉浸式诵读主要通过体验式、仪式化、互动式等形式,使朗诵者浸入经典诵读作品的“意境”中,创造诵读情境,激发情感和创作激情,在情景交融中进行诵读实践。

(一)体验式

通过体验和感受“身临其境”地置身在经典作品所描绘的相关场景中,这个场景或为大自然,或为专门打造的创作空间,或为朗诵者脑海中设想的场景空间,这个空间是立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朗诵者调动触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亲身体验经典作品所描述的景色,直接感受情感、意境和境界,唤醒某种情感记忆,努力打通与经典作品作者的感受通道,创造一个共通的能量场,使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真实再现,并通过有声语言去阐释作品的思想感情。

在《课本中的苏轼》第一集中,节目组走进了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品读朗诵苏轼的诗词,三苏祠是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主持人和嘉宾带领同学们行走在三苏祠,感受园内的每一株古树名木,每一处场景,感悟东坡印记,不断推进感官体验的丰富度。苏轼酷爱竹,曾说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三苏祠种植了很多竹子,大家在三苏祠的竹林中感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描写的意象,在此情此景中朗诵:“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三苏祠碑亭中,拥有“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嘉宾在《赤壁赋》碑文前给同学们讲解《赤壁赋》,增加同学们沉浸式的体验。

(二)仪式化

有关仪式的研究出现在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的学科中。“仪式既不是物质范畴的事物,也不是存在于人脑中的观念,而是付诸于实践的一种行为,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③“仪式的一个主要结果是赋予符号对象以意义性,或者重新赋予这类对象以全新的表示尊崇的思想情感……参与仪式给予个体一特殊类型的能量,我将其称为情感能量。”④通过仪式化的朗诵,参与者在仪式中具有了情感能量,使朗诵更具感染力,沉浸式经典诵读的仪式化有以下三个特征。

1.展演性。仪式天然具有表演性的特征,表演性是指仪式的具象和意义需要借助表演呈现,文化内核通过表演而外化。主持人、嘉宾和同学们都是参与展演的人物。一方面,同学们的朗诵和嘉宾的示范朗诵,都突出了诵读的展演性。尤其是嘉宾的示范朗诵,不仅展现了诗词内蕴含的文化背景,也展现了嘉宾的文化风采,凸显了仪式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主持人在仪式展演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身份:“情绪调动者”和“节奏把控者”,推动整个朗诵展演有序进行。

2.程序性。通过赋予朗诵活动一定程序,使朗诵活动更加规范化,注重朗诵的礼仪,构建出朗诵的仪式感,使朗诵者对朗诵产生一种神圣感和庄严感,能更快地融入情境。《课本中的苏轼》节目通过嘉宾和主持人出场环节、同学们朗诵、嘉宾点评、同学们与嘉宾问答互动、嘉宾示范朗诵等环节构建整個朗诵活动的程序过程。当嘉宾和主持人走到台前,和同学们打招呼,这一开场程序使同学们产生一种渴望而积极的心态迎接诵读活动,使同学们以更加投入的状态参与诵读活动。

3.象征性。首先,朗诵地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有利于营造朗诵氛围和朗诵的神圣感与秩序感。《课本中的苏轼》节目组走进跟诗词有关的景点,贴近大自然,走进学校,贴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创造更加轻松和自由的氛围。《课本中的苏轼》第十二集,节目组选择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雷波中学的操场上录制,群山环绕,云雾缭绕,景色优美,创造了独特的朗诵环境,给予朗诵以独特的仪式,使同学们在大自然的场景中得以放松,在大自然中感悟、感受、体会。其次,朗诵场域内的符号都具有仪式的象征,这些符号构建出朗诵的神圣氛围。场域内的符号主要包括舞台、道具等,比如节目现场搭设的学生座椅与嘉宾和主持人的桌椅形成环形,构成了集聚型的氛围。《课本中的苏轼》每一期节目都精心设计跟朗诵相关的道具元素,如节目现场摆设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生课本,精心设计“课本中的苏轼”黑板报。同学们身穿的统一校服、佩戴的红领巾等也可以归为仪式元素,通过这一系列象征性元素的构建,营造浓厚的仪式氛围。

(三)互动式

节目通过游戏、指导、示范、问答等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脑海中营造出相关的情景,使朗诵者不断地深入理解作品,然后进行作品诵读。比如《课本中的苏轼》嘉宾和主持人走进三苏祠的文创店,看到了印刻有苏轼诗词的荆条戒尺,于是用戒尺设计了游戏环节,让学生们随机抽签,抽到印刻有哪首诗词的戒尺就朗诵哪首诗词,然后嘉宾对学生们的诵读进行指导和点评。此外,通过“为什么苏洵(塑像)手里没有笏板”等问题的互动解答,使学生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三苏父子为人为文的品格以及良好的家风家教,从更高层面读懂诗词内涵。

