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基建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2024-04-18 00:17:39王艺婷徐东辉孙为民李夕海刘霞
高教学刊 2024年38期
关键词: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探索

王艺婷 徐东辉 孙为民 李夕海 刘霞

摘  要:党的二十大作出“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该文从教育新基建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角度出发,系统总结教育新基建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重点领域、重要意义,分析教育新基建对我国教育领域可能引发的八个方面深刻变革,梳理世界教育强国应具备的六个方面典型特征,凝练教育新基建对教育强国建设产生的“四个加速作用”,结合当前各高校推动教育新基建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五个方面具体原则,理清我国教育新基建与教育强国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下步抓好教育新基建探索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思考。

关键词:教育新基建;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思考;探索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S2-0001-05

Abstract: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as made the strategic plan of "building a strong country in education", which has become the task of the time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ducational infrastructur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key area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new educational infrastructure, analyzes on the eight possible profound changes of new educational infrastructure in China's educational field, and combs the six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ld educational pow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ur accelerating effects" of the new educational infrastructur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power, puts forward five specific principles 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promoting the new educational infrastruc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larifi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educational infrastructure and the strategy of educational power,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thinking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new educational infrastructure.

Keywords: new infrastructure for education; powerful educational country;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inking; exploring

随着信息技术融合于教育程度的提升,信息技术将从影响教育发展的外生变量演变为变革教育系统结构的内生变量[1],并带来教育理念、环境、文化、方式和载体的深刻改变。2022年,Chat GPT智能聊天机器人及元宇宙的横空出世,昭示着教育与AI深度融合的时代即将到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发展智慧教育已成为当下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回应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教育部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其中强调:“要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不断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2]。”为促进智能化条件下的教育新体系构建指明了方向,必须紧跟信息时代带来的教育之“变”,以教育新基建为牵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推动教育体系整体性变革,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  深刻理解教育新基建的内涵要义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3](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拉开教育新基建帷幕。《意见》指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和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礎设施体系[4]。

(一)  教育新基建的概念提出背景

经过“三通两平台”和“三全两高一大”两个时期的探索,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发展,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向更优质高效的阶段迈进[5-6]。当前形势下,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加快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以及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等重要战略目标[2,7-8]。2020年以来,中央密集部署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数字产业化深入推进。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下发《关于推动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到2025年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将基本完成结构优化、节约高效、安全可靠的设计构想[3-4]。在国家新基建重点领域中,教育新基建已成为重中之重,在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实现数字赋能、智能升级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牵引力量[9-10]。

(二)  教育新基建的重点领域

教育新基建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各要素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最终要实现的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11]。《意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和可信安全六个方面,为我国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教育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明确了教育新基建的重点领域。

1  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

通过建设教育专网,升级校园网络,充分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提供高速、便捷、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提升学校网络质量,确保教育网络的发展跟上公共通信发展的步伐。

2  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

通过构建新型数据中心、促进教育数据应用、推动平台开放协同、升级网络学习空间,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平台融合发展,构建互联互通、应用齐备、协同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3  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

通过开发新型资源和工具、优化资源供给服务、提高资源监管效率,研发个性化资源、设备、工具,构建国家统一的学科知识图谱,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推动数字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给模式,提高供给质量。

4  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

通过完善智慧教学设施、建设智慧科研设施、部署智慧公共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

5  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

通过普及教学应用、创新评价应用、拓展研训应用、深化管理应用,开展新技术条件下的混合式、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构建大数据支持下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系统,探索基于教学能力智能诊断与分析的自适应学习和网络教研模式,普及线上协同办公、移动办公,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6  可信安全新型基础设施

通过增强感知能力、保障绿色上网、推动可信应用和健全应用监管四个方面,有效感知网络安全威胁,过滤网络不良信息,提升信息化供应链水平,强化在线教育监管,保障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

(三)  教育新基建的重要意义

1  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牵引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的数字化转型[12]。同时,现代人才培养目标也随着新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而深刻改变。教育新基建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可以为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打造坚实数字底座,助力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高科技人才,对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深远意义。

2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高质量的教育其核心要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个性化的教育提供了可行性的外部基础,是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支柱。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教育变革必须以实现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4]。

3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習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一战略部署,对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任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3]。夯实教育新基建,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将有力保障“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  教育新基建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教育新基建的发展目标是利用新一代技术重新构建现在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以及受教育者与师者之间的关系[11]。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改变以往的教与学的模式,从构建数字化的资源,到“教、学、管、评、测”全过程、全要素、全系统的新变革。变革要点见表1。

(一)  教学理念之变

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为重要标志的新兴科技革命,重塑着人类的思维观念、教育理念,信息化智能时代的教学理念变革趋向主要表现为:从中心化思维转向去中心化思维,从离身思维转向具身思维,从现实思维进入虚拟思维,从标准思维转向极致思维[14]。

(二)  学习内容之变

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都变成了网络上随处流动的“比特”,教学的内容也从“有限性”走向“海量性”,从“同质性”走向“异质性”[15],从单一“专业性”走向复合“科技性”,科技素养、信息素养成为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这是传统教学内容和网络时代教学内容的重要区别。

