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花
摘 要:支架式教学模式契合课程改革理念,便于在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助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不同支架的辅助下建构良好认知,发展核心素养。文章先探寻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价值,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流程为重点,具体阐述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希望实现支架式教学价值,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遵循新课程理念,凸显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倡导以生为本地变革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能够助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效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高中化学教学可以生动地诠释新课程理念,实现《标准》要求。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借助不同类型的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环节包括创设情境、搭建支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检验评价五个环节。其中,第一、二、五环节需要教师使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第三、四环节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要求教师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问题化原则、教学情境化原则、教学互动化原则搭建不同的支架。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环节常用的支架有情境支架、实验支架、建议支架、图表支架等,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搭建相应类型的支架。
二、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高中化学教学的价值
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相比,支架式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价值。
1. 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参与支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不同支架的助力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例如,在实验支架的助力下,学生可以自主、合作地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验证实验猜想,得出实验结论。在情境支架的助力下,学生可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主动迁移已有认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图表支架的助力下,学生可以积极思考,借助直观的图像或清晰的表格对比、分析学习内容,建立深刻的认知,同时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不同类型的支架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可以始终发挥主体性,将学习化学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利于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2. 有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发展核心素养是一项“以生为本”的活动。简言之,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不同的学习活动,顺其自然地发展核心素养。在支架式教学中,支架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在学习“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相关内容时,学生可以在任务支架的驱动下,与小组成员一起比较同浓度盐酸和醋酸的酸性强弱,探寻决定酸的酸性强弱的微粒浓度大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从宏观到微观地了解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本质差异,深刻地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内涵,同时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体验支架式教学可以发展核心素养。
3. 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虽然声嘶力竭地向学生讲述化学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被动倾听的过程中很难理解、掌握抽象的化学知识,甚至遇到诸多的化学学习问题,化学学习效率低。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化学教学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具体而言,在参与支架式教学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始至终地体验不同的学习活动。在体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他们高度集中注意力,运用比较法、实验法等解决化学问题或任务,建立深刻的化学认知,习得良好的学习方法,便于融会贯通地探究其他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三、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
要想实现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价值,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沿着“创设情境—搭建支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检验评价”这一流程实施课堂教学。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1. 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离不开一定的情境。一般情况下,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会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主动调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进行思考、分析,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轻松掌握新知。在支架式教學的起始阶段创设契合教学内容、贴近生产生活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体验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硫及其化合物”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相关性质。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两者的性质具有相似性。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与氧气性质相关的内容。基于学生的回顾情况,教师紧扣氧与硫的相似之处,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学生可以通过迁移已有认知发现氧和硫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相同的,由此大胆猜测氧的性质和硫的性质是相似的,由此积极探寻与硫相关的内容。
学生的学习应当以现有认知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倾向,自主探寻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建立、对比不同的化学性质概念模型,有利于轻松建构良好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搭建支架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化学课堂。接下来,需要找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联系具体的教学内容,搭建问题支架、实验支架、图表支架等,引导学生体验多样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深化认知。随着学生认知的不断深化,教师要及时撤出支架,驱动学生自主经历探究过程,真正地将学习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
例如,在教学“硫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学生先探究硫的物理性质,建立了一定的认知,接下来他们要深入探究硫的化学性质。此时,教师可以围绕硫的化学性质先搭建问题支架,驱动学生思考:怎样去除试管内壁上附着的单质硫?单质硫可以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在学生探寻到硫可以与铁、铜、氧气等发生反应后,教师可以搭建实验支架,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观看实验微课或操作实验,集中精力探究硫与铁、铜、氧气等的反应。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同时,根据学生的合作探究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促使他们建立正确认知。随后,教师可以搭建图表支架,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探究过程,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归纳硫的化学性质。
思维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法宝”。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问题支架、实验支架和图表支架的助力下始终发挥思维作用,不断解决问题,逐步了解了硫的化学性质,并因此意识到性质决定用途,积极体验实验探究活动,深刻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自然地发展科学探究、创新意识,建立现象反应性质、性质决定现象的思想。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撤离支架,鼓励他们迁移课堂学习经验自主探究其他内容,由此获得进一步发展。
3. 自主学习
搭建支架后,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自主探究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应当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他们使用恰当的方式去探究、解决问题或任务。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恪守自身的教学引导责任,恰如其分地给予学生一些学习提示,推动他们走向探究深处,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硫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知硫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的强弱。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呈现本地近几天的每日空气质量报告,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空气质量情况。在学生了解各项指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各项指标中的二氧化硫情况及其危害。学生因此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积极思考、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做到学用结合。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后,教师可以组织展示活动,并针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点拨。
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可以自主建构化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学习内容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轻松建立深刻的化学认知,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主动回归现实生活,自主学习、运用化学,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4. 小组合作
在自主探究后,学生要走进合作小组中,与其他学生一起拓展自主探究成果,走向学习深处,增强理解深度,提高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学生要主动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与其他学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例如,在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后,教师可以搭建实验支架,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探究品红溶液通入二氧化硫后的实验现象。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先自主思考,产生不同的看法,之后主动在小组中分享,由此进行激烈地讨论,明晰实验猜想。接着,学生与小组成员围绕实验猜想进行二氧化硫可溶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认真观察、讨论物质溶于水的反应,反应后产生的溶质等,互帮互助地建立认知。教师则可以组织展示活动,选择一两个小组描述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并就此给予有针对性的点拨。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不断操作实验、观察实验、交流讨论,先后了解了物质溶于水的反应、反应后的溶质及可以水解的离子,自主建构了“平衡观”“微粒观”,提高了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很多学生也因此感受到了化学学习的乐趣,主动与他人合作探究其他化学内容,提高合作学习水平。
5. 检测评价
学习效果的检测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获取良好的学习方法,建构积极的学习情感。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在学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后及时进行检测评价。有效的检测评价需要教师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设计书面类随堂练习或实践类随堂练习,接着引导学生完成练习题,自主反思,记录自己的学习疑惑,然后组织当堂讲解活动,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
例如,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硫化物后,教师可以设计书面类随堂练习。
练习1: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溴水、淀粉碘溶液、品红溶液、KMnO4酸性溶液与SO2作用都会褪色,其中实质相同的是 。
练习2:先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发生。接着向溶液中通入一种气体(或加入一种物质),发现产生白色沉淀。所通入的气体(或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至少写出两种)。
练习3:一个小组为探究、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进行了实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他们打开A中的分液漏斗活塞却发现没有液体流下。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2)通气后,B,C两个试管中会产生 (现象)。停止通气后,加热B,C两个试管分别会产生
——、-—— (现象)。
在难度不同的书面类练习题中,每名学生都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解决问题,他们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学习漏洞,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有利于加深对课堂所学的理解。
有效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高中化学教学,可以在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地位,促使学生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化学学习的引导者。在不同类型支架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在体验不同的化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化学知识,发展化学核心素养,切实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价值得以实现的情况下,化学教学效果可以得到提高。本研究虽然围绕支架式教学的五大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但仍然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抓住日常教学时机,发挥教学智慧,着力探索其他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化学教学的策略,借此增强支架式教学的实践性,推动化学教学获得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冰娥.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高考,2023(9):118-121.
[2]丁珣.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究[J]. 高考,2022(32):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