在《课本中的苏轼》第十一集中,节目组走进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朗诵的内容为《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和苏轼的作词风格,有同学提出疑问“在我们常人的脑海中,苏轼一直都是彬彬有礼的文人的形象,但是在这首词中,他说,我左牵黄,右擎苍,和文人(形象)反而不那么相符了,那我们在朗诵的时候,是应该更着重突出他的那种文雅的风尚,还是突出这种武将的风尚呢?”嘉宾姚喜双教授解答:“应该把他大气豪放的风格体现出来,苏轼是一个很真性情的人,他诙谐、豪放、洒脱,他敢爱敢恨,他的这种武将(风尚),豪放的(一面)不是‘张飞化的那么鲁莽,他是很有思想的,有报国情怀的,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的(豪放),把这一面体现出来。”通过嘉宾的讲解,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基调,体现出苏轼作品的不同风格。节目的最后以嘉宾姚喜双教授的示范朗诵结束,嘉宾声情并茂的朗诵配合适当的副语言,节目后期再加上配乐和相关场景画面,使得诵读更具感染力。

二、沉浸式经典诵读的情感调动过程

沉浸式诵读的情感调动过程可以概括为“感受—情动—动情表达—打动受众”。情感是朗诵的根基和源泉,贯穿了诵读的全过程,是链接气息和声音的关键,情感是气息和声音的依托,“气随情动,声随情走”。气息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音跟随情感的发展而变化。朗诵者通过调动情感,打通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一)从直觉体验发展到深刻感情

“源于斯宾诺莎的情动观,即情感是机体触动/感应和被触动/感应(to afect and to be affected)的方式(因而是个体的生理、心理反应)”⑤先有感应,才有被触动,随即产生情动,这是情感调动的过程。朗诵者在沉浸式环境中调动各种感官,使其有所感应,产生触动,由景到情,感物兴情,从初级的直觉感觉和直观感受发展到深层次的感受,以至于产生深刻的情感,也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简言之,由“ 看到、听到、触摸到”发展为“心到”。

朗诵者在朗诵的时候,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还只是平面化的情感,一些情理在字面上并没有说出来,只有深刻理解和感受了才能体会,只有做到理解与感受浑然一体,才能情动于衷,才能让情感更准确地往更深处发展。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作我们除了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沉浸式体验之外,还可以在脑海中设定场景,假设自己就是诗人,站在海边的礁石上,海风吹开了自己的衣襟,海浪打到了自己的脸上,脚下波浪翻滚,头上乌云密布……感受豪迈中的遗憾,展现怀才不遇的忧愤之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情绪记忆是培植情感的重要素材和手段。这些设想的场景和感受,只有在曾经体验过而产生的情绪积累中才能想象出来,有了在过去生活中的“沉浸式”感受积累,才有今天的想象和情感升华。

(二)从实践创作发展为审美创造

诵读作为听觉和视觉结合的艺术,不仅具有听觉性特点还有表现性特点,视觉作用于感官,听觉作用于心灵。诵读是通过情景再现、对象感、内在语等内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外部技巧以及副语言等,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实践创作过程。“朗读者对文字作品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开掘、揭示、丰富和深化,其中包容了文学语言的底色,又增添了有声语言的亮色,显得更为血脉贯通、光彩照人。”⑥

整个实践创作过程只有达到了娴熟自如、游刃有余的程度,才可能将实践创作变为审美创作。朗诵者根据自己对场景的审美体验,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创造出诵读的愉悦感、价值感,使自身具有相关的美学体验,使诵读具有艺术的审美性,让受众在朗诵者的诵读中感受到美,体验到美,产生美的享受,并与朗诵者产生共鸣。

(三)从单一风格发展到多样风格

齐越老师曾告诫一线播音员:“播音有三戒: 一戒自我表现;二戒随心所欲;三戒千篇一律。”三戒“千篇一律”意味着,播音员在面对不同稿件时要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另外,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播音员在进行播音创作时应该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姚喜双在《播音风格探》中提到了播音员风格的产生:“播音员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把作者的风格体现出来,在体现的过程中,播音员也付出了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也有自己的创作个性,优秀的播音员,有自己一套表达内容的技巧和传达感情方式的系统。这一套系统,也就体现出了播音员自己的风格。”⑦

朗诵者在对作品进行有声语言的二次创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展现出不同的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方式和技巧,不仅展现出了有声语言的魅力,也展现出朗诵者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凸显朗诵者的灵气、人格魅力、精神等。朗诵者在准确表达稿件感情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等,对稿件有细微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灵感,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灵感来临就是生命力、思维力的勃发,就要把自己整个身心的灵气、精神、甚至人格吹入作品。”⑧沉浸式實景教学较易激发人的灵感和灵气,在激发灵感的过程中,因个体的表达差异而导致了朗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致产生与众不同的风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②姚喜双:《诗词诵读传承中华经典 创新传播助力教育公平——〈课本中的苏轼〉系列电视节目创作谈》,《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5期。

③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④﹝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66页。

⑤刘亚猛:《“情感转向”与西方修辞研究的自我更新》,《当代修辞学》2022年第3期。

⑥张颂:《朗读美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⑦姚喜双:《播音风格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12页。

⑧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韩勇】

猜你喜欢
沉浸式诵读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研究
“沉浸式”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艺术与技术:“沉浸式”的历史对话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美剧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