(三)  学习方式之变

网络时代赋予了学生极大的学习选择权,传统封闭、固化的学习模式走向平等化、开放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学习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更倾向于个性化、探究式、自主式的泛在学习、终身学习[16]。

(四)  教学主体之变

教学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具备快速学习、深度学习、创新发展的能力[17],特别是对新技术、新工具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跟踪教学环境和学生主体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推动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五)  教学方式之变

科技颠覆式发展进步催生了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教学的灵活化、在线化和终身化是未来教育的新常态[18]。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度发展,虚拟化、沉浸式、个性化和远程化的教学手段日益丰富,打破了以往教育的时空界限,拓展了教育的方式方法,可有效增强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六)  教学资源之变

海量的数字教育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助于构建起网络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学习资源服务新生态。通过融合情境、内容与活动,对教学资源进行数字综合建构,丰富同一教学资源的多种呈现形式[19],极大增强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传播性、感染力。

(七)  教学环境之变

通过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技术可以构建智能学习环境、仿真学习环境与智能虚拟学习环境,强化师生所处的感知共生场[17],加深动态性、持续性的主观整体感受,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性更强、体验性更佳、交互性更深的数字化学习环境[20]。

(八)  教学评价之变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平台服务、内容质量与学习体验等检测项目纳入到数字评价模型中[21],优化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评价方式,促进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支撑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

三  教育强国的内涵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列一个部分,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22]。一个国家能否被称为教育强国主要看其教育综合实力是不是足够强大,教育创新水平、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以及教育治理水平是不是可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需要,教育国际竞争力和教育影响力是不是足够突出。综合上述观点,教育强国通常包含以下典型特征。

(一)  人才培养具有鲜明优势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8]。世界教育强国都致力于培养具有本国特色、世界水准、引领潮流的高水平人才。我们建设教育强国就是要贯彻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根本要求,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强国。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信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志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準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二)  教育结构科学合理

教育强国普遍具有涵盖全学段、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义务教育广泛普及、高等教育实力雄厚、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得到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健全[23-24]。能够为各种岗位的人员能力提升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更能为提升国家各方面实力提供良好保障。

(三)  教育普及与公平建设成效突出

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教育普及程度及教育是否足够公平来体现的,教育公平程度是检验社会公平程度的关键指标[24]。随着国家安全和竞争力重要性凸显,深化拓展教育普及内涵,分步推进教育公平,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

(四)  教育服务国家发展全局功能显著

教育强国普遍重视教育的引领作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将经费保障、资源配置用于教育[15]。通过加强教育顶层设计,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加强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以教育优先发展助推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全方位发展,形成以数据为支撑的精准、个性、灵活、高效的教育服务体系,创新经济社会变革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五)  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高

教育法治和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是世界教育强国人才培养和人才产出、教育服务达到卓越水平的根本保障[24]。通过研究世界各国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教育强国的教育法治化程度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这两项指标均遥遥领先。

(六)  教育环境条件得到改善

教育环境条件是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教育的基本保障。世界教育强国普遍重视教育基础设施、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软硬件环境建设[19]。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区块链技术等在教育领域深度运用,传统以学校教师为主的教育环境逐步向网上网下深度融合的“智慧型”教育环境转变,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拐点和风口。

四  教育新基建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加速作用

教育新基建以技术迭代、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协同融合为特征,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25],是我国新时代基础建设的关键重点之一,也是促进现代教育创新发展、实现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战略举措。

(一)  加速教育资源普及化公平化

教育新基建继承“以人为本”和“学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借助信息网络开放平等、共建共享、方便快捷的特点,打通校内外边界,贯通学制内外限制,真正实现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广泛性、公平化配置,实现学习的泛在化、终身化,可极大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效,助力形成教育新生态。

(二)  加速教育条件信息化智能化

教育新基建以当今前沿的智能物联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相结合信息技术为基础。助力虚实融合的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环境搭建,智能老师、智能学伴、虚拟仿真实验等新型资源开发,社会化跨时空的大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为个性学习、合作研讨、沉浸体验、实践反馈提供了平台基础,极大丰富了教育的形式手段,让教育更“智慧”。

(三)  加速师资队伍专业化现代化

知识大爆炸的网络信息时代,向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权威性提出现实挑战。通过教育新基建促进“名师课堂”“网上实验室”“虚拟实验设备”等数字化教师学习培训研究平台建设,用优秀的老师和优质的课程形成示范效应,在新型网络环境下创新教研形式,让普通教师能够随时向优秀教师学习,从而实现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快速跃升,更有利于形成超大范围的师资共享格局。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教师队伍管理、师资培训、教学改革和模式创新,以新技术为教师赋能、为教师减负。

(四)  加速教育管理数据化精细化

教育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可支撑学习过程中各类数据和要素的动态监测与迭代积累,全面反映各类科目、学习阶段、学习进度中个人成长进步情况,对教育的优势和缺点进行精准评估。基于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多维度数据监测,通过智能算法辅助评价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总体情况,可为教师研究分析优化教学情况提供借鉴和参考;利用大数据边缘算法与校园安全防范系统相结合,可以完成对校园运行状态的全面了解、对风险预警的实时监测、对趋势的智能评估等,而且,对于校园运行所需的资产实时定位,设备运行状态与维护监测,各点位监督考察等功能也可充分实现,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管理的精准量化。

