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模型结合SPOC教学构建高素质创新医学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2024-04-18 11:41陈纯张丽丹李天文田梦瑶黄俊彬程玉才薛红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高素质创新型评估

陈纯 张丽丹 李天文 田梦瑶 黄俊彬 程玉才 薛红漫

近年来,得益于5G 通信技术和网络会议平台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线上教学方式广泛地进入人们视野并迅速被各大院校和学生接受。线上教学具备许多优势,如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选择直播和录播等课程模式,直播课可以实现传统课堂式教学相似的教学互动,录播课则可以实现回顾式学习,学生不限时间、地点并重复观看课堂所讲授的知识点,能自由地对重点、难点内容重复学习,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学生的角度实现个体化学习。同时网络课程有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医学生除了在本校的网络平台学习课程,还可以在中国大学慕课网等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上进行自主选择,促进教育公平和院校间的良性竞争[1]。但网络平台是把双刃剑,由于我国线上教学目前仍处于早期自由发展的状态,尚未形成固定范式,线上教学也暴露出了部分问题:(1)大部分线上教学方式仍主要为传统授课,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2)互动教学较难在学生人数较多的线上课堂中开展;(3)教学时间有限,难以充分发挥其跨时空的优越性,如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并保证教学质量,各大高校开始探索更高效课堂模式,部分高校选择通过改进线上教学的课堂模式来进行教学优化[2],也有部分高校选择线上结合线下的混合教学方式进行优势互补[3]。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指导思想[4],如何在“网课时代”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培育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这一挑战极大地激发了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1 SPOC 教学与BOPPPS 模式

著名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的学者,其在2013 年敏锐地发现“大型开放式网络”教学模式的不足,并提出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堂(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概念[5]。SPOC是针对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堂(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也被称为“后MOOC 时代”。SPOC 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核心的线上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当前,智慧教育已是大势所趋,SPOC 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所接受。实际上,哈佛大学早在2013 年就已经分别在法学院、政治学院和设计学院3 个院系开始尝试使用SPOC 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反馈,随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院校也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了SPOC 教学设计[6]。目前国内大学也开始陆续开展SPOC 教学研究,国内医学院校对SPOC 教学的研究也表明,SPOC 教学能较好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完课率[7-8]。经过十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SPOC 教学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和认可。线上教学的过程设计需要与其他教学过程设计模式相结合,其中BOPPPS 教学模型引起了广泛关注。

BOPPPS 教学模型以建构主义和交流法为理论依据,以有效的教学设计而闻名,是一种着重于学生参与和反馈的教学过程闭环模型,在北美地区运用广泛[9]。BOPPPS教学模式按照目的可以被拆分为6个过程,包括:(1)引入(bridge-in):吸引兴趣;(2)目标(objective):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3)预测(pre-test):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4)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从而实现融通;(5)后测(post-assessment):理解课程是否满足授课目标;(6)小结(summary):对知识点进行小结,简称BOPPPS。BOPPPS 模型的核心有2 个方面:一是不同于单纯听讲,学生必需全方位地参与式学习;二是教师要及时地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后续的教学活动。至今,这种模式已经被超过33 个国家引进采用,在全球100 多所大学和产业培训机构所使用[10]。国内外高校的实践证明,BOPPPS 教学模型在推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其中也包括医学相关专业课的实践经验[11-12]。但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对BOPPPS 教学的研究与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针对性的研究以发掘其在高校教育中的潜力。

SPOC 教学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结合线下的新型教学手段,但缺乏高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常常需要辅以其他成熟的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而BOPPPS 教学注重教学过程设计,与SPOC 教学方法类似,均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如何将SPOC 和BOPPPS教学模式整合在一起,结合临床医学教学特点,利用SPOC 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意愿与课堂参与度、激发师生双方的教学参与热情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突破点,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探索。当前,对二者的结合开展的研究项目较少,且多为非医学专业课程的探索,尽管如此,现有的研究均表明BOPPPS 结合SPOC 教学虽然能让学生感觉学习难度提高,但却能显著地提高学习效果[13-14]。因此,深入研究SPOC 有机结合BOPPPS 的教学模式对推动我国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构建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4]在全球一体化和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已转变为人才竞争,大学生素质高低是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条件之一。因此高校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SPOC 教学等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提出,响应了十九大的号召,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学评价活动的重点仍然是教学工作本身和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存在着教学反馈机制不够完善、教学评价动力机制不够健全、教学评价保障机制亟待优化等问题[15],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如何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模式本身成功与否也成为一大难题。2020 年10 月13 日,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16],将高校教育中的教学评价环节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与此同时,教育部的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也将重点集中在教学评价工作上。教育部强调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科评估的重要性,这让各大高校意识到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以往的教育评估价值取向,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需着眼于人才的创新性特征,尤为突出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见图1。所以,该评估体系是以高素质创新的价值取向为指导思想,除了对教育过程的质量进行评估,还要对教育产品(即学生)的创新品质进行评估。周广澜等[17]通过对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释义,提出了一个理想状态下复合创新型人才知识模型的计算公式和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并结合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和全程导师制度设计了一种培养模式。同样,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也有教师通过引入素质模型的理论,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素质模型的高职院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估,这些研究为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18]。但是与理工类院校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不同,医学院校人才评价指标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探索并构建医学类院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具有深远的意义。

