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亚男 都燕平 徐少娜 刘英
临床实习是实习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实习期间的教学质量对护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护生踏入工作岗位后是否能更快更好地胜任护理工作。《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中明确核心任务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人员应深入思考的问题[1]。神经外科的主要特点为危、重、急,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2],同时神经外科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项目繁多,护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给护理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传统的带教模式大多采用以带教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带教老师注重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没有质量标准的培训,导致护生机械、盲目护理患者;同时也常因带教老师个人风格、能力及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等问题造成实习护士不能有效地将“所学”和“所用”相结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3]。为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保证患者护理安全,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护理人员,实习护生自2022 年4 月份开始接受护理质量标准阶段培训,取得满意效果,汇报如下。
选取2021 年7 月—2022 年11 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64 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实习护生;(2)年龄≥18 周岁者;(3)自愿参与并能够配合完成本项研究者。排除标准:(1)教学时长<4 周者;(2)中途转院实习或提前结束实习者;(3)研究依从性较差者。结合实习护生入科时间的先后顺序,2021 年7 月—2022 年2 月入科的31 名实习护生纳入对照组,其中男生5 名,女生26 名,年龄18~24 岁,平均(21.18±1.09)岁,本科17 名,专科14 名,入科的考试成绩平均(75.43±3.62)分,实习时间为4 周。2022 年4—11 月入科的33 名实习护生纳入观察组,其中男生6 名,女生27 名,年龄18~24岁,平均(21.67±1.12)岁,本科18 名,专科15 名,入科的考试成绩平均(75.74±3.74)分,实习时间为4周。2 组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科室的教学计划,采取护理部-科室教学助理-带教老师管理模式[4],实习护生进入医院后,由护理部统一进行操作培训,操作考核合格后分配到科室,进而由科室教学助理将各实习护生分配至指定的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教学时长为4 周,入科后由教学助理进行入科宣教,带教老师依据科室的教学周计划实施表开展带教活动。教学内容包含护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操作,方式为多以带教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形式,理论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课件,通过小讲课、查房和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技能操作由教学助理结合案例示范,之后实习护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观察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标准阶段培训,教学时长为4 周。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为带教目的,带教老师一致通过,将静脉输液、病区管理、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文书、护理安全5 项护理质量标准纳入培训指标。根据5 项护理质量标准的难易程度,结合实习护生临床实习心理特点,安排具体培训时间,总结归纳理解-运用-评价3个阶段[5],带教老师以此3 个阶段进行护理带教。具体步骤如下:第1 周进行静脉输液(含用药查对)、病区管理护理质量标准培训,第1~2 天(理解环节)由带教老师向实习护生具体讲解此两项的质量标准,如静脉输液时怎样预防感染,主动评估的内容,输液工具和输液部位该如何选择,导管维护知识,冲封管的标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如何记录,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如何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宣教,用药时如何进行规范查对等。带教老师带实习护生走访病区各室,结合病区管理护理质量标准实地查看怎样的病区环境才是规范的、标准的,知晓物品、仪器设备、备用药品、急用药品物品、冰箱的使用管理规范,如何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以病区管理护理质量标准中的物品仪器设备项目为例,此项又分为9 小项,包含:(1)病区内物品、仪器、设备账物相符、库存合理;(2)仪器设备流程牌完好;(3)护理人员掌握仪器设备操作流程;(4)性能良好的仪器悬挂“完好”牌,故障悬挂“故障”牌,及时维修;(5)仪器设备用后及时清洁、消毒,物归原处;(6)急救物品做到“五固定两及时”;(7)护理人员了解仪器设备保养方法;(8)仪器设备定期检查、保养,处于备用状态;(9)护士长每周检查1 次物品、仪器、设备管理情况并有签名。带教老师会详细讲解具体内容,如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如何清洁、怎么消毒、什么是“五固定两及时”、仪器设备的保养方法等,以便实习护生真正理解。第3~5 天(运用环节)实习护生在带教老师的督导下根据班次按护理质量标准进行静脉输液操作及病区管理的临床实践,对比护理质量标准逐步规范静脉输液操作,并进行病区管理。第6~7 天(评价环节)实习护生在教学助理或质控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护理质量标准对静脉输液及病区管理进行质控。第2 周进行责任制整理护理的护理质量标准培训,第1~2 天(理解环节)由带教老师向实习护生具体讲解责任制整理护理的质量标准,使其了解基础护理的内容,帮助掌握神经外科护理常规及相关专业知识,知晓如何具体落实分级护理制度,从哪几方面进行健康宣教等。第3~5 天(运用环节)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进行理论知识提问摸底,尽快传授弥补实习护生欠缺的专业知识,指导实习护生按护理质量标准进行临床护理工作。第6~7 天(评价环节)实习护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每日分管2~3 例患者,作为责任护士全程参与所分管患者的救治与护理,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整理护理水平。第3 周进行护理文书的护理质量标准培训,第1~2 天(理解环节)由带教老师向实习护生具体讲解护理文书的质量标准,使其了解如何规范记录体温单、血糖监测记录单、心电监护单、血压单、颅内压监测单等,掌握护理记录的书写。第3~5 天(运用环节)实习护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按护理质量标准对其分管患者进行护理文书的书写。第6~7 天(评价环节)实习护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开展护理工作,分管2~3 例患者,全权负责分管患者护理文书的记录,由带教老师进行指导质控。第4 周进行护理安全相关内容的护理质量标准培训,第1~2 天(理解环节)由带教老师向实习护生具体讲解护理安全相关内容的质量标准,使其了解工作中如何进行身份识别,如何进行转科交接,掌握危急值的内容及如何处理记录,掌握压力性损伤及非计划拔管的评估内容、各项预防措施、健康宣教内容。第3~5 天(运用环节)带教老师指导实习护生按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护理安全相关内容的临床实践。第6~7 天(评价环节)实习护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开展护理工作,分管2~3 例患者,并根据护理质量标准对病区护理安全相关内容进行质控。在此研究开始前,对带教老师进行统一培训,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均由相同教师进行培训,达到同质化。实习期间,带教老师一对一全程指导,针对实习护生存在的问题及疑惑,给予及时纠正和解答。