五  高校教育新基建实践应用中需把握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支持教育新基建相关内容的政策文件,各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启动新一轮教育新基建建设,抢抓未来教育的战略机遇期,协同发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我们要深刻领会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善于跳出单纯的技术逻辑,从构建教育新体系的角度出发认识教育新基建,实现建设、使用、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统一。

(一)  坚持统筹设计、融合对接

立足“双化”整体建设要求,科学规划,总体设计,布“一体化、智能化”之局,守“可靠性、可控性”之底。构建基础网络、数据中心的稳定体系,保障高校现有硬件设备、信息资源、业务系统、支撑平台与安全保密、运行维护体系的协调发展,遵循管理规范、技术安全标准,全局协同对接,实现高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二)  坚持技术领先、云网协同

加强现有校园网、局域网网络支撑能力,基础网络提升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按照“云边端”多层架构体系,深度布局网络一体化战略,筑牢基础网络设施,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充足资源保障,进行资源的弹性管理、服务的智能开发,实现云网融合智治、整体协同、智能服务。

(三)  坚持安全保密、稳定可靠

严格遵守国家、各类保密管理规定,按照内生安全、自主可控、体系防御的要求,把安全保密全面融入“双化”体系建设实行全过程、全系统、全要素管理,构建体制统一、边界清晰、可管可控和安全高效的安全保密体系,增强安全风险的发现力、防护力、处置力,确保网络系统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四)  坚持面向未来、持续发展

紧跟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立足“双化”整体建设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超前分析、预留接口,构建“当下领先、未来可控”的技术体系与发展格局,满足高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先进性与扩展性,实现网云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六  结束语

教育新基建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校舍、教室、校园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别于“三通两平台”和“三全两高一大”时期的信息化建设,而是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升级,带来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理念、教学主体、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等教育要素进行革命性创新,为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我国教育总体质量的跃升,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全面超越至关重要。我们要牢牢把握信息化条件下教育转型的战略机遇期,深刻理解教育新基建的内涵特征,找准推动教育新基建的举措抓手,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宗凯.教育新基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支撑力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2] 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EB/OL].[2022-10-31].https://hudong.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210/t20221031_673694.html.

[3] 教育部等六部门要求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21(7):6.

[4]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2021-08-04].http://www.mo 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

[5] 钟柏昌.深入理解教育新基建的时代内涵[N].中国教育报,2021-9-22(6).

[6] 苏涛.建设“三通两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J].信息记录材料,2021(1):43-44.

[7] 李中亮.新時代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思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解读[J].当代继续教育,2019(3):4-10.

[8] 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 190223_370857.html.

[9] 祝智庭,许秋璇,吴永和.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标准需求与行动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21(10):1-11.

[10] 祝智庭,魏非.教育信息化2.0:智能教育启程,智慧教育领航[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9):5-16.

[11] 杨宗凯.教育新基建:用好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数字底座”[N].中国教育报,2021-8-9(6).

[12] 怀进鹏.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22.

[13] 党的二十大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

[14] 单俊豪,闫寒冰.教育新基建赋能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22(3):32-41.

[15] 高毅哲,黄璐璐.新基建背景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领域最深刻的一场革命[N].中国教育报,2022-04-24(4).

[16] 魏珠丽.新基建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20-25.

[17] 赵晓伟,沈书生,翁子凌.教育新基建赋能智慧校园转型升级:可能与可为[J].现代教育技术,2022(11):42-49.

[18] 周洪宇,李宇阳.建设教育强国:内涵特征、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J].人民教育,2023(5):8-17.

[19] 王浩.面向教育新基建的高校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及其评价体系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22(6):7-12.

[20] 叶子.“教育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改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9-01.

[21] 夏智伦,应若平,甘文波,等.湖南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6):8-12.

[22] 程旭.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科教兴国展宏图[N].中国教育报,2022-10-19(4).

[23] 張治.教育信息化—走进自适应学习时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4] 薛二勇,李健.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要义与路径——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6-26.

[25] 刘雍潜.多视角下的教育新基建[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19):21-24.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国防军事教育学科规划项目“军队院校教育新基建建设研究”(JYKY-C2022037);火箭军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学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行模式研究”(HJJKTC2021001)

第一作者简介:王艺婷(1988-),女,汉族,浙江奉化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

*通信作者:徐东辉(1979-),男,汉族,陕西蓝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通信技术。

猜你喜欢
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探索
教育发展给力供给侧改革
人民论坛(2017年31期)2018-03-08 20:59:47
试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习近平的教育思想
党史文苑(2017年10期)2017-06-12 13:24:16
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和启示
速读·下旬(2016年12期)2017-05-09 03:42:18
中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卓越环保工程师培养的环境工程品牌专业建设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19:29:08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分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06:18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0:2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8:01
解剖学实验考试题库建设实践与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17期)2016-07-15 10: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