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肩关节康复操在治疗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04-17 10:38郭丽王淑琴刘佳佳田甜
康复 2024年3期
关键词:超短波肩周炎冲击波

郭丽, 王淑琴, 刘佳佳, 田甜

(1.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二十四干部离职休养所,江苏 南京 210008;2.东部战区总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6)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产生慢性损伤性炎症,由肩关节周围肌腱、肌肉、滑囊等软组织出现损伤所引起,多发于50岁左右,女性患者居多,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1]。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多,非手术治疗起效慢、易复发,而手术治疗对患者损伤较大,总体治疗效果欠佳。肩周炎疾病可通过动态干扰电、超短波、体外冲击波及肩关节康复操治疗肩,改善临床症状,加快肩周炎恢复[2],本文基于疗效分析超短波+肩关节康复操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二十四干部离职休养所接受肩周炎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利用随机抽签法将病例患者分为联合组(n=49)和对照组(n=49)。联合组男21例,女28例,年龄48~90岁,平均(54.23±2.74)岁,病程4~16个月,平均(11.69±2.46)月;对照组男18例,女31例,年龄48~90岁,平均(53.83±3.17)岁;病程4~17个月,平均(13.24±3.68)月。2组肩周炎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 经X射线检查均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3];② 首次接受肩周炎治疗;③ 入院后经家属同意治疗细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 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者;② 器质性病变,合并其他慢性疼痛疾病;③ 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康复操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使用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二十四干部离职休养所的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分阶段根据肩关节肌肉走向移动治疗枪,确保患者的整个肩关节均可受到冲击,注意避免患者产生强烈的疼痛感。每3 d治疗1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7个疗程。指导患者接受肩关节康复操训练:① 前屈。引导患者面对墙壁将手掌置于墙面,缓慢向上伸展,锻炼肩关节前屈;② 外展。手扶墙面整个身体侧对墙,做侧面爬墙动作锻炼肩关节外展功能;③ 旋转。嘱咐患者将手握住门把手或其他固定物体,晃动身体分别做顺逆时针旋转动作,锻炼肩关节内外旋转功能;④ 环转、上举。通过肩关节环转、上举等运动使肩关节在各个方向做牵拉,防止环转、上举运动被肩胛骨本身运动所掩盖。每组动作持续5 min即可,每日3次,连续锻炼8周以上。

联合组接受超短波+肩关节康复操治疗,具体为:采用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二十四干部离职休养所的超短波治疗仪,设置好波长及工作频率,放置2个中号板状电极于患者肩部,电极与病灶位置需要保持4 cm左右间隙,以其传导出的微热量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6周。肩关节康复操治疗与对照组保持一致。

1.3 观察指标

(1)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肩关节疼痛程度,评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越剧烈。

(2) 测量并统计肩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外旋等角度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时采用关节测量尺,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测量值以最大范围为准。

(3)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量表[5],于干预3个月后对患者洗漱、如厕、穿衣、进食、转移等五个方面进行评分,每项总分25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4) 通过SF-36健康状况调查表[6],从躯体功能、生理机能、情感职能、情绪状态、生命活力、社会功能等方面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身体恢复状况,每项满分100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呈正比例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2×2析因设计,连续性变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定性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经SPSS 24.0软件对比分析后结果为P<0.05或P<0.01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疼痛程度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程度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度均逐渐得到缓解,且联合组患者各治疗阶段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可比,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度对比(±s)

表1 2组患者疼痛度对比(±s)

组别联合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治疗前7.86±2.14 7.64±2.23 0.489 0.619治疗1个月5.26±1.32 6.85±1.57 5.426 0.000治疗3个月2.28±0.54 4.56±1.16 12.473 0.000

2.2 肩关节活动功能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逐渐提高,且各阶段联合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较对照组均更优,差异可比,P<0.05。见表2。

表2 2组肩关节活动度对比(±s)

表2 2组肩关节活动度对比(±s)

组别联合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治疗前41.16±5.65 41.74±6.38 0.476 0.635治疗1个月49.68±8.25 46.52±7.34 2.003 0.048治疗3个月62.82±10.45 56.45±9.82 3.109 0.003

2.3 2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可比,P<0.05。见表3。

表3 2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评分对比(±s)

表3 2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评分对比(±s)

组别联合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洗漱/分19.34±3.04 16.25±2.12 5.836 0.000如厕/分22.23±1.31 17.62±1.46 16.541 0.000穿衣/分20.25±1.45 17.43±1.32 10.067 0.000进食/分20.42±1.53 18.54±1.37 6.408 0.000移动/分18.96±2.47 15.63±3.68 5.259 0.000

2.4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且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佳,差异可比,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联合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躯体功能/分治疗前57.82±4.28 57.43±4.86 0.422 0.674治疗后75.82±4.65 69.38±3.42 7.810 0.000生理机能/分治疗前63.71±5.46 63.58±5.25 0.120 0.905治疗后78.35±5.84 70.94±4.23 7.193 0.000情感职能/分治疗前65.94±3.47 66.02±3.84 0.108 0.914治疗后83.52±4.38 76.83±3.94 7.949 0.000情绪状态/分治疗前64.32±4.58 64.75±4.64 0.462 0.645治疗后82.73±3.74 76.24±4.56 7.703 0.000生命活力/分治疗前59.36±4.53 59.48±4.27 0.135 0.893治疗后86.46±3.23 82.38±3.86 5.674 0.000社会功能/分治疗前58.73±4.68 57.36±4.74 1.440 0.153治疗后76.21±4.53 67.94±5.82 7.849 0.000

3 讨论

肩周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且逐渐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肩关节出现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如不及时治疗,其症状会随时间推移而加重,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7]。肩周炎多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药,辅以针灸、推拿及康复操等保守物理治疗,虽可缓解症状,但见效慢、所需时间长,大部分患者很难长期接受保守治疗以达治愈目的[8]。康复治疗师通过指导患者练习肩周炎康复操,包括前屈、后伸、内旋及外旋肩关节等动作,逐渐增加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若患者因肩周软组织黏连产生的疼痛难以配合完成康复操,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口服抗炎药缓解疼痛[9],再开始康复锻炼,时间通常需要半年及以上。

冲击波因其具有无创性、强爆发力和穿透力,常用于肩周炎治疗,该治疗方式能精确发出弹道式冲击波,通过仪器定位和移动操作将冲击波准确冲击到患处,促进组织生成的同时抑制疼痛物质产生,缓解肌肉紧张和肌肉痉挛的情况,还能破坏疼痛受体细胞膜,减轻疼痛症状,促进胶原蛋白及糖胺聚糖的生成,加快肌腱损伤愈合,促进血管新生和肩关节代谢功能恢复,最终达到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目的[10]。但该方式治疗期间会引起较强的疼痛感,大部分患者难以忍受,且冲击波可能使患者血管神经受到损伤,不可长期使用[11]。而超短波也具有无创性,该方式可使患者表层深层组织均匀受热,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不仅可抑菌消炎,止痛解痉,还可加快机体血液循环,促进机体免疫力修复[12],与冲击波治疗相比超短波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超短波+肩关节康复操治疗患者中可在短时间内减轻肩周炎患者肩周疼痛,提升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整体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超短波肩周炎冲击波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超短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武汉冲击波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机载超短波电台邻道干扰减敏特性建模与评估
航空超短波通信链路余量分析系统设计
医生集团冲击波