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式瓦石营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2024-04-18 12:06袁洪升张春丽徐东升
关键词:实施过程融入路径教学目标

袁洪升 张春丽 徐东升

【摘   要】   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必修课“清官式瓦石营法”课程目标出发,介绍了课程思政目标的确定方法及内容,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内容、教学方法和融入路径,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性。该思政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可以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施过程;融入路径

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urse

"Tile and Stone Engineering in the Qing Dynasty"

Yuan Hongsheng, Zhang Chunli, Xu Dongsheng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Langf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cont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bjectives, and expounds the teaching plan,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integration path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results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other course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tegration path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3229(2024)01- 0116 - 05

0     引言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必要性。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自此,将思政工作融入专业课程德育目标成为教育共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致力于为我国建筑文化遗产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清官式瓦石营法”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涉及清代官式建筑和小式民居中土作、瓦作、石作相关的工艺及构造,是学生毕业后工作的核心技能之一。历史建筑修缮工作环境相对艰苦,要求从业人员在修缮过程中必须秉持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以免对建筑造成修复性破坏,因此,在“清官式瓦石营法”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厚植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和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坚定自信,具有现实意义。

1     “清官式瓦石营法”课程目标定位与教学内容

1.1   课程目标定位

在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清官式瓦石营法”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台基土作和各部位瓦石作(传统工匠对于古代建筑各工种有“八大作”之称,即瓦、木、扎、石、土,油漆、彩画、糊)相关的建筑构造和工艺。无论学生未来在设计、施工、预算、文物管理等哪个方向就業,都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极强的工程实用性。

1.1.1   知识目标

第一,了解中国古代的匠作传统及发展历史。第二,掌握台基的构造特征,灰土地基的施工原理和方法。第三,掌握各类灰浆的用途和调制工艺,掌握不同墙体、地面用砖的加工工艺。第四,掌握不同形式墙体、地面的构造特征、砌筑工艺及应用形式。第五,掌握不同形式琉璃瓦屋面、黑活屋面及屋脊的构造和工艺特点。第六,熟悉工程制图统一标准,熟练掌握一种三维建模软件。

1.1.2   能力目标

第一,能够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完成历史建筑单体及构件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第二,能够正确识别建筑的工程做法并准确描述。第三,能够通过工程制图或三维建模正确表达历史建筑构造。第四,能够针对建筑整体或构件的损伤情况推断损伤原因并提出修缮处理方案。

1.1.3   素养目标

第一,具备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第二,具备良好的工程师职业素养和遗产传承责任感。第三,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1.2   课程教学内容专题化

“清官式瓦石营法”课程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种形式。理论学习56~64学时(含测验、汇报等过程化考核环节),实训环节为1~2周集中实习,通过分组完成建筑测绘任务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进行训练。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遵循理论和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划分为6个专题单元,如表1。

2     “清官式瓦石营法”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2.1   三个层面确立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结合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以及《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非技术指标要求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思政元素综合考虑,确定从个人素养、职业素养、爱国素养3个层面建立“清官式瓦石营法”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如表2。

2.2   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根据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结合6个教学专题内容,课程思政的融入主要围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和“厚生”思想、工程伦理和工匠精神、个人职业精神的养成等方面进行,并形成可以总结为“三层、四动”的教育和教学方案。三层是指个人素养、职业素养、爱国素养3个层面融入思政内容(见表3),四动是指“动心、动脑、动手、动口”的教学实施方法。

2.3   课程思政实施过程

2.3.1   “四动”教学法

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课程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主导、学生中心”转变,已经是学界的共识。然而,在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翻转课堂生硬而无效,有的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不强等,虽然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内在的基本症结都指向了一个原因,那就是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不够。