(1)2 组实习护生均在实习4 周后进行综合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基础和专科知识、患者整体护理质量得分。基础和专科理论考核内容为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理论知识,护理质量标准相关知识,试题类型包含病例分析题,以考核实习护生护理程序的运用能力。实习护生需要通过完整护理1 例患者并通过整体护理考核,以获取患者整体护理质量得分,包括汇报病例、基础护理质量、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护理记录、病区管理、护理安全等。在整体护理考核过程中直接考核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每项考核均为100 分。
(2)教学满意度:实习护生实习结束后填写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制定护理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含带教老师职业素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5 个方面内容,每项内容均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 项,实习护生据实进行评价,以此了解护生对护理教学的满意程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人数/总实习人数×100%。
结果分析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束实习后,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各项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患者整体护理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实习护生考试成绩对比(分,)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实习护生考试成绩对比(分,)
结束实习后,观察组实习护生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实习护生护理教学满意度对比[名(%)]
中国医院协会为了推动我国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切实保障患者安全,发布了《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6],其中明确了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及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等目标都离不开护理工作的配合。医疗卫生保健环境中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群体,他们承担着确保患者安全的基本责任[7]。高质量的护理能预测并及时控制风险,在降低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8]。有研究报道,实习护生存在临床工作适应不良的现象,工作适应水平相对较低[9]。在传统的带教模式下,实习护生接受更多的是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根本不知晓护理质量标准,岗位胜任力低,参加工作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勉强适应。护理质量标准是依据护理工作内容、特点、流程、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及服务对象特点和需求而制订的,是护理人员应遵守的准则、规定、程序和方法[10]。护理质量标准阶段培训,将实习时间和护理质量标准进行阶段划分[11],通过每周3 个阶段的学习,实习护生对护理质量标准能逐步达到理解-运用-评价的水平,即理解护理质量标准是什么,如何完成标准,并用护理质量标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更好地适应神经外科繁重而高要求的护理工作,避免差错事故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护理质量标准阶段培训让实习护生更贴近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责任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能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成绩,提高岗位胜任力。研究发现,观察组实习护生与对照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相比,观察组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尤其体现在患者整理护理质量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理论和技能操作已经不能满足医疗环境发展的需求[12]。传统的带教方式大多是按照“传帮带”的方式进行,以讲授理论和技能操作为主,临床带教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更何况是在病情急、病情发展快、病情观察难度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疗风险大、基础护理量大的神经外科[13-15]。护理质量标准阶段培训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将实践活动与护理专业内容相结合,根据实际教学大纲以及护理工作需求将繁琐的护理知识具体化、规范化、标准化,分解和细化实习护生各阶段的实习目标和任务,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和能力的提升,实习内容应逐步递进深化,重视实习护士的整体感受,激发实习护生的主动性,赋予实习护生主人翁责任感,调动工作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具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将护理教学真正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为实习护生踏进工作岗位做足准备[16]。实习期间,带教老师一对一全程指导,能及时掌握实习护生的实习情况,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使其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增加。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发现,在护理教学中,通过护理质量标准阶段培训的实施,观察组实习护生的护理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护生实习期间,进行护理质量标准阶段培训能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参与感,调动工作积极性,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满意度,增强实习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提高岗位胜任力,促使实习护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今后的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