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娜 史卫兵 董素芸 慕嘉宁
乡镇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领域,在生产源头把控和质量安全控制上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基层尤其是乡镇层面仍存在不足,成为监管工作的难题。为此,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10月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项制度性创新举措是“十四五”期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新要求,也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治理能力的现实需要。借此契机,甘肃省酒泉市积极推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了酒泉市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分析了乡镇网格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酒泉市及其他类似地区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借鉴。
一、基本做法及成效
1.扎实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酒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明确细分了网格监管员、协管员、生产经营主体内部质量控制员的工作职责、巡查检查、问题处置、工作考核等管理制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工作纳入农业农村局整体工作安排。农业农村局在年初工作例会和农产品监管会上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工作落实落细。
2.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的做法、目的、意义,将网格化工作宣传深入到乡村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营造人人关注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氛围。对各级网格监管员、协管员和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网格化监管培训80场次,重点围绕法律法规、监管规范、职责任务、巡查内容、合格证开具、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等内容进行精准培训,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工作有效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做好建网工作。以行政村为最小网格单元,构建了三级四层网格化管理架构。在这一架构中,全市设有7个县级网格化管理单元、65个乡镇网格化管理单元和415个村级网格化管理单元,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733人(其中村级560人),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在乡镇政府、村委会和生产基地等宣传栏上公示各级网格化监管责任图、框架图,以及网格监管员和协管员的信息、工作职责、服务范围、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投诉举报方式、区域生产主体名录、禁限用农药目录、技术规程等相关信息,方便群众了解并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4.聚焦管网用网。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酒泉市创新工作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制”。县(市、区)网格监管员(三级网格)负责统筹指导和监督管理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实。乡镇网格监管员(二级网格)完善区域农产品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信息,确保重点不漏、全面覆盖、信息真实;依托国家、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和“智慧农安”手机App,开展日常巡查检查工作,重点检查生产记录记载情况、农业投入品购买存放和使用情况、产地周边环境、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使用情况等;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贯,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法律和自律意识。村级网格协管员(一级网格)负责调查统计、隐患排查、协助抽样、绘制农产品生产地图、用药指导和信息报送等工作,全面掌握所在村的农业生产动态。生产经营主体内部質量控制员负责如实记录生产档案、推进标准化生产、开展自检、技术培训,形成严密的网格管理链。
二、存在的问题
1.各级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县市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未能严格贯彻落实部省市级关于网格化工作推进的政策、法规及要求。部分乡镇干部对网格化管理模式持不配合、不支持的态度,工作积极性不高,更有甚者认为这是“重复建设”。此外,目前的绩效考评量化体系尚未成熟,导致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困难,大部分网格形同虚设。部分乡镇网格监管员不清楚自己辖区内的协管员(信息员)由谁担任;部分村级协管员(信息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确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员,也不清楚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范围;大部分网格员与被管理主体主动沟通较少,网格化管理制度停留在纸上。
2.基础作用发挥不好。由于乡镇网格监管员更换频繁,日常事务多,投入到农产品网格化监管的精力不足,村级协管员(信息员)由村干部兼任,没有工作经费和补助,对工作职责认识不到位,很多实际上仅仅是挂名,导致网格化整体运行不规范,未能真正发挥出作用。各乡镇普遍存在网格制度上墙多、巡查检查少,职责公示多、指导服务少,巡查检查敷衍了事,流于形式,记录填写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以巡查指导提升生产技能的监管服务效能。大部分网格员对网格内生产主体的基本情况底数不清,不能及时准确提供即将上市农产品生产主体的名单,协助检测抽样的作用没有发挥好。
3.村级协管员补助经费不落实。根据《意见》的要求,我国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并将相关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旨在解决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的工作经费和劳动报酬问题,保障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然而,酒泉市的村级协管员(信息员)却没有任何工作经费和劳动报酬,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比较被动,基层网格化推进也因缺少资金保障而跟进乏力。
4.宣传指导不到位。部分县市对网格化宣传持续用力不够,对网格职能、工作流程、巡查重点没有系统跟进培训。许多县市没有专门针对村级协管员(信息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不全面,使得协管员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县市、乡镇对农产品质量网格化管理信息报道较少,宣传存在“前期热后期冷”的现象,没有形成常态化宣传。同时,宣传途径有限,仅仅依靠公示栏无法达到应有的宣传效果,也没有形成“人人参与、社会共享”的良好氛围。
5.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对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但在实际工作中,村级协管员(信息员)往往由村干部兼任,并非经过严格招聘程序招录。此外,网格员队伍普遍存在老龄化问题,学历和业务能力不尽如人意,信息化办公适应性较差,与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实际工作中,网格监管员和协管员(信息员)应关注禁限用农药的违法违规使用、常规农药兽药的正确使用等问题,开展进棚入户宣传,排查风险隐患,但由于网格员专业素质不高,对禁用和限用农药掌握不清,对农户的指导力度也不足。
三、对策和建议
1.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各县市要主动向所属党委政府和部门主管领导请示汇报,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争取将村级网格员报酬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网格化管理财政保障制度,增强基层协管员(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将网格化管理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农产品品牌创建以及农村基层组织社会化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整合社会资源,强化检测监管专项投入,用好检测“绣花针”,拉好监管“牵引线”,织好共治“服务网”。
2.靠实网格员责任。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落实网格监管员和协管员(信息员)的工作任务。将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巡查、检测抽样、宣传指导、生产地图绘制等工作量化到人,推动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任务清单式管理,使工作更加有序、高效。精准制定入网规模主体年度巡查和抽检频次,确保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推动镇级监管站和村级服务点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监管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成立联合督导组,对网格化管理的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水平。
3.创新监管工作措施。积极引入信息化监管模式,借鉴城市社区精细化网格管理经验,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App,集成网格化生产主體管理、日常巡查管理、抽查检测管理、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等功能,有效解决监管人员不足、监管效能不高的问题,实现基层网格化管理的现代化升级。将“两平台一微信”(国家追溯平台、省级监管平台和农安酒泉微信公众号)作为各级网格员高效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坚持问题导向,与农药经营门店对接,根据限用农药的流向,追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法行为。积极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督促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将开具合格证纳入日常巡查检查内容,倒逼农产品生产者加强自我承诺合格,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各乡镇根据产地产区分布情况建设2-3个网格管理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加强和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更好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充分利用“农安酒泉”公众号广泛宣传网格化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网格化管理高效运转。
4.强化宣传培训指导。分类分批分层对网格员进行工作职责、监管范围、绿色防控技术、追溯应用、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精准培训,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组织学习《规范》,使网格员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标准,尤其加强对村级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指导,提升协管员的工作能力,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落实。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网格员的职责,让农户和生产经营主体更好地了解网格化管理,发放网格责任人服务联系卡,畅通服务和投诉举报渠道。
5.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按照三层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职责分工,细化并量化绩效考核内容,根据巡查检查频次、问题发现上报数量、指导宣传开展次数、抽样数量等指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开展绩效考核,客观、公正地评价监管员和协管员的工作表现。采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方式发放薪酬,使监管员和协管员的工作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对考核优秀的人员通报表彰,并作为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的优先条件,激发监管员和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作者简介:李娜娜(1992-),女,甘肃崇信人,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