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四动”教学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谓“四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和考核方式的变化激励学生“动心、动脑、动手、动口”,深度参与课程学习。以本课程实施过程为例,在课堂内容中融入各类课程思政案例如图1,以专业成就、前辈事迹、文化故事等内容引起学生的专业兴趣,使枯燥的课程内容生动起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动心”;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在知识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本专业学习的意义所在,即“动脑”;理论内容讲授完成后,布置适量的三维模型制作任务,让学生把学习的建筑构造以可视化的形式表现,直观有效地检验学习效果,即“动手”;创新课程评价方式,丰富过程化考核形式,在日常作业、测验基础上增加中期汇报、现场汇报等,使学生角色由“听众”转变为“讲解员”,即“动口”。四动教学法同时也是学习法,其课程设计包含了从知识学习到技能训练过程中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达成了專业内容和课程思政目标的深度融合。

2.3.2   课程思政融入路径

教学实施过程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课程思政融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阶段主要是以讲授的方式授课,课程思政的融入需要将各种思政案例与专业知识点有机结合,自然生成更为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情况,避免形成“两张皮”。例如,本课程在讲授屋面专题时,为了引起学生对中式建筑屋面和屋脊构造的兴趣,结合中国古代建筑曾创造的伟大成就来讲授,效果较好。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影响了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在结构形式、材料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并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向学生讲解留存至今的历史建筑实例,以及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厚重,让学生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本专题内容的浓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实践教学环节

历史建筑测绘实训是在理论教学完成后进行的集中实习,需要学生完成历史建筑实体的数据采集和工程制图。本环节课程思政的融入内容更加丰富。一是在实习准备和动员时,指导教师以营造学社的前辈事迹作为案例,尤其是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诸位大师,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完成了大量古建筑的测绘活动,为祖国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测绘资料。通过这些史实介绍,学生对于测绘实训认知更加深刻,也更加坚定了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

测绘任务以分组的形式组织完成,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承担不同角色,经历6~8天强度较大的外业测绘工作,外业工作完成过程中需要对测绘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这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担当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都是很好的课程思政教育。外业工作完成后,每个人都有内业制图任务需要完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严谨学习态度和职业责任感,也具有思政教育意义。

(3)课程考核评价环节

一般而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是对专业知识教学的促进,已经融入课程教学整体,其效果很难单独进行量化评价,只能嵌入到课程考核的各个环节中。以本课程为例,课程思政效果的考查设计如下,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共4部分,分别是考勤和课堂表现占10%,平时作业成绩占10%,各类汇报占10%,测绘实践占10%,期末考试占60%。其中,汇报和测绘等实践考核环节,成绩评定时除专业知识外,还重点关注了学生的团结精神、勇气、努力程度等表现,综合判定成绩。期末考试多采用笔试,可以设计一道主观题,命题内容选取内含课程思政元素的开放性题目,分值以10~15分为宜。

以廊坊师范学院该专业2021级期末试卷为例,最后一道论述题题目为 “结合本课程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题目考核的思政元素核心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是否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二是学生有没有在思想上产生积极的变化。为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试结束后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如表4。

由表4可知,绝大多数学生作答时能够将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说明在融入课程思政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说明课程思政案例确实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用明显。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超过60%的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答案中高频出现了诸如“民族精神”“文化传承”“应尽责任”等涉及家国情怀的词语,说明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起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但也应注意到,仍有56%的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欠缺,少数学生文字表达能力较差,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训练。

3     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方式,融入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需要与课程目标的实现同向同行。“清官式瓦石营法”课程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本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根据课程目标制定了课程思政目标,然后根据思政目标采用了四动教学法实施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阶段以不同方式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在引导学生提升个人素养、职业素养和爱国素养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本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方法与路径,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融为一体,可以为其他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9):4-11.

[2]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3] 张丽芳,程晔.关于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认证融合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22,31(1):181-185.

[4] 段亚鹏,赵颖娴,蔡定涛. 古建筑测绘实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 2021,47(21):193-195.

[5] 易晓春, 康明已.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路径探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6-39.

猜你喜欢
实施过程融入路径教学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训练要有机结合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