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红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語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而大力倡导多文本阅读,目的就在于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通过多文本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推动整本书阅读的目标达成,能够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有效的阅读技能,为学生对整本书知识内容的系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多文本阅读教学研究取得的成果
依托汝南县第五小学是河南省多文本阅读教学实验学校的研究资源,从2019年以来,学校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根据“1+N”阅读教学模式,设置“组—品—延—用”阅读教学方法;适时开展“追忆历史、缅怀先烈”“世界读书日”“科技筑梦、引领未来”“庆七一、颂党恩”“诗情画意享中秋”等多文本阅读活动;编写符合学校学情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助推整本书阅读的具体策略
有主题地精选文章,让多文本与整本书阅读紧密结合。整本书阅读,是对语文课程中单篇阅读、多文本阅读的必要补充,是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必然要求。如从文言文角度定主题,围绕《孔融让梨》《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三篇课文,通过读准、读懂俊杰故事,感受魏晋“真”世风;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世说新语》,了解东晋名士圈文化,达到多文本助推整本书阅读的目的。
有结构地显现文章,让多文本与整本书有机组合。多文本阅读教学要有一定的结构,突破教材的局限,抓住一个相似点,以一篇带多篇到整本书,全方位整合教学内容。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都是作者遭贬谪后所写,但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感情各有不同: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先“乐”后“忧”,流露出排遣不了的凄苦;《醉翁亭记》以“乐”字为主线骨,表达“乐在于民”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忧”后“乐”,更能体现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有体系地设计问题,让多文本与整本书多向联合。在多文本助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通过多方比较,把整本书内容可视化,是多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以《盘古开天地》《将相和》《草船借箭》为例,绘制这三个故事的时间坐标,并进行纵向梳理比较,引导学生讲述《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其他故事,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智慧。
有针对性地指向写作,通过文中取法以读促写。整本书阅读如果不能走向读写共生,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其意义就会大打折扣。以课例《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中学习并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为基础,再将《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少年王冕》《王玉辉女儿殉节》结构相似的文章进行组文阅读,使学生感知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对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以文为例,学以致用,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使文章脉络清晰、浑然一体,就可以使学生在多文本助推整本书教学中完成写法的迁移创造。
多文本阅读助推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思维,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多文本阅读助推整本书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阅读随时随地发生,成为美的享受,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