图1 医学类院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内涵

3 SPOC 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在提高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着医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发展,对今后国家医疗水平的高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做好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工作,如何让教学不仅仅是单纯枯燥的讲解课本,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医学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以教师课堂讲授教材书本知识、学生按照课程表安排接受教师课堂授课的被动型学习方式[19]。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钻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和课本联系临床的环节,难以构建良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难以在完成医学本科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满足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已采用“四证合一”培养模式这种背景下,本科教育作为研究生学习的知识储备阶段,提升其教学质量的需求更显迫切[19]。互联网医疗教育是临床医学本科教学的未来方向。根据不同的学科特色,选择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高质量的课堂学习为目标导向设计课程,还要兼顾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接受程度,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减少其劣势,把线上教育巧妙地融入现代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中。为解决传统理论授课存在的局限性,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SPOC 教学和BOPPPS 模型等教学工具均可以被用来服务于研究性学习,见图2。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SPOC 教学具有独特的优点,主要反映为以下4 个方面:(1)SPOC 不但可以增加高等院校对外产生的品牌效应,而且同时推动大学校内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并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2)SPOC 方式教学所需的资金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的SPOC 课程可以以公开课的形式面向社会,成为一项创收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反哺高校教学质量改革。(3)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POC 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而弱化了教师的角色,使得教师成为“配角”,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革。(4)SPOC 更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全程参与和主动学习。BOPPPS 是脱胎于传统教学设计的新教学模型,也有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类似的环节,如导入—回顾、目标—教学提纲、前测—预先提问、参与式学习—讲授、后测—课堂练习、总结—小结。BOPPPS模式的关键因素包括3 方面,即明确且可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及教学中的反思过程。BOPPPS 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线下教学而言,更加强调以上3 个因素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突出了参与式学习,强调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主动角色,这是BOPPPS 模型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根本区别。

图2 基于BOPPPS 模型SPOC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辅之以相互补充的人才评价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一种与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一脉相承的人才评估系统,两者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一共同目的。开创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需要同时构建含有以下特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具体如下:(1)评估内容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由于评估目标是最终为了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所以评估内容需要涵盖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评价指标也涵盖了从学生的专业课知识储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在临床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而非传统的以测试分数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评估指标,这样的评估方式能更客观并且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2)评估指标的可操作性。由于临床医学各学科之间的差异巨大,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专业知识水平也存在区别,创新性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需要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各学科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制定符合自身培养目标的评价指标,如儿科学的评估系统可以更侧重于评价学生是否有人文关怀意识、是否有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是否能向患者家属科普必要的医学知识方面的能力。(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目的是对培养流程合理性及其成果进行价值评估,其既进行了定性分析,也包含了定量分析,把数量衡量和定性描述结合起来共同进行分析。(4)单项与综合相结合。高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是项全面而复杂的任务,各层次各项目之间相对独立,但从整体上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综合了单项评估和综合评估,互为补充,完成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4 BOPPPS 模型的SPOC 教学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临床医学本科教学的实践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作为一所培养未来优秀医生的重要学院,2022 年2—5 月,原本计划为368 名2018 级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线下本科生理论大课授课,但受到时间与场地等客观条件限制,均被迫在线上开展20多节课程。本研究以在线主讲的《儿科学》课程中“小儿腹泻病与液体疗法”专题教学为例,采用BOPPPS 模型的SPOC 教学方式指导在线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采用“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的逻辑线索构建相关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满意度,反思在线参与式教学的效果并探索优化策略。

本研究进行初步的教学评价:发放自制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能力、自觉性、对知识的记忆及应用方面。分为满意与不满意,本次共发放医学生调查问卷及教师调查问卷各140 份,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结果显示:116 名(83.2%)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111 名(79.3%)学生认为可提高学习自觉性,120 名(85.9%)学生认为可提高其知识掌握程度。参与式学习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出自主学习的潜能。

综上所述,医学本科教学实践中开展的BOPPPS 模型的SPOC 教学模式,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方面优于传统教育,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医学是建立在无数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学科,授课教师均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这是医学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独特的优势;大学生群体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意识和能力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模式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有力的前提和保证。积极开展BOPPPS 模型的SPOC 教学模式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于临床医学本科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高素质创新型评估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评